第36章 變故(1 / 1)

一群人就這麼笑盈盈的盯著西門。

“哎喲,哪有,她就一罪臣之女,本公作會喜歡她。”

“國公,這不對吧,一個罪臣之女能參加宴席,睡著你還特意將她抱回去?

“這……”

“國公,別隱瞞啦,我們同朝為官,不會聲張的。”

“真沒有啊-.”

第二天早朝,西門在朝堂上昏昏欲雎,感覺下一秒就可以倒下去,不知道為什麼,自從西門連誠穿越到這,就經常昏昏欲睡,在西門正要睡倒過去時,向榮忽然盯著他,說道:“國公,有什麼意見啊?”

西門一呆,扭頭看向林常。

“他在講什麼?”

“取消門閥推薦製度。 ”

西門立馬精神起來,他明白世家推薦雖有利有弊,但在這個封建時代,世家推舉和科舉絕對是最有用的攀上官僚階級的方式。

“皇上三思啊!”

聽到我的話,幾個翰林學士和國子監官員立馬附議。

“聖上,科舉是自隋朝世祖皇帝楊廣所開創,又經前朝過渡,自我朝太祖皇帝文治三年首次恢複,曆經太宗皇帝,高宗皇帝,至仁宗皇帝,才到如今,實屬不易。皇上若再取消門閥推薦,不僅對天下士人不利,而且恐寒門子弟把持朝政,到那時就晚了,皇上!”

這句話不僅激怒了皇帝,也激怒了以中書省左丞為首的士族。

中書右丞相胡庸第一個跳出來,說道:“大膽劉隆嗣,你竟然忤逆聖上,簡直是十惡不赦。聖上,臣願請您將此竽狂徒拖去杖責三十。”

小皇帝看著劉隆嗣,此刻這位翰林學士的頭上冷汗直冒,他被看得非常不舒服,但不得不忍著,這個過程持續了將近2分鍾。

我看西門眼看三方僵持不下,自己隻能給他們搭個台階。

“聖上,劉大人說的不是不無道理,隻是表達方式恐對聖上有些忤逆,胡大人也是為了皇權的感威嚴才彈劾劉大人。”

“西門此話有理。胡愛卿,劉愛卿,朕將再思索此事。”

“聖上英明。”

向榮話鋒一轉,嚴厲的說道:“你們這群中飽私囊的混賬東西,四大世襲侯,四大世家。朕派你們出去打夥,不是兒戲!北伐這次陣亡了多少將士你們不知道嗎!”

他言語間十分激動,怒火夾雜著唾棄一齊釋放。他起身繼續說到,還有你,

“西門連誠,你還真是朕的大將軍啊!好大的官威!北伐我軍大敗,你竟在府上開設宴會!怎麼,你們是認為我大魏敗的還不夠徹底嗎!”

朝臣皆低下頭去,不敢跳出來接話。

“來人呐,削了西門連誠虞國公爵位,和中書省務知政事官位,押入刑部大牢,交由刑部審訊。”

西門怎麼也沒想到向榮會抓自己,還削了自己的官爵。

他沒有表現的十分激動,而是十分聽話的跟著人走了。

向榮沒有再多說什麼,擺了擺手便走了。

“退朝!”

退朝後,三侯和鄭王以及平京伯聚在了鄭王府上,五人就這麼,呆呆的坐著不知如何是好。

“西門不是最受皇上器重了嗎?”

“孤以為,西門的處境可不是那場宴會所遷就的。皇上針對的可不是一個西門連誠,他針對的是以西門為首的門閥世家。就好比在座的諸位,諸位背後的世家如一棵棵參天大樹一般控製著大魏的朝堂,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大魏的‘風向’。你們的族人不僅僅在洛京的朝堂,甚至滲透到了各州府。試問哪個帝王會容忍?”

“殿下,既然他連開國功臣的世家家主都可押入大牢,不知我們通宮可否給其一個下馬威?”

“諸位先莫急於求成,他既然要打壓世家,那我們可先找一位寒門開刀。”

鄭王不急不慢的端起茶盞品了口茶溫和道:“諸位可有人選啊?”

“這.殿下看胡庸如何?”

“亦可。”

“諸位皆是為權而至此,我亦是如此,望諸卿莫要反目成仇。”

四人起身行禮道:“我等定不負殿下所托。”

鄭王望著眾人,神色平淡,但那種氣勢使他顯得不怒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