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3 / 3)

您喜歡音樂嗎?您對其他藝術形式感興趣嗎?

一切藝術在最高層次上都是相通的。詩在音韻、節奏上偏於音樂,在形象、色調上近於繪畫,在漢字的外形上與建築相通,在養氣、結構勻稱上又和書法相似。雖然黑格爾將詩稱之為最高層次的藝術,可我總覺得最為微妙的藝術還是音樂,因為難以描繪的心靈、看不見的心靈,無法窮其妙奧的心靈,隻有用無法觸摸、窺視、了無形跡,無法窮其妙奧的聲音來表達才最接近本源。不過,我也相信泰戈爾的話,他認為詩、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其起點都是人的呼吸。

您最討厭什麼樣的詩人?為什麼?

我最討厭虛偽的人,不管他是不是詩人。一個不懂裝懂的人尚可原諒,一個懂裝不懂的人,簡直就是卑鄙了。一個不能真實地麵對自己的人,怎麼可能真誠地麵對別人?說這樣的話,可能道德感過強了,人品有時和詩也無關,一個卑鄙的人也可能寫出好詩來。

您覺得您會寫一輩子詩嗎?假如不寫詩,您去幹什麼?

一個人如果以寫詩為生,大抵會餓死。我的職業是編輯,寫一點分行排列的文字,也隻是業餘愛好,是對自己心靈的撫慰。離詩越遠的時候,寫得越多,略窺其奧之後倒寫得越來越少。現在是有感㈠第三輸聚濾的家圍覺,能進入寫作狀態時就寫,寫不出來時就不寫。

我本是俗人,什麼都可以做,養家糊口,隻要不偷、不搶、不騙、不貪不賄,賣苦力也活得下去。自然,我希望快樂地生活著,當我老了,蹲在牆根曬曬太陽,也會覺得這世界對我還有熱情。

給您印象最深的小說、散文是哪一部?

是小學四年級第一次讀的小說,名字記不清了,是寫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以後讀過的小說、散文要比那部小說好得多,但最初的印象如同初戀一樣,刻骨銘心。

您是屬於交際廣泛的那一類呢?還是深居簡出、木訥內秀的那一類呢?您是否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別人如何評價您的性格?您的性格對您寫詩有多大的影響?

我好像哪一類都不是。有交際而不廣泛,木訥而無內秀,想獨行又常與人結伴,不想說話有時又不得不說。這和我的生存狀態有關當編輯的人不交往不行,而寫作又需要寧靜。但本質上我還是比較內向的那類人,不喜言談,願意被人忽略,隻想自己做一點喜歡做的事情。別人對我的評價是沉穩、內向,好話居多,壞話也有。

您用筆還是用電腦寫詩?

我用心寫詩,用筆記錄心靈的軌跡。我不能同時做兩件事情,因而,用筆寫作時字跡也不成形,有的字過後自己都不認識。我覺得,手寫離心靈更近一些,電腦離肌膚氣息更遠。再說,一年也寫不了多少字,用筆描幾下足夠了。

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對您的創作哪個影響更大,這是個老問題了。或者說,在東西方文化的互補上,您有什麼成功的實踐?

西方文化的本質是“求真”,求真相、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是“護禮”,即君臣父子的等級觀念。我是個沒文化的人,中學畢業,最多隻受一點兒“五四”新文化的影響。

就詩歌創作而言雖有哲學潛在的撐持,但更多地受中外藝術觀念的影響。我總固執地認為,一個受中國式的傳統教育,隻經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用漢語寫作的詩作者,骨子裏決定其隻能是中國詩人。當然,中國新詩是受外國詩的影響而誕生的,到目前為止諸多的中國詩人仍受不同流派的外國詩的影響,這也是事實。

就我個人而言,做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更大些;寫詩,則受西方詩歌觀念的影響更大些。但近年來想重讀一下中國古典詩歌,這不是冋歸古典,而是從“根”上進行更深入的補養。

對於詩或者其他,您還想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