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3 / 3)

突然,馬九同叫道:“咦?狼呢?”劉恩銘回頭望去,果真,剛才還緊追不放的龐大狼群竟然在瞬間消失了蹤影,隻有身後半人高的草在呼呼的草原夜風中沙沙地響。一股詭異肅殺之氣籠罩著草原。

天已經完全黑了。

沒有了狼群的威脅,兩人鬆了一口氣。劉恩銘從馬上跳了下來,仔細地打量著之座酷似墳墓形狀的小山丘。出於職業的敏感,他覺得這座小山丘非比尋常。

馬九同也感覺到了不尋常。但與劉恩銘不同,他對麵前這座兀然聳立的山丘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馬九同獵戶出身,當過兵打過仗,考古時曾一個人鑽過古墓的墓道,膽大包天。但不知為什麼,今天麵對這座山丘卻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

“恩銘,這座山不對勁。我們快點走吧。”馬九同催促著劉恩銘。東北獵戶出身的馬九同知道:這些嗜血成性,凶殘無比的草原狼在瞬間消失絕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但劉恩銘卻對這座奇怪的山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發現,整座山丘從外形上看非常象一座古墓,一座遼代古墓。

劉恩銘從事考古研究多年,對遼代考古更是情有獨鍾。

如果這真的是一座遼代古墓,那麼它的墓門就應該是按照契丹人的墓葬習俗,朝向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東麵。劉恩銘想著。

馬九同雖然感覺到這座山丘籠著一層不祥之氣,但看到劉恩銘如此興致勃勃,也隻好和劉恩銘一起繞著山丘向東麵轉去。他知道,象劉恩銘這樣的書呆子,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更何況對於考古的人來說,發現了一座古墓,就好比挖到了一個寶藏,怎肯輕易放棄。再說,劉恩銘,曾救過他的命。

小丘不大,很快兩人就轉到了東麵。果然,在小丘的底部,長草中隱隱地看到有一條小石板路向下延伸,在小路的盡頭有一個的石門。

兩人下了馬,牽著馬延著小路向石門走去。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兩人站在石門麵前,各點了一盞馬燈。昏暗的燈光映照下,石門上出現了一行契丹小字,大意是:清寧九年,遼大士墓。所謂大士,即是貴族階層。

劉恩銘喜出望外:考古史上遼代墓葬曆來發現較少。而此次被狼群追殺,不但大難不死,還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遼代皇族古墓,為中國考古史立下了一大功。隻是他也心中疑惑:遼代皇族墓葬曆來比較集中,很少有這樣單獨出現的。而且遼朝疆域從未擴張到烏蘭察布,怎會在此地突然出現一個遼代皇族的古墓?

想到這裏,他上前去推了推石門。

一推之下,石門竟然移動了半尺。石門雖然不大,但也至少上千斤重。劉恩銘隻是隨手試著推,沒想到竟然輕易被推動了。

馬九同也上前來幫著他推,很快石門被推開了。頓時,一陣陰惻惻的寒氣從石門中透出,兩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戰。劉恩銘舉起手中的馬燈向石門中探去,石門正對麵是一個石碑。石碑上沒有任何文字,隻有一個巨大的狼頭。這個狼頭麵目猙獰,血盆大口中獠牙挺立,狼眼凶光畢露,似乎馬上要從石碑上躍出,向他們撲來。

劉恩銘熟讀遼史,知道契丹人以狼為圖騰,墓葬與物品中多飾有狼首圖案。但在這陰森漆黑的古墓中乍然看到這樣可怖的狼頭圖案,還是忍不住心中一寒。他與馬九同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懼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