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驚蟄(三)(2 / 3)

忽然之間,似乎是被觸動了心事,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緒湧上心頭,杜振武忍不住也是歎息了一聲,“其實也說不上有什麼心事,大概和你差不多,都是命吧!我也不想再去提了,化不開就化不開吧,留在心裏也算是個念想。朝鮮這個地方,苦是苦了點,不過望著這山川河流天地遼闊,想想人生百年到最後還不都是這眼前的白茫茫的一片,還有個屁的煩惱!”

夜色深沉中,兩人相互對望一眼,忽然情不自禁的揚眉大笑起來。他們兩人都是因為錦州之事,而一直頹喪失意鬱鬱寡歡,今日這番大笑,倒似乎是讓心頭也空曠了許多。

“不扯這些有的沒的了,說正事。”笑罷,杜振武皺起眉頭肅然說道,“朝鮮李王過來後,該怎麼接待應付周旋,那是你們軍情處的事情,我不摻和也摻和不了。但是有幾件事情,以後可得靠你幫我一把。”

“第一是征募朝鮮民夫修路,這件事情再拖不得了,朝鮮到遼東的道路崎嶇不堪,現在海路又斷了,後勤軍需供應從遼東那邊運上來相當艱難,大軍的糧草彈藥儲備最多可以保證半個月,真要是出了什麼大事,這可是要命的!其次是糧草供應,我到朝鮮這兩個月也琢磨過了,指望國內的供應確實有些困難,怎麼說也要從朝鮮身上打點主意,咱們辛辛苦苦幫他們守著平壤,不可能連點米粒都不拿出來吧………”

李奇峰聞言,忍不住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杜振武幾眼,笑著感慨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想不到你這位統製大人還能想到這些事情,還說自己不摻和,恐怕你的用意就是打算將來讓朝鮮李王出麵辦這些事情吧,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裏麵,這些事情即便沒有朝廷的旨意,咱們也是必須要做的,隻是眼下還不行,再等等。”

杜振武不覺一愣,“還等什麼啊,這些事情不抓緊著幹,真要是日本人打過來了,恐怕到時候就來不及了。”

“等和談的結果!”李奇峰搖了搖頭,神情間也是微微有些茫然。“皇上讓我們把朝鮮李王弄過來,我估摸著其中多少也有為和談增加籌碼的意思,這個時候咱們在朝鮮征夫征糧,引起民怨出來,恐怕反而於和談不利,再緩緩吧。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不要自作主張為好。”

杜振武看了一眼有些茫然的李奇峰,心裏暗笑李奇峰因為上次錦州的事情,做事也變得小心謹慎起來,其實他剛才的那番話並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他的大哥杜懷川從京城發來的電文中叮囑他的,以杜懷川對皇上心思的了解,這樣的事情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更加要緊的是,杜懷川的意思裏麵,還暗藏著讓杜振武接近拉攏李奇峰的意思,杜振武今日種種,也是想看看如今落魄朝鮮平壤的李奇峰究竟是如何一個態度。

然而此刻這話卻又並不能對李奇峰點破,他無所謂的笑了笑,有些深沉的看了一眼沉默的李奇峰,轉身向軍營中走去………

………………………

春暖花開,天氣轉暖,京城裏麵也隨著氣候愈發顯得熱鬧起來。

打從新年剛過,皇上頒布的那道對日和談的上諭起,整個京城便被攪動的波瀾起伏。之後便是康有為的文章,舉國籌款購買兵艦,再後來又是山東大捷,小鬼子被打的沒了魂,到了還是乖乖的從山東半島撤了軍,連小鬼子的那位軍機首輔伊藤博文也要到咱大清來乞和。

還不止這些,眼瞧著皇上又是連著幾道旨意施行新政,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接著又是增設了軍諮府和總參謀部,聽說還要仿效洋人軍隊進行改製,這各種新奇又新鮮的事情是一件接著一件,別的不說,單單是這份讓人眼花繚亂的熱鬧勁兒,也讓人看著激動不已。

如今的京城裏麵,談論最多的一件事情,便是朝廷準備在兩年內編練10個師的新式軍隊。這新式軍隊究竟是如何一個新法,倒沒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楚,滿大街傳得沸沸揚揚的,都是諸如師長、團長、營長、連長這樣一些古怪的稱謂,據說都是從洋人那裏照搬過來的,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就連朝堂之中也是爭議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