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光緒這句問話已經遠遠超出了今天會談的內容,而後麵包藏著的含義也太過複雜和敏感,隱隱的指向了清國內部帝後之間的權力之爭,讓三國公使一時都有些不知所措。
為對清國有著深刻了解的英國公使歐格訥,其實這些天也一直都在猜測這位清國皇帝,為何會突然提出這樣一個對西方各國非常有利的協議出來,此刻聽過光緒如此直白的問話,心中已經有些隱約的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難道這位皇帝想用這樣一個魚餌,來希望獲得各國對於他未來權力的支持?這種想法也未免太幼稚了,雖然這份協議的內容讓人期待,但是還不足以讓大英帝國卷入清國內部糟糕的權力爭鬥中,況且這也不符合英國一向的原則。
沉默了一會兒,歐格訥向後靠在椅背上,目光有些狡黠的閃爍了一下,臉上的表情卻刻意表現的有些冷漠的回答道,“我們並不懷疑這一點,不過我們更加希望,皇帝陛下能夠證明自己具有這樣的一種實力。”
“看來懷特先生說的沒錯,三位公使對朕還是缺乏足夠的信任啊……”光緒微微歎了口氣,目光有意無意的掃了眾人一眼,“其實三位公使心中很明白,協議中的條款內容,你們在我國太後那裏是無法得到的,但是朕能夠給你們。相比能夠獲得的巨大的利益,難道三位公使不應該付出多些信任嗎?”
似乎是對這樣的談話失去了耐心,歐格訥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的回答道,“請恕我直言,根據我們目前獲得的消息,貴國皇太後已經起用了恭親王和日本進行談判,這說明目前貴國無論外交內政都取決於貴國皇太後的懿旨,如果皇帝陛下與我們商談的協議不是貴國皇太後的意思,或者說皇帝陛下不能影響貴國的決策,我們還有繼續談下去的必要嗎?”
光緒忽然冷冷的一笑,目光像刀子一樣盯著歐格訥,“說到與日本的和談,歐格訥公使或許忽略了一點,從古自今,有哪一個條約是談出來的?都是打出來的。在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沒有取得勝負之前,這樣的和談有意義嗎?”
說著,光緒緩緩的站了起來,望著窗外的漫天大雪沉沉的說道,“朕忘記告訴各位一個消息了,朕的新建陸軍第三鎮正在進軍朝鮮平壤的路上,或許要不了幾日,就會傳來攻克平壤的消息,至於遼南的日軍殘部,恐怕用不著朕說太多,各位公使都能夠看的很明白,朕隨時可以讓新建陸軍的主力發起進攻,給予日軍殘部以毀滅性的打擊。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如果朕不想結束的話,你們認為戰爭能夠結束嗎?……有些事情如果等到戰爭結束了再談,恐怕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到時候朕相信,會有很多人來和朕談這些事情,比如俄國公使?……”
說完,光緒看也不看那三位公使有些回不過神來的表情,招了招手,示意伍廷芳等人繼續和各國公使會談,轉身大步走了出去………
“是不是對朕這樣做有些不解啊?”白茫茫的風雪中,光緒一邊隨意的走著,一邊不經意的對緊隨身後的吳紹基說道。
“微臣確實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吳紹基低聲回答道,臉上聰明了一種說不出的困惑和不解。
“朕知道你們都不明白朕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和三國公使談那些協議?”光緒回過身,目光靜靜的卻又有些黯然的望著吳紹基,輕輕歎了口氣。“大清是個弱國啊,從來弱國無外交,不安撫住西洋這幾個國家,要是讓他們和日本同聲聯氣,向我大清施加壓力,這場戰爭我們就很難收尾了。別人或許看不明白,你應該很清楚,這場戰爭再拖上幾個月,林啟兆那裏恐怕再也找不到銀子維持下去了。我們雖然打贏了幾場勝仗,但是心裏一定要清楚,我們並沒有真正戰勝日本人。要在將來的和談中獲得主動,眼下最要緊的就是不能讓日本和西洋各國連起手來,至於協議的條款,朕有分寸,將來你會明白的。”
這樣一個時候拋出這份協議,光緒的目的當然不止於此,但是有些話他並不想說的太透,讓下麵的人自己去琢磨吧。
“可是……”吳紹基遲疑了一下說道,“朝廷正在和日本進行談判,要是真的和談成功了,皇上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白費了,到時候又該當如何啊?”
“和談?”光緒冷冷的哼了一聲,目光轉向風雪中蒼茫的遠處,嘴角輕輕一動,“朕不是沒有給他們機會,這一仗,朝廷如果接著打下去,或許朕還要費些功夫,現在他們和日本和談,那就是自尋死路。”
吳紹基此刻全然有些糊塗了,在他看來,倘若朝廷和日本和談成功,最為被動和尷尬的自然是皇上,可是聽皇上的言語,似乎卻已經是成竹在胸。一時之間,他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又不敢多問,隻是默默的跟在皇上後麵。
“電令遼南陳卓所部,即刻對日軍殘部發起攻勢,這場戰爭是到了必須結束的時候了。告訴陳卓不要貪功,隻要能全殲日軍一部就夠了,剩下的事情就讓朕來做吧……”沉默的走了一會兒,光緒忽然站定下來,抬起頭望著風雪彌漫的狂野,靜靜說道。“風雪夜歸人,看來我們也該考慮回京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