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光緒神情一肅,擺了擺手說道,“這件事先不管它,山東的戰事如何啊?”
早已等候在一旁準備回稟的參謀軍官,趕忙跨前一步大聲稟報道,“回稟皇上,剛剛收到威海的電報,日軍兩個師團的兵力已經在榮成灣登陸,駐防榮成縣的山東河防營倉惶退卻,幸而電報局尚能忠於職守,在城破之際將消息發往了威海和煙台。現已證實,日軍已攻陷榮成縣,正在集結兵力準備向威海發起進攻。”
“對日軍的登陸進攻,山東巡撫李秉衡那裏是怎麼部署的?”光緒接過電文匆匆掃了兩眼,又接著問道。
山東李秉衡那裏的防務情況,光緒不是不想幹預,是根本無法幹預,正如此前遼南一戰旅順金州失守一樣,光緒給李鴻章連番去電,可旨意一到下麵怎麼去執行,就根本控製不了。再加上此刻朝廷大權名義上也還在慈禧那裏,即便他是皇上,李秉衡也未必會聽從調度。
“山東巡撫李秉衡現已調集煙台的濟字右營、精健前營、泰靖左營和河防左營前往威海協防,隻是形勢危急,微臣擔心這麼一點兵力根本無濟於事。”那個參謀軍官猶豫了一下,斷然說道。
光緒點了點頭,和他預計的差不多,山東方麵對日軍的進攻依然準備不足,形勢確實嚴峻無比。沉思了一會兒,他抬起頭這才注意到,眼前這個參謀軍官正是上次識破了日軍山縣有朋企圖誘使清軍各部出擊的齊廣洋。
這個家夥倒是個人才啊,光緒想了想又繼續問道,“段祺瑞帶的那一萬人此刻到了何處啊?”
“回稟皇上,段大人所率部隊正晝夜兼程趕往山東,估計最遲三天後可抵達。袁世凱大人已經從威海發來電報,他請皇上放心,他必堅守威海不退半步。”
“袁世凱那裏有新建陸軍第二鎮的底子在那裏,朕倒還不是特別擔心,隻是段祺瑞帶的那一萬人恐怕起不了多大用啊……”光緒搖了搖頭,想起今日發生的那起械鬥,心中的煩惱一時又增加了許多。這些人軍紀散漫,作戰能力可想而知,真到了關鍵時刻,以段祺瑞的資望恐怕很難彈壓的住,山東的戰局看來隻有指望威海不失守了。
再聯想到此刻田莊台的局麵,光緒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心中一動,望著眼前的齊廣洋說道,“剛剛田莊台發生的事情,你在旁邊也聽到了,朕此刻打算讓你去統帶田莊台的這些士兵,你敢去嗎?”
齊廣洋微微一愣,隨即站得筆直大聲說道,“皇上但有所命,微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光緒靜靜的注視著齊廣洋,片刻後點了點頭說道,“勇於任事這很好,但是要把這些個混賬家夥淬煉出來,比起打仗來並不輕鬆,朕會授你生殺予奪的大權,遇事要多動動腦筋,不要怕做錯,明白嗎?”
“微臣謹記皇上教誨!必不辜負皇上的期望,給皇上把這支軍隊淬煉出來。”驟然之間獲得皇上的拔擢,齊廣洋此刻臉上卻無有半分的興奮,神情反倒透著些許的嚴峻。
看來這個齊廣洋還是明白其中的艱難的,光緒點了點頭,揚手示意齊廣洋退下。
瞧著得了個空,一直站在旁邊的吳紹基忽然皺緊了眉頭說道,“皇上,有件事情微臣想向你稟報……”
光緒還很少見吳紹基這樣一副期期艾艾的樣子,忍不住笑罵道,“朕今日遇到的煩心事太多了,要是好事就告訴朕,壞事就不要說了,惹得朕雷霆大怒你也沒有好。”
“說不上是好事還是壞事,隻是微臣琢磨著這件事情有些奇怪,”說著,吳紹基從懷中掏出一張電文抄件說道,“這是軍情處設在上海分站發來的密電,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強學會,還在《時務報》上鼓吹要變法維新,微臣不知道是不是皇上的意思,所以微臣有些拿不定主意………”
變法維新!光緒心中一驚,抓過電文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凝重,待到後來已經是壓抑不住的勃然怒火,“朕早就讓林啟兆告誡過康有為,此時正是舉國一心抗禦外侮的時候,變法維新的事情暫時不要提,以免橫生波折,亂了朕的大局,沒想到這個康有為居然膽敢連朕的旨意都置若罔聞,他究竟意欲何為啊?”
“皇上息怒,微臣以為不過是些士子清流們縱論朝政,於大局而言尚不至於有太大的阻礙,要不再讓林啟兆給他們敲敲警鍾?”見皇上發了大火,吳紹基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問道。
“士子清流?康有為可不是普通的士子清流!……”光緒冷冷的哼了一聲,轉過頭看著吳紹基又問道,“你對他們口中所說的變法維新是怎麼看的啊?”
作為皇上身邊的近臣,上次光緒對提出變法的康有為等人的態度,吳紹基也是知道的,隻是一直不是很明白皇上心中究竟是如何的想法。要說皇上讚同,卻為何又告誡康有為等人不要再提維新變法的事情,如果說不讚同,可皇上特意將康有為等人放到上海,分明又是有一番想法的。
此刻聽到皇上問自己,吳紹基思忖了一下回答道,“微臣對變法維新也略有耳聞,比如此次與我大清交戰之日本國,正是通過效法西洋實行變法,才能在短短時間裏驟然崛起,隻是,日本與我大清國情相差太大,對於我大清時候也要維新變法,微臣一時也是琢磨不明白………”
吳紹基的話說的很含糊,並沒有表示出實際的態度,但是光緒卻全然聽出了他話裏的那份謹慎,冷冷的看了一眼吳紹基說道,“你什麼時候也學會像別人一樣,去揣摩朕的心意了?”
吳紹基嚇得趕忙跪下說道,“微臣萬萬不敢,微臣隻是確實對康有為等人提出的維新變法知之甚少,也不知道皇上的態度,所以不敢妄下斷論。”
“做臣子的,一味的揣度皇上的心思,以希迎合,到最後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你要記住朕給你說的這句話。”光緒拍了拍吳紹基的肩膀,示意他站起來,接著又說道。
“你能看到日本的強大得益於其效法西洋,也還算是有點見識的,今日朕就不妨對你講幾句透徹的話,關於這個變法維新,在朕看來,或許就是我們這個國家將來要走的路,但是法怎麼變,新政怎麼施行,卻不是康有為他們喊的那樣,在報紙上發表點文章,再邀約一些清流士子搞些什麼強學會,整日裏高喊著,要變法了,要變法了,這法就真的變了嗎?………笑話,那不過是書生意氣,做事情,要做大事,光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要學會審時度勢,懂嗎?”
“微臣明白,微臣隻是想不明白一點,既然皇上有維新變法的打算,此刻讓康有為他們造造聲勢,對於將來或許也是有些幫助的,皇上不是曾經一再說過嗎,要利用輿論……”聽出皇上沒有多少責怪的意思,吳紹基也把心中的疑惑敞了開來。
吳紹基終究還是個讀書人啊!光緒在心中暗暗搖了搖頭,索性幹脆把話給吳紹基挑明了,也讓他心中有個數。
“所謂變法,拋開其他的不談,變的首先是朝廷的製度,朝廷製度變更,波及的便是全國上下數十萬官員的職位,眼前這個時候,正是集舉國之力與日本血戰的關鍵時刻,康有為等人在這個時候提出變法維新,豈不是要把朕置於全國大大小小官員們的對立麵?朕又如何去收天下之心?……”
吳紹基是何等機警之人,雖然皇上沒有說明,但是這一刻已是隱約明白了皇上的想法,皇上並非不讚同變法,隻是眼下皇上心中,卻是放著一步大棋,看來皇上是下定決心要將天下大權從太後那裏拿回來了,這樣的時候,且不說變法是否可行,以皇上的心智,是決計不會在這樣的時候給自己樹敵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吳紹基心中一凜,再一次領受了這位皇上的心機手段,臉上不敢帶出半分以為然的神情,裝作沉吟的樣子猶豫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些事情是必須要想的深遠一些的。”似乎是看出了吳紹基心中的想法,光緒神情肅然的說道,“任何事情,沒有實力是斷然不行的,比如此次田莊台一戰,沒有新建陸軍,朕即便親征又如何能夠改變大局?………況且你真以為康有為是在為朕造勢,他是在為自己造勢,其行可恕,其心可誅!他有書生意氣無妨,朕恨的是他有私心!國家正在經受一場生死存亡之戰,這個時候不識大體顧大局,朕,豈能受他的蒙蔽。”
“既然如此,微臣立刻給林啟兆去電,讓他………”吳紹基的話還沒有說完,卻看見皇上目光一閃,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
“這件事情我們都不要出麵,你在朝中不是還很有些人脈關係嗎?找幾個禦史上份折子,讓朝廷出麵把那個強學會查封了吧………”光緒嘴角露出一些淡淡的輕笑,“讓林啟兆給康有為帶句話,朕對他有顧全愛護之意,希望他也能體會朕的苦心,這個人,將來還是要用用的。”
讓朝廷出麵當惡人,借力打力,吳紹基頓時領會了光緒的心思,當即沉聲說道,“請皇上放心,微臣立刻著手去辦。”
“朕的心何嚐真正放下來過?”光緒的笑容忽然變得有些苦澀,“有些事情將來你會慢慢明白的,不要讓朕等太久,要學會跟上朕的步伐,你也要多花點心思讀讀維新變法的書籍,天下大勢,是到了必須要變革的時候了,再不幡然革新,國將不國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