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國破乎 國戰矣(四)(3 / 3)

陳卓,朕是用遼河一線四、五萬人的性命來拖住日軍主力,這一戰,你能為朕打出一番天翻地覆的局麵出來嗎?光緒抬起頭,望向連山關方向,默然不語。

……………

光緒二十年八月下旬,由於清軍各部先後放棄海城、蓋平,收束兵力至遼河一線布防,日軍征清第一軍第三師團和征清第二軍會師遼河,將前線司令部設在海城,山縣有朋和大山岩親自坐鎮指揮,調動日軍各部完成對遼河一線的進攻部署。

“沒有想到清國軍隊居然有勇氣放棄海城,真的有些讓人意想不到啊。”山縣有朋帶著些遺憾的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也顯得有些凝重。

此刻的戰局,已經演變成為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帝國軍隊將被迫向依托堅固工事的清軍發動強攻,清國的皇帝此刻已經坐鎮田莊台指揮,清軍各部必定會拚死抵抗,此戰,帝國軍隊將很有可能付出慘重的損失。

“戰時大本營已經發來電文,要求我們務必在九月底前結束在遼東和遼南的戰事。”大山岩皺緊了眉頭,顯得有些焦慮的說道,“伊藤首相還特意叮囑。要求帝國陸軍各部不得傷害大清的皇帝,對帝國陸軍的士兵來說,這個命令恐怕無法貫徹實施……”

“必須貫徹實施,這道命令要傳達到每個士兵手中,帝國的目標是活著的清國皇帝,一個戰死的皇帝對帝國來說毫無價值……”山縣有朋堅決的說道。

“伊藤首相已經在電文中講得很清楚了,一旦大清皇帝戰死,清國必舉國震駭,以此時清國朝廷的控製能力,很有可能會變成暴民四起,土崩瓦解,形成中外輿論聲稱的無政府狀態………如果到了那樣的時候,西方列強在各自保護其商民方麵,由於最為深切之利害關係,勢必會實施聯合幹涉,這是帝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這一戰,帝國是要逼迫清國朝廷簽訂城下之盟,獲取最大的利益……”

大山岩麵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目光顯得有些沉默。

帝國目前麵臨的局麵,他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英法等國此刻已經在和帝國交涉,明確的表達了不願意看到出現大清皇帝戰死的局麵,清國如果陷入混亂當中,損失的將是西方列強在清國的商業利益。帝國軍隊在遼東、遼南節節勝利的十多天裏,帝國與西方列強的外交折衝已經不知道來回了多少,伊藤博文首相的壓力可想而知。

而此時帝國內部,尤其是海軍方麵,又不斷在向伊藤博文首相施壓,希望組建征清第三軍攻擊清國的山東半島,一舉攻陷威海衛,徹底消滅北洋艦隊,畢竟北洋艦隊的主力定遠和鎮遠還在,海軍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是否發動對清國山東半島的攻擊,都取決於眼前的這一戰。此刻的局麵,即便帝國陸軍士兵嚴格遵守命令,誰能保證遼河一戰中,清國皇帝能夠不死於炮火、流彈?………

似乎是看出了大山岩的顧慮,山縣有朋緩緩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笑容,“我已經下令,讓負責安東行政的小村壽太郎趕到海城,此戰,帝國軍隊將集中主力,以桂太郎第三師團和山地元治的第一師團從正麵突破清軍的遼河防線,徹底摧毀清國軍隊的抵抗意誌,遼河一旦被突破,田莊台勢必岌岌可危,到時候,我會讓小村壽太郎和清國皇帝見麵,帝國會以一個體麵的方式讓清國皇帝離開的……”

“據我得到的消息,清國皇帝已經在田莊台表示誓死不退半步,恐怕山縣閣下未必能夠如願。”大山岩目光中滿是焦慮,身為陸軍大將,此戰的壓力對他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絕不可能!”山縣有朋忽然轉過身,斷然說道,“清國人的血脈中從來就缺少帝國武士那種決死的氣質,他們也許有這種赴死的勇氣,但是這種勇氣會逐漸被外界所幹擾和消磨掉,不要忘記了,我們麵對的是一個在清國深宮中長大的皇帝,當他的意誌和決心被帝國軍隊摧毀後,他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