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剪掉尾巴(2 / 3)

吳紹基默不作聲的聽完,把太後的話在自己心裏來回過了幾道,連著太後最後斥責奕劻的意思一想,心裏已經明白了所以然。此刻見奕劻唉聲歎氣的神情,不覺輕輕一笑說道,“王爺其實多慮了,太後不是已經給了你態度了嗎?”

奕劻一驚,張著嘴琢磨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道,“子安此話是何意啊,你還是甭繞圈子了,給我好好說道說道。”

“倘若太後對我們給出的結論有異議,自然會當場反駁,並要我們重新審理,太後沒有這樣說,可見太後並非是不同意我們的結論,隻是……”吳紹基目光一閃,微笑著說道,“隻是恐怕還要勞累王爺再跑一趟了。”

“跑一趟?我跑哪兒去啊?”奕劻一曬。

“當然是去皇上那裏啊。此事從頭到尾都牽連著刺殺皇上的事情,太後沒有明確表態,其實也是擔心皇上那裏反對,疑心太後包庇載漪。王爺想想,真要是太後點了頭,皇上那裏卻又不同意,這件事情就真正亂得不可開交了。到時候讓朝臣們看見太後和皇上的意見不一致,不定又要生出多少是非出來。”

奕劻偏著頭想了一會兒,忽然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愁眉一鬆哈哈笑道,“子安果然是胸有大才啊,怪不得禮親王那麼器重於你,一語驚醒夢中人,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說著,奕劻便去披衣戴帽,“我馬上就進宮去見皇上,隻要皇上點了頭,這件差事就算辦下來了,我也可以睡個安生覺了。”

走了幾步,又似乎覺得有些不對,回過頭又問道,“子安,你說要是皇上不同意怎麼辦啊?”

吳紹基走上前去,接過奕劻手上的外套給他披上說道,“王爺盡管放寬心去吧,我料定皇上必定會同意的。皇上不滿的是載漪私畜死士,不過倘若皇上問起遇刺的事情,王爺還是要有個說法才是。”

“這個我省得,就按照我們商議好的說法回稟皇上,刑部已經出文,緝拿刺殺皇上的真凶。一旦有了線索,必定嚴查到底。”奕劻點了點頭,又拍著吳紹基的肩膀說道,“這些日子辛苦子安了,今日要是有了確實的消息,子安等著我回來,我們好好喝上幾盅,奶奶的,也該透透氣了。”

“王爺好走,子安在這裏等王爺的好消息。”吳紹基躬身說道。

看著奕劻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吳紹基神情一肅,對著門外的的書辦說道,“來人,把去年那個死囚關海山的卷宗給我拿過來,我還要再看看。另外,讓刑部大牢管事的人到我這裏來一趟,我有事問他。”

喳,門外守候的書辦答應了一聲,便疾步而去。

……

晚間在樂壽堂那邊陪慈禧用過晚膳,又說了會兒入冬以來朝廷的各種細務後,光緒便告退,回到了玉瀾堂的東暖閣內。

今日下午,奕劻已經進宮來稟報了查處載漪這件事情的結果,光緒也沒有多說什麼,問了問情況後,便讓奕劻上折子把這件事情了結。

看來當初讓杜懷川弄一支飛鏢放到載漪園子裏去,確實是多此一舉。沒想到會把局麵搞得如此糟糕和複雜。了結此案,其實就像是兵法上說的那樣,退避三舍,示弱於敵,看看慈禧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態度。

今日陪慈禧吃飯聊天的時候,看慈禧和往常也並沒有多少不同,但是其中的一個細節卻讓光緒心生疑慮。這些日子攪動朝局的豐台大營的事情,慈禧閉口不提,豐台大營衛護京師安危,這麼大一個事情,慈禧居然問都不問,太不合乎常規了,光緒不免在心中劃上了一個大大的有些驚心的問號。

囑咐杜懷川著手豐台大營的事情,是光緒從新建陸軍學校開始,便暗中謀劃的一步棋。和新建陸軍學校環環相扣,一氣嗬成。沒有一支新式的軍隊,單單依靠李鴻章的北洋和各地綠營、練軍,就算光緒把慈禧廢掉了,恐怕甲午也難逃曆史中的厄運。更何況,槍杆子裏出政權,光緒手中沒有嫡係的軍隊,想要和慈禧扳手腕,隻能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