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富的效率很高,半小時後,就出現在水庫邊。

隻不過並不是他一個人,身後還跟著駐村幹部賈璐。

“伯,咋啦?”

樹蔭下,給林國富遞了一根煙。

“小賈,你說吧。”

林國富臉上,難得的露出了些許的不好意思。

“王總,是這樣的...”

賈璐的表達能力很強,隻用了片刻的功夫,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村小學的補習班開班後,她一直在協助老校長管理補習班。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她,通過與孩子的日常交流,漸漸的發現了一個問題。

農村的孩子,優點有很多,但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接觸知識的途徑有限。

為了最大程度的解決這個問題,她與老校長溝通後,製定出一個方案。

帶著學生出去遊學幾天。

目的地是附近幾個縣區的紅色景點和博物館。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免門票的。

可學生的吃、行問題卻需要花錢。

這次活動預計要花2萬塊錢,鎮上和村上能出1萬,剩下的1萬需要自己解決。

相比於讓學生家長掏錢,賈璐更傾向於拉讚助。

馬家台大隊,亦或者是玉山鎮,能拉來讚助的地方,也就隻有北川酒廠。

所以賈璐就站到了王北川麵前。

這件事,林國富與賈璐的意見是相佐的。

但賈璐是上麵派下來的,外加賈璐篤定王北川會答應,他才硬著頭皮和賈璐一起過來。

“北川....”

“國富伯,這是好事,你別多想。”

林國富想要給王北川解釋,可王北川卻笑著製止住了他。

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的環境...

多種因素影響之下,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

同樣作為年輕人,而且還是北川酒廠的老板,對於這種活動,不僅不抵觸,反而很感興趣。

1萬塊錢,冠名一次活動,不僅能贏得官方的好感,而且還能打造企業的口碑,甚至還能在無形中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這麼好的事情,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王北川當即拿出手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媛媛。

北川酒廠願意支付1萬元的讚助費用,要求就是出去遊學的學生,要穿印有北川酒廠LOGO的短袖,帶帽子。

每到一個景點,還需要拿著北川酒廠提供的條幅,拍一張合照。

王北川並沒有認為這麼做有什麼不妥。

賈璐也感覺王北川應該這麼做。

隻有全程都站在一邊的林國富,實在是想不明白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1萬塊錢全部用來買肉吃不香嗎?

何必要花這個錢,把孩子帶出去呢。

馬家台小學,從古至今,都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不也培養出了王北川這樣優秀的學生。

剩下的事情由張媛媛負責對接。

王北川繼續忙碌雕刻的事情。

“師傅,你為啥要花這個冤枉錢?你已經做得夠多了。”

劉新民不解的問道。

至於師傅這個稱呼,是他主動叫的。

王北川一開始還有些抵觸,可在嚐試了幾次,發現劉新民依舊不為所動,他也就放棄了糾正的想法。

“新民哥,你也在外麵打工,你說咱們這的小孩和外麵的小孩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