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四)二舅父病逝(2 / 3)

均臣又接母親來信,說寄去的500元洋已收到,三舅父亦答應送到母親處穀二袋,現在破穀很難,因為天氣熱。又說近來眼睛如花一般在眼前,照牌字亦難看清。並說父親脾氣不好,欲拆白沙的祖屋變賣,母阻之反遭橫言。還有母親時有胃痛雲雲。均臣看得心裏又難過起來,暗自發力要一心多賺些錢。

賣麂皮之利款提出1千元給葛先生,假說隻賺這些,葛先生便分予均臣等三人各200元,一算之下,私下分了多餘的利款後,每人賺了333元。錢小開和裕元囤的黃銅皮中拿出一磅半售於均臣,洋300,已在掛號出售中。又有大軸令三隻,價3萬多,共賺了3千元,每人又分得1千元。而先前偷出的洋釘十幾磅已賣出,大家想自己分肥,除打了牙祭外尚餘300多元。晚飯大家又聚餐一次,吃的是介裏雞飯﹑豬排等。大家飲酒大吃,餐後都有些暈。

早晨均臣在學校碰到了阿蘋,她叫均臣晚上與幼臣同到其家過中秋節。日文課改由一位盛先生教文法,由日女教師中島壽子教讀本。讀本教得太快,每日一課,而且非常的長,十分難記住。

上完課回到店裏,見報載意大利新任首相巴裏奧特宣布投降英美,而同時為躲避公海上的英軍潛艇的襲擊,長期停泊在黃浦江逾三年的一萬八千餘噸之大型郵艦康梯凡第號在清晨自沉江中。均臣與裕元等跑到外灘去看,但外灘靠岸一麵被封,禁止通行,隻得遠遠觀望,見偉大的康梯凡第橫陳江中,尚有一小部份露出江麵,但已沉至底,可見其船之大了。據說是因日軍要征用此艦,但被船長拒絕,可能是因為意大利之投降並退出軸心國,日軍即欲強行征用,於是船長命船員自行鑿沉該艦。巨大變形的船頭,傾斜於江中,像是一座沉在黃浦江的豐碑,為人們預示著戰爭的結局,均臣看到這位老朋友的幾近完美的毀滅,悲傷中油然產生出無比的崇敬。

崇敬之下,均臣突然覺得自己的許多行為真的很輕薄了:什麼話都說,玩耍時什麼動作都做,做外快時,什麼手段都用,卻不管人格不人格,道德不道德了,這到底是不是走向墮落的一麵了呢?

“我何其輕薄啊,用精力於嘻耍,而將學識之修養拋之九霄了。今後的路究竟如何走,不論什麼‘正路’‘歧路’,根本的道德和學識難道也需丟掉嗎?”上午剛說服自己,現在又開始矛盾了,均臣就這樣矛盾重重地疑惑著:“雖然生活的逼迫使人墮落,使人不得已做‘不道德’的事,雖然‘不道德’的事是針對‘不道德’的資本家,但並不意味著要輕狂,要頹唐啊。但什麼是生活逼迫呢?逼迫到什麼程度才可‘不道德’呢?‘不道德’到什麼程度才是底呢?漢奸也可以說是因為‘生活所逼迫’啊,資本家雖然對工人苛刻,但沒有他們,或他們都破產,工人不是要失業,要沒飯吃嗎?”這些疑惑,不停地在均臣腦子裏湧現,但因為“生活所逼迫”也仍然對“不道德”的資本家做“不道德”的事。但直到所有資本家都被消滅了時,均臣才發現“不道德”的資本家雖然消滅了,但更大的“不道德”、更普遍的“不道德”已經侵蝕了整個民族和整個社會,以至於他與所有革命的、非革命的、***的也都深陷其中,無從自拔。

今日謠言頗多,傍晚又忽然警戒警報,晚上仍燈火管製。有人說看見過是美方機數架過滬,高飛入雲。說是警戒警報直至第二日晚上才能戒除,為防空起見,馬路上各商店之大玻璃窗均貼條紙,恐怕振落傷人。因燈火管製,均臣等坐露天下談談山海經。山海經後,均臣便借暗火書一信於父,勸父勿拆屋變賣。

中秋節又到了,江南所休假,新華店中每人出洋30元作月餅錢。早上均臣先去學校,新來的日文教師給作文作業一篇,名為《中秋節》。這個日文女教師,不說中國話,給學生說的都是淺近的日語。學生們很有些“阿Q脾氣”,聽懂或聽不懂,不是對她嘰嘰噥噥地亂講,就是嘻嘻哈哈對她傻笑,似乎是鄉下人頭次看見留聲機器。而這個女教師每日必遲廿十分才到,學生不滿,而校長說叫學生寫日文信去催,可是以學生的日文水平是沒能力寫這信的,因此校長推托說他催了好幾次,仍是如此,再催不好意思,好像校長很怕她似的。

散學後,均臣遇到阿蘋,阿蘋向均臣要金雞納霜丸,說是妹妹阿雪在生瘧疾,均臣到店裏拿了六粒給了她。看著阿蘋,均臣忽覺得她開始作羞答答狀,沒有了天真活潑的表情,已減了不少的少女風姿。均臣看了心中暗想,這可是在家裏閑出來的嗎,真是可惜。但這亦是她自己情願如此,即便可惜也沒是甚用的了。

送走阿蘋,均臣就將禮券三張送至海關的三個辦貨家去。先至勞神父路566號的浦家,後至巨潑來司路68號徐家,又至高乃依路的李家。中午,葛先生叫錢小開及楊樹浦賬房陳﹑朱二等來一起與大家吃飯,算是請客,在老同順,要了燒雞鴨各一,菜頗豐富,盡飲而醉。席間,全生自以為自己是中學生,可是當均臣提出幾個最普通的問題時,他竟回答不出。比如問他何謂三民主義,他不知,又問動物與植物有什麼區別及植物所營養者為何物,前者不知,後者他說是吃養氣的。大家聽了都哈哈笑,裕元說:“如果植物吃養氣,而人要吃碳酸氣了,不然地球上可沒有這許多養氣。”不過全生對錢的方麵,倒看得非常偉大,他說:“在五金店做了二年可發財了,像錦華有五百元一月的外快多好啊!”聽罷,大家又是一陣更大的笑,笑得錦華一臉羞色。均臣隻得在心裏嘲笑:哼,好一個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