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他初到嶺南,我就該狠下心來,在那些瘴氣彌漫的密林中結果了他。”
燕道亭微微閉目,回憶起當年的決定,那時聞不丘在沼澤中逃生,隻能說他的運氣實在是好。
聞不丘當年奉命平定嶺南之亂,麵對的是一片複雜而惡劣的山林環境。
四周是蛇蟲鼠蟻的喧囂,有毒蛇在草叢中嘶嘶作響,有毒蟲在枝葉間潛伏,猛獸在暗處窺視,每一刻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前方的南蠻敵軍熟悉地形,如同狡猾的狐狸,而他的背後,則是潛藏的刺客和一批批暗殺者的威脅。
燕道亭心中明了,當年在嶺南,想要聞不丘性命的絕不隻有他一個人。
那個年輕人生命力之頑強,即使在密林中的埋伏中受傷,也能在林子裏存活如此之久。
那些派去的殺手親眼看著他陷入沼澤,卻沒想到他能在那泥濘中掙紮求生,堅持了那麼長時間。
當時的嶺南,未能斬殺這頭初出茅廬的幼虎,如今幼虎已成凶猛的野獸,破籠而出,再也無法被束縛。
“說來也奇怪,皇上向來多疑,怎會對聞不丘毫無戒心?”
燕平秋疑惑地問道。
燕道亭冷笑一聲,回答道,“一方麵,皇帝對先皇後始終懷有愧疚,聞不丘是她唯一的血脈;
另一方麵,太後親自撫養教導他,皇帝自然不會相信母親的教導會培養出一個反叛之子。
因此,他對聞不丘還是抱有信任的。”
他停頓了片刻,啜飲了一口茶,那禦賜的茶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再說,成年的皇子中,出身低的不足以成氣候。
而出身高的,比如十皇子,行為荒唐不檢,放著好好的禮部不管,卻一心想著風花雪月,這樣的人怎能成大器?”
聞修嵐與燕平秋一同長大,提起這位舊日玩伴,燕平秋不禁諷刺道:
“小時候他還算聰明,本以為他會做出一番事業,沒想到他的‘大事’就是在青樓楚館裏消磨時光,寫詩作賦。”
“真是浪費了他的資源和天賦。”燕平秋感慨道。
這樣的看法並非他一人之見。
在許多人看來,聞修嵐的背景無比優越,外祖父是名滿天下的大學者,舅舅是權傾朝野的吏部尚書。
他本可以自立門戶,與聞不丘在朝堂上抗衡,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而在此時,正在青樓中聽曲的聞修嵐突然打了一個噴嚏,他困惑地想,難道是得了風寒?
卻渾然不知自己在燕家父子的談話中,已不知多少次成了靶子。
“目前看來,唯獨聞不丘能力出眾,確實有君臨天下的風範。”
燕道亭雖然一心想要扳倒聞不丘,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手段和心性,堅韌不拔,遠非其他同齡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