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菜園壩火車站,來來往往的人群正行色匆匆地從車站內湧出來,仿佛置身於一場盛大的遷徙之中。這些人的身影被西斜的陽光所籠罩,形成一幅獨特的畫麵。在這群人中,王水生手提蛇皮袋,步伐匆忙地走出車站。當他踏出車站的那一刻,強烈的陽光瞬間刺痛了他的雙眼,讓他不禁眯起眼睛。他連忙用手虛遮在眼前,試圖緩解那刺眼的光芒。
走出火車站的這些乘客,他們的眼睛還沒來得及適應周圍的環境,就立刻被一群熱情的人包圍住了。這些人不停地呼喊著各種招攬生意的話語:“吃飯了,重慶小麵了,洋芋飯了,住店嗎?”有的人甚至拉住乘客的行李,急切地說:“我家飯菜份量足,味道好,到我們家去吧。”更有甚者直接伸手去拿旅客的行李,一邊說著:“兄弟,我家出了名價格便宜,份量足,都到飯點了,先吃個飯再走吧。”
王水生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熱鬧場景嚇了一跳,但他很快明白過來,這些人都是車站附近店鋪裏的店員,正在積極地招攬顧客。王水生心中湧起一股熟悉感,這裏終於有了一些現代市場經濟的氣息。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他並沒有回應那些熱情的店員們,隻是輕輕地推開了圍攏過來的人群,繼續向車站外走去。
菜園壩火車站和後市的樣子並沒有多少改變,也許是受周圍環境的製約,沒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進行改造和建設,火車站外麵是一排比較矮小的房子,房子裏麵一看都是一排小飯店,招牌也比較老氣,有什麼張三飯店重慶小麵,什麼洋芋飯之類的,王水生對這些飯店沒有任何興趣,但卻被裏麵的所冒出來的香氣誘惑的他差點流下口水。
在廣場的下方,整齊地停放著一排排公交車,這些車輛將乘客送往城市內各個不同的地點。無論是繁華的商業區、寧靜的住宅區還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都能通過這些公交車到達。旁邊還有一些人力黃包車和人力三輪車,車夫們正賣力的招攬客人:“安全又安逸,速度快不等人,曾家岩,兩路口,觀音岩都去,關鍵還不擠。”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熱情和期待,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乘客選擇他們的服務。
這些車夫們身著樸素的衣服,頭戴草帽或布帽,汗水濕透了他們的額頭,但他們仍然堅持不懈地呼喊著。有些車夫甚至會主動走向行人,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乘車,並介紹自己的車輛舒適、快捷且價格合理。
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市井氛圍。有的車夫聲音洪亮,充滿活力;有的則溫和而親切,讓人感到溫暖。每一聲吆喝都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努力的體現。
有一群人手裏舉著一個領路的樣式的牌子,這就是當年重慶的帶路黨了。他們大聲喊著:“老板,要不要帶路?”、“老板,我帶你去好玩的地方!”等等。這些人的聲音此起彼伏,讓整個廣場顯得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