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員見此情景,開始招呼其他乘客上車。王水生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禁感歎道:“原來生活就是這樣,無論身處何地,人們都要學會適應環境,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此刻,王水生想起了小時候的父親。那時的父親是個樸實無華、勤勞善良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父親雖然沒有學會吸煙,還懂得如何與人交往,這些變化讓王水生感慨萬分。然而,王水生也明白,父親的改變並非出於個人喜好,而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社會,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這種改變讓人敬佩,同時也讓人感到一絲心酸。因為它意味著一個人必須放下過去的自我,去適應這個世界的規則。
當所有人都登上車之後,公共汽車這才開始緩慢地向前行駛。王水生把頭伸出窗外,使勁兒向父親揮舞著手臂。他看到父親也同樣在用力地揮動著手。隨著車子越行越遠,父親的身影變得愈發模糊起來。突然之間,一股酸澀湧上心頭,王水生差點兒掉下淚來。盡管他擁有五十歲的靈魂,但終究無法抵擋十五歲身體的自然反應。一個人坐在副駕駛座上,避免了擁擠和嘈雜,讓王水生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們就到達了縣城汽車站。王水生提著箱子,背著背包,跟著其他人一同走出了汽車站。
但縣城並不是終點,湖口中學在另一個鎮,需要在縣城轉車。王水生找到兩個同學商量了一下,他把三人的包裹放在一起,讓他們守著,自己到站上去買票。清晨的陽光灑在身上,王水生的心情也漸漸變得輕鬆起來。盡管這趟旅程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對未來的期待卻愈發強烈。來到車站後,王水生發現這裏的人流比他想象中的要少很多。或許是因為大部分著急離開的人都已經乘坐了早班車,所以現在站台上顯得有些冷清。然而,這種安靜反而給了王水生一種莫名的安心感。走進售票廳,王水生看到窗口前並沒有排起長隊。他走到其中一個窗口,將手中的錢遞給售票員,報出了目的地——湖口鎮。售票員熟練地操作著,很快就打印出了三張車票,並遞還給王水生。接過車票的那一刻,王水生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走出售票廳,王水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回頭看了一眼車站,王水生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然後大步走向等車的地方。
當他回到兩個同學邊時,遠遠就看見包裹邊多了三個青年,兩個同學死死的抓住他們的包裹。王水生一看連忙三步並著兩步向那邊跑去。還沒跑到就聽見一個人說:“小兄弟,哥幾個今天還沒吃早飯,能不能借點錢我們。”
兩個同學雖然沒有見過多少世麵,多少還是知道這話的意思。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隻是護住行李,臉緊張得通紅,腿都有點打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