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簡曆(1 / 3)

一、簡曆的潛規則

(一)簡曆是什麼——前鋒小兵的大作用

簡曆是什麼?是自我介紹?是求職流程中的簡單一步?我想它的含義並非如此。在製作簡曆前,你最先需要做的是認識簡曆、重視簡曆。因為它是你離開校園、步入職場的第一個挑戰。它是薄薄的一兩張紙,它也是將你的精華濃縮在一起的媒介。它就像是那句“芝麻開門”,幫你開啟通往職業道路的大門。切勿忽略了這個外界了解你的第一條途徑,因簡曆製作不恰當而丟失麵試,甚至是入職機會的例子已比比皆是。

(二)製作簡曆前的準備工作——做一個有條理、有計劃的“軍師”

通過“應聘者心理調查”我們發現,在求職過程中最讓人灰心的並不是麵試後的那句“我們會聯係您,請您回家等消息吧”,而是簡曆如投進了大海,有去無回,這讓多數求職者備感受挫,而一小部分求職者甚至感覺這種無形的壓力與絕望如洪水災難般席卷了他們,使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感渺茫。同時,在“你通常如何製作你的簡曆”這一項問題中,我們發現選擇“上網找簡曆模板”、“參考周圍人的簡曆”等類似選項的人群,和投遞簡曆失敗的求職者有著大麵積的重合。

職場如戰場,缺少戰前準備如何能勝利?讓我們做一個心中有謀略的“軍師”,讓簡曆的這塊敲門磚幫你打開職場大門。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自己和求職企業是必不可少的準備。

1、了解應聘企業的要求

每一家公司的招聘都不一樣,在投送簡曆前須了解企業對招聘人員的各方麵要求,如專業、年齡、能力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如需要附上設計作品、研究報告等。

招聘官K先生每天打開公司的招聘郵箱時,總會為一些“無厘頭”的簡曆內容感到頭疼。明明招聘要求上寫得很清楚,需要招聘行政人員,可還是有很多專業不對口的簡曆投至郵箱。最讓K先生哭笑不得的是,專業不對口就算了,有些應聘者竟然在簡曆中寫到“我相信我可以勝任這份采編工作,請貴公司給我一個當記者的機會。”這類簡曆當然會被拒之門外。

除此之外,K先生還表示,在招聘季(畢業季),他們每天都會收到海量的簡曆,對於這些簡曆、他們通常會先大致一看,進行初步篩選,選出符合公司要求的簡曆,一些格式、內容不符合要求的一概會被PASS掉,接下來才是細致地看應聘者的自我介紹、經曆、獲獎情況等。所以,在疑惑自己明明條件很好卻沒有回音前,先檢查一下自己的簡曆是否符合了企業的要求。不要怪一些企業不慧眼識珠,隻能怪自己沒給企業認識你的機會。

了解企業要求,適當的調整自己的簡曆內容,增加獲得麵試的機會。例如你的專業並不是最適合的,那麼在專業這一欄填寫時,你就可以加上你的選修課科目名稱,當然,前提是這個選修課是貼合企業專業要求的。總之,“投其所好”總能幫助你留住HR的目光。

2、了解應聘工作的工作內容

招聘人員在應聘簡曆的初選後,就該開始下一輪的精選了,了解應聘要求能幫助你在第一階段通過篩選,而在這一階段HR對你簡曆的要求可就不再那麼簡單了,你需要通過這小小的簡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在前幾章我們也提到了,很多畢業生的專業會對應多種類的工作,那麼,在製作簡曆時就需要你細心的分類,你的哪些優點是適合A工作的,哪些優點更貼合B企業的要求。很多求職者認為隻要大量的投送簡曆,每個公司、每個職業都不放過,那就有應聘成功的希望。其實,實際情況恰好相反,海量投送必定會影響到簡曆的質量,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時間是有限的,而隨著企業對應聘者簡曆越來越重視,海投這個方法真可謂是下下策。

最好的方法是挑選出大概6~8家你喜歡、適合你,同時你也基本符合其招聘要求的企業,仔細分析每一家企業要求和自身優點的交彙,進行簡曆製作。筆者建議,在挑選這6~8家企業時,應有兩家企業是你很向往,但要求較高,與你自身差距較大,回複率較低的;有2~4家企業是較為適合你,同時應聘成功的概率也是較高的;最後,應有兩家企業是雖然對你來說就職條件並不太理想,但你卻有很大把握可以勝任的。

之所以這樣安排,原因有3點:

(1)你的那份理想企業簡曆,將會是其他企業簡曆的製作範本

對於挑戰性較高的企業簡曆應放在第一個寫,因為出於你對這個企業的向往,這應該是一份最完善的,最能表達你優勢的簡曆,之後的簡曆按照這份簡曆的模式稍作調整即可。製作這份簡曆除了充分了解企業招聘要求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企業背景。如果企業設有官方網站,不妨去看一看,尤其著重看一看“職業發展”和“加入我們”這兩欄,一些企業會在官網中的“加入我們”這一欄目中為應聘者提供簡曆製作的範本和麵試須知,這對應聘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全力以赴去爭取自己的理想,即使沒有成功也是一種收獲,至少你不會因為曾經的放棄而後悔。

同時,設置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企業目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和曆練。的確,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效率占第一位,很多年輕人在做任何事前都要先問這麼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我做了可以得到什麼?以至於對沒有實質回報的事情完全不屑一顧,但往往很多回報是無形的,它摸不到,看不著,但卻能深深地影響到你,在你需要時默默地幫助你。

(2)即使是有信心的企業,掉以輕心也會失去機會

即使對一家公司有著99、9%的應聘成功把握,在得到正式的結果前也不要掉以輕心。有時雖然你的條件很優秀,但由於簡曆製作得潦草、簡單,也會使機會從手中溜走。企業在聘用人才時不僅僅看的是你的履曆、學曆,也會從簡曆中觀察你對工作的態度,相對於一個條件優秀但驕傲、缺乏誠懇態度的人來說,企業更青睞於條件略遜一籌,但謙遜、真誠、勤奮上進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才更能快速地融入一個團隊,同團隊一起奮鬥,為公司創造利益。

在第一類簡曆製作完成後,我們開始著手製作第二類簡曆。由於已有第一份簡曆的模式,第二份簡曆根據不同的公司、工作情況進行微調就可以。第一類簡曆代表著你對夢想的追求,第二類簡曆則代表著你踏向夢想之地的必經之路。夢想也許不能一下子實現,但追求夢想的腳步不能停下。重視起對這類企業的應聘,它們將會對你的職業生涯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永遠給自己留有餘地

也許你滿懷著自信,也許你對第三類企業滿是不屑,但在此,我不得不小小地打擊你一下,你可能沒有你自己想得那麼好。如今,“眼高手低”在年輕人群裏已是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分新舊兩種情況:舊情況是仍有不少的求職者高估自己的能力,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各方麵素質的薄弱,反而對工作的要求很高,導致求職失敗;新的情況是,很多求職者失敗的原因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欠缺,而是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畢業生小X滿懷信心地投遞了3家理想的企業,然後一心等待著企業的回複。父母和同學曾勸過他再多投兩家,會比較保險,小X不僅不聽勸,反而認為家人們不相信他的能力,為此還同父母大大地爭辯了一番,父母也隻好不再勸說。不久後,小X接到了其中兩家企業的麵試通知,他欣喜地告訴了父母和同學,期間還不忘得意地炫耀了一下,打包票說自己一定能應聘成功。麵試後,小X回到家中等待結果,一周過去了,兩周過去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再聯係小X。這時小X有點慌了,但想起曾經在大家麵前打過的包票,他決定再等一周,並安慰自己說是應聘人太多,公司忙不過來通知自己。可一個多月已經過去了,很多企業都找到了合適的員工,小X即將麵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

在這高手輩出的新競爭時代,永遠給自己留有餘地不再是老思想中的“留有後路,就不會全力以赴”,而是提高你最終達成目標的幾率。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先別抱著被埋沒的心態看問題,換種角度看,每條路都是你進步的階梯。

3、了解你的自身情況

在簡曆中,字數最多的應該算是“自我介紹”和“個人經曆”這兩欄了,那麼也就是說,這兩欄的內容是讓招聘官認可你的關鍵。可現在簡曆中自我介紹這欄的表述基本都是“本人性格開朗、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等類似的文字,實在於篇一律,沒有亮點怎能讓招聘官留住你的簡曆?

如何寫出既能表現你的能力,又切合招聘官口味的簡曆呢?

在這一步,我們需要製作一個小表格,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簡曆的製作。準備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在紙的最右邊列出你的優點(可參考第一章優勢分析的內容)和經曆,並用數字在每一條優勢的開頭標注清楚,完成後在紙的最左邊寫出你即將應聘公司的應聘條件和更青睞哪一類員工(可參考公司網站和招聘公告),也可用數字標注在每個條件的開頭。

然後用筆進行連線,把你的優勢和對應要求相連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小優勢,再小的優點、經曆都是推進你邁向成功的助力器,要好好利用起來。例如你參加過校內社團組織的“幫助老人一日行”活動,就可以和企業希望招聘到熱心、有愛心的員工這項連接。連接完成後,就可以根據得出的結果編寫自我介紹了。這時編寫出的自我介紹,既突出了你的優勢又切合了公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簡曆的質量。

(三)簡曆的基本構造——戰略規劃的詳細部署

簡曆的內容基本分為3大部分,即基本資料部分、履曆實踐部分、自我介紹部分。簡曆在製作時重在語句流暢、有條理,內容簡潔、清晰,層次分明、突出重點。你不僅要表述出你是有能力的,還要向招聘官證明你的能力。

1、基本資料

(1)標題

現在簡曆多以郵件的方式投遞至企業,為了能留給招聘人員較為深刻的印象,不宜直接使用《個人簡曆》或《應聘》作為標題,而應將名字和應聘職位加入到標題中,如《X企業X職位應聘者A的個人簡曆》或《X職位應聘者個人簡曆——A》,以方便招聘人員對簡曆的再次查找。試想在眾多簡曆中,如果大多數的簡曆都沒有寫清楚應聘者的名字和應聘職位,那麼有標注清楚的簡曆自然就會被招聘官記住,起碼不會因數量眾多而被無情的遺忘。同樣,對於麵對多個部門海量應聘簡曆的招聘分理人員來說,在標題中清楚標注上應聘職位和部門的簡曆,是份多麼讓人產生好感的簡曆,我相信這樣的做法一定會給招聘官留下注意細節的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