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行動(2 / 3)

(四)製訂計劃

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製訂的每一個目標和計劃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適應這飛速發展的社會需求,那麼自我提升計劃就成了職業發展規劃中的主角。

確定職業目標後,接下來就是根據自我分析時發現的自己的劣勢與挑戰製定出提升戰略。就像在職業目標裏說的,學校培養的是一個全麵發展的學生,它設置的科目也是基礎類知識學習,那麼我們就需要在我們即將要去發展的領域中取得進一步的精進,例如最普遍的提高英語水平、考取各項資格證等。而在這錯綜複雜的社會裏想取得成績需要先學會生存,這決定我們除了智商方麵的提高,更需要情商方麵的培養。創新思維、價值體係、人際關係這三大方麵是我們需要著重認識與培養的。

首先我們先要分析出自己需要提升哪方麵的能力,還有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將第一章中分析出的優勢、劣勢、機會、挑戰4項相結合,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需要做什麼。

優勢+機會=?

如何利用機會發揮出你的優勢呢?

優勢+挑戰=?

如何用你的優勢來應對挑戰?

劣勢+機會=?

如何讓你的劣勢在機會麵前不成為阻礙?

劣勢+挑戰=?

如何在逆境中前進?

通過上麵的問答我們巳得知我們計劃的內容,將這些需要行動的地方逐一分類,放在合適的目標下,完成你的計劃。

(五)製訂計劃時還需注意什麼

建立平衡——留出休整的空間,不要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

時間管理——關鍵是不要讓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加強溝通——不要試圖一個人就把所有壓力承擔下來。

提升能力——疏解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設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活在今天——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細致而有效的計劃,可以幫助你度過充實而有成就感的每一天。壓力,其實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就是突出表現在對明天和將來的焦慮和擔心。而要應對壓力,我們首要做的不是去觀望模糊的將來結果,而是去做手邊的清晰之事。為明日做好準備的最佳辦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六)如何減輕壓力

現在即使是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也感到有壓力,更何況是麵對如此激烈競爭的大學畢業生和在職人員了。“鴨梨山大”成了當前的流行詞彙。壓力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增加我們的負擔,減緩我們的行動。將減壓目標和發展目標相結合,才能製訂出符合你身心的行動計劃。

聰明的計劃製訂者會在每天的作息表中列出“散步”、“做瑜伽”等活動,目的就是在於此。以下是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減輕壓力的10種具體方法,簡單方便,經常運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早睡早起。在你的家人醒來前半小時起床,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

同你的家人和同事共同分享工作的快樂,聊聊工作上的事,排解一下情緒。

一天中要多休息,最好靜坐一會兒,從而使頭腦清醒,呼吸通暢。

利用空閑時間鍛煉身體。

不要急切地、過多地表現自己。

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

學會說“不”,敢於拒絕。

生活中的顧慮不要太多。

偶爾聽聽音樂放鬆一下。

培養豁達的心胸。

二、如何完成計劃

製訂好計劃後,我們就將要進入一個艱難的階段,也就是實施計劃階段。無論是目標還是計劃,都是我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實施計劃才是腳踏實地地行走,這也是最難以堅持的。如何幫助你完成計劃,就是這一節的重點。

(一)執行計劃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1、計劃內容好像很難完成

實施計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隻要我們行動起來就可以了。之所以有些人認為很難完成,是因為我們有的時候總是把事情複雜化,無形中為自己想象出了一座很高大的困難之山,仿佛這座山將自己前進的路堵得嚴嚴實實的。其實所有的困難,基本都是自己幻想出來的。隻要你能將計劃列成前麵說到的例子中那樣地詳細而具體,然後按照時間規定、實施內容行動起來後,就沒多少難點可言。如果一定要說它的難點在哪兒,那可能最難的一點就是開始那一階段。

2、我也想執行計劃,但我就是沒狀態,怎麼辦

狀態是在你有所行動以後才會有的,那種學習的氛圍是學習中的人營造出來的,而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所以,如果你完全沒有狀態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好,今天什麼都不用完成,隻做讓我有狀態的事情,然後在睡覺之前對自己說,看電影的氣氛也是開始看才有的,為何不先學習了再說呢?然後第二天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理由不想開始計劃,都要對自己說“先試了再說”,直到把自己說到坐下來完成計劃為止。其實有時候所謂的沒有狀態,隻是你拖延計劃,逃避行動的借口,不要太放任自己,有時候對自己狠一點才能做出一番成績。有個小品說“女人對自己要狠”,實施職業規劃的年輕人不也要對自己“狠”嗎?

(二)在實行計劃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千萬不要為了完成計劃而完成計劃

有時候,如果計劃列得太多,很容易變得急功近利,心裏想的全是希望在下個小時趕快把計劃單上寫的項目都完成,然後畫掉。這樣是不行的!你在畫掉那一項任務的時候,心裏問問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完成了?我是不是真的誠實地完成了?我是不是真的完整地完成了?完成了這個任務以後,我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提高?如果發現自己隻能違心地回答以上的問題,那請你從頭再把這項任務做一遍。

2、不要把任務排得太緊

在實行計劃時,千萬不要一個接一個,一定要有所間隔。比如,最好不要在9:00結束了上一個任務後,又在9:01馬不停蹄地開始下一個任務。這樣會讓身心都感到疲憊,不但實行效果不佳,也會影響實行時的情緒。建議每次在完成了一個任務以後,都留15~20分鍾來讓自己休息一下,要麼是出去散散步,要麼是讀讀閑書,要麼是打個電話,要麼是趴著睡會兒覺,總之,要明白自己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強。如果你覺得自己能承受大強度的連續作業,那麼就可以稍微滿一些,如果覺得自己不能,那麼千萬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否則很容易會覺得累,或者厭煩。

3、學習和娛樂要互相結合

即使計劃中沒有娛樂的安排,也要於實行任務前,在計劃表中標出自己下一次娛樂的時間來,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獎勵。如果學習、工作比較緊張,不能每天都讓自己放鬆一下,也要在一周的學習、工作結束後讓自己參加一項娛樂活動,去公園散散心,去看場電影等。隻有在娛樂和學習相結合後,才會覺得實行的過程是愉快的,起碼它不會是痛苦的。隻有將學習與娛樂相結合,才會懂得如何在放鬆之後繼續出發。

4、切勿受到別人的影響

很多大學生表示自己其實很想完成今天的計劃,但總是被身邊的同學、朋友影響,導致不是效率變低,就是被他們的談話吸引,不再繼續看書,或者是學著學著就跟別人出去玩兒了。環境有時侯不斷改變,如果真的存在人對人的影響的話,那麼請一定要讓積極的自己去影響消極的別人,不要讓消極的別人來對積極的自己造成負麵的影響。因為,你的目標是你的,不是別人的,如果你無法實現它,那麼你得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別人對你負責。所以,如果目標沒實現,首先要檢討自己,而不是責怪別人影響了你。同時,如果你知道自己定力不夠,在實行計劃的內容前,就要選擇相對安靜的地方,為自己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如何堅持完成計劃

1、停止幻想

達不到目標的最大敵人是過度積極地幻想(即把一切想得太好)。對這種幻想的研究表明,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商人找不到合作夥伴,學生考試失敗或醫生手術不成功都與他們過度積極地幻想有關。在你完成目標前,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