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歸海禮的前日(2 / 2)

他給自己今天的獨處時光提出的要求就是,要享受純粹的休息。反正這件事情沒有一個期限,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完成,都是取決於德鄰自己。

取出一個酒葫蘆,拔了塞子,大大飲了一口。裏麵裝的不是酒,而是德鄰在天真山泉竹居院內那眼山泉取的泉水。泉水清冽甘甜,入口便從喉間滑下,將那股山間的清涼之意帶入體內。

感受著體內那股清涼,德鄰閉上眼睛,仿佛回到了住在泉竹居的那幾天。

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十數年來唯一一段在各個方麵上都覺得非常舒服的日子。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那幾天的閑適生活對得起這句美好的詩。

德鄰兩指一轉,將餘祝給的金桃夾在指間轉動。昨天晚上入睡之前,德鄰曾嚐試將靈氣輸入金桃,想找到設置在金桃之內的法術,可是沒有成功。

他沒有受過大宗門的正統的煉氣術的培養,可在百餘年間也憑借自身不錯的悟性和學習能力領悟了很多大宗門天才學不了的東西。能讓他連找都找不到一點點靈氣痕跡的人,可以說對靈氣控製的細微程度已經達到一個既令人驚歎又令人覺得恐懼的地步。

難怪那篇真文寫得又一般又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大祠堂這邊也不敢將其棄之一旁。

看在大佬的麵子上,忍忍。

所以祠堂這邊抹去了那位大佬的名字,也算是好心辦好事。別讓區區這一篇真文給大佬拉低了在世人心中的形象。

德鄰問過餘祝,這位大佬到底是誰,有沒有一塊蓋著紅布的神牌。餘祝沒有告訴德鄰這位大佬的名字,但否認了神牌的事情。他立即想到這位大佬會不會就是那位素未謀麵卻大名如雷貫耳的誠至主人,然而餘祝很明確地告訴他不是,並表示這位大佬至今仍然在世,如果有緣分的話,會有機會見麵的。

既然是仍然在世,那麼年紀怕也不算小了。

山腳下遇見過一位當地上山砍柴的本地人,問過上賀山有什麼禁忌。那位留著絡腮胡的中年人回答說沒有什麼禁忌,就是在賀山的山頂有一處伸出去的舌崖,舌崖上有個香爐,別隨便上香。

德鄰就好奇了,為什麼不要隨便上香呢?

中年人回答說,在舌崖上香很靈,是有求必應,可是隻有在大祠堂向天啟者神位擲茭杯得到允許之後才能可以上香。

德鄰就繼續問,是島上所有人都可以去擲茭杯嗎?

中年人點點頭,是啊是啊,不過除非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才會有人去求舌崖上香的機會。

沒有得到允許的話去上香的話會怎麼樣?

沒有人會那麼傻的。

德鄰站在舌崖與山體連接之處,看著六尺外的舌崖盡頭擺放著一座小香爐,上麵隻有三隻已經燃盡的線香骨。

他大概也猜得到沒有得到允許是什麼情況。

這舌崖才一尺寬,風大一些,人很難站穩,摔下去不死也殘。隻有得到允許了,凡人才有機會在祠堂的修士護送下走到香爐前上香。

是個念想,是個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事情時最後的念想和希望。

長生島呢?是否也是留給無法真正長生之人的一個念想而已?

德鄰還給不出答案,便轉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