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乃天真山腳下市鎮,近來天真山正準備召開法會,來往多是道門中人,如先生這般儒生打扮不常見。而且,看先生步伐輕靈,與尋常儒生絲毫不同,料想先生必定是修行中人。天真山有規定,凡是修行中人進入天真鎮,需要向天真山報備。”衛士解釋道,“這也是為了保護鎮上凡人百姓,修行中人若有歹意邪心,凡人根本不可能阻止。”
德鄰點點頭,六銖先生想得的確周到,可他哪來的路引可以提供給這兩名衛士?他又不是道士僧尼,有個度牒可以證明身份。想到此,他向衛士拱了拱手,“兩位小哥,我身上並無攜帶路引,但二位既然能看出我腳步輕靈,想來應是天真山上道友。我這裏有六銖先生親筆書信一封,能否代替路引?”
兩名衛士對視了一眼,靠近那位伸出了手,“可以,請先生將書信交予我檢驗。”
德鄰從懷中掏出那封書信,衛士接過手還未打開,就雙手奉還給德鄰,“叨擾先生了。”
“無事無事。”德鄰擺手笑道,書信上六銖先生所留道氣甚重,天真山門人無需打開就能清楚感知,“兩位小哥,六銖先生曾說鎮中有一家肉包子攤滋味極好,能否指個路?”
衛士拱手道,“先生入城後直行,到第四個路口右轉即可,那家攤就在市場邊上,這會過了早餐點,人不會很多。”
德鄰朝兩名衛士行拱手禮,“多謝兩位小哥。”這才將書信揣回懷中,繼續向城中前進。
天真山那位全山都寵著的小師妹這會早德鄰一步,已經在相熟的包子攤邊上接過老板遞給她的剛出籠的熱包子在吃了。妤君一邊小口咬著包子,一邊哈著氣,“鄭大娘,我這回出城去溜達,吃了可多包子,沒一家包子比你的好吃。”
鄭大娘將蒸籠蓋蓋上,笑著說道,“丫頭你慢點吃,大娘做的包子還有。”
妤君一手拿著包子,另一手從袖中滑出十幾枚銅錢遞給鄭大娘。鄭大娘看了眼銅錢數量,連忙表示一個包子用不著這麼多錢,妤君吞下口中食物,拾了兩張桌上的油紙,“大娘,這些錢能買幾個包子你就給我拿幾個,我拿回家裏分給家裏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吃。”鄭大娘撚過油紙開始將包子包起來,妤君把最後一塊包子皮扔進嘴裏咀嚼,望向路盡頭終於出現的儒衫人影。
一陣風輕掃了下街道,不是秋天的季節裏沒有枯葉飄起來,隻吹起些許塵土。那人影一步一頓,沒有回避的意思,徑直向這個包子攤走來。
“來,丫頭,這些包子拿好了。”鄭大娘極麻利地包好包子,將油紙包遞給妤君。
隻一眨眼。
鄭大娘眨了下眼,攤子前的丫頭就換成了一位書生打扮的青年男子。
“這位攤主,兩隻肉包子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