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兩隻包子(1 / 2)

“弟德鄰敬啟。愛徒妤君數年前離山遠遊,吾因山中瑣事纏身,不得隨行護道。請好友為吾徒護道,兄感激涕零,待回山之日再與吾弟把盞言歡。六銖再拜頓首。”

德鄰想到懷中一年前收到的書信,又望著前麵不遠處的小鎮城門,不禁歎了口氣。

終於是要到天真山腳下的小鎮了。

六銖先生的小徒弟妤君出外曆練,一年前興許是招惹了什麼不得了的人物,又死命扛著,沒拿出師門背景,幾度是被追殺得落魄非常。六銖先生護短之餘,又不想傷了小弟子的自尊心,於是拜托作為僅有幾麵之緣的“好友”德鄰,來為小弟子護道。這事吧,說好聽點叫護道,說難聽點叫護犢子。仗著有師門或者家族長輩護著,在山上山下橫行無忌的二世祖多了去了,隻不過講拳頭的終究會被拳頭更大的收拾了。長久以來便建立了一個共識:明著護短,暗中護道。書信中雖然並未提及不要讓妤君知曉這件事情,但聞弦歌而知雅意,德鄰也不會去打破言語之下的雙方默契。

依循著書信上一抹氣息,德鄰在不長的時間找尋到妤君後暗中跟隨,沒有暴露行蹤。隨著德鄰的到來,原先針對妤君的一路殺手在某次出手的瞬間,為首的人似乎察覺到了一絲不屬於妤君的殺意,隨即收手撤退。幾日後,被護道的妤君沒有被襲擊,而作為護道的前輩德鄰卻被這些人暗算了一番。為首的人五行術法極為嫻熟,即使打不過德鄰,五行遁逃也用的不賴,霎時間方圓數十裏竟一絲一毫氣息都感知不到。德鄰也隻好感歎,土攻不行土遁來湊,逃命不也是門必須頂尖的功夫嗎?

之所以答應六銖先生這次的請求,倒也不是德鄰有求於他什麼,隻是上次在他提及他有個驚才絕豔的小弟子可能會找時間下山雲遊而他不便出麵護道,德鄰便順著他的話應了一句。六銖先生看他並無敷衍神色,於是就和德鄰立了個君子之約。這就是為什麼德鄰一接到六銖的傳信便立即動身的原因。履約踐諾倒也沒什麼,他本就天地一散人,無非是雲遊同時順手多護了個不大不小的小家夥。

自從被先前襲擊妤君的人偷襲了一次之後,德鄰保留了一發水法凝聚而成的水箭,閑餘時間對其氣機運轉之法做了個簡單的研究,發現這個術法非常正常,正常得四平八穩。也就是說,這些人所修習的五行術法並無任何獨門的可作為辨識標誌的地方,哪怕他想追本溯源,都很難下手。不過想想也是,當殺手還很有風格,也是不怕人上門尋仇才會做的事情。

聽六銖先生先前所言,天真山山腳下的這個市井小鎮裏麵有個小攤拿手的肉包子是一絕,他偶爾會溜下山飽飽口福。德鄰雖說不是什麼資深老饕,但對各地的美食也絕對不會有絲毫抗拒。

“站住。”

城門口的兩名衛士叫住德鄰。

其中一名衛士走上前,“煩請出示路引。”

德鄰有些疑惑,指了指道上的其他人,“請問這位兵長,為何其他人不需要查看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