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血色記憶(3)(2 / 3)

這時,陳永誠疑惑道:“當年曾雲褘血洗虹口道場之後不是被清廷的爪牙婁邵靖給槍殺了嗎?”

曾雲褘聽後笑了笑回答道:“其實婁邵靖並不是外界眾人所認為的那樣!”

原來,那天曾雲褘正在給剛剛逝世的師父黃覺禹敬香,而婁邵靖卻帶著士兵將曾雲褘團團圍住,他走到曾雲褘身旁道:“你真的不怕死?”

曾雲褘道:“所有的事情我一律承擔!”

婁邵靖看著曾雲褘堅決的模樣後,先是歎了口氣,然後問道:“你就是為了使黃家的人不受牽連?唉……你殺了我的兒子,我本恨你入骨,但是現在的中國卻急需要你這樣的年輕人!”

婁邵靖閉眼沉默片刻後接著道:“大清朝內憂外患不斷,我想不久便會滅亡了。如今以袁世凱最具實權,但袁世凱著實是個無恥小人。最可恨的更是其賣國行為,他是不會帶領中華民族走向興盛的!”

曾雲褘反問道:“這是你們官員的職責,與我何幹?”

婁邵靖沒有理會曾雲褘那帶著諷刺的話語,而是說道:“在南洋和日本有一些我們中國的先進愛國青年,其中以孫逸仙、陳天華、宋教仁等人為代表。你去找他們吧,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大義,去做你該做的事吧!曾雲褘,我之所以放你生路,是為了救國救民,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於是,婁邵靖護送曾雲褘離開上海前去南洋參加革命。

當曾雲褘行至上海碼頭時,看到有幾艘日軍船隊停在此處,便偷偷地潛了進去。

這時曾雲褘賣了個關子,他問陳永誠道:“你猜我在船上看到了誰?”

陳永誠疑惑道:“誰?”

隻聽曾雲褘緩緩地道:“伊——藤——博——文!”

陳永誠聽後大吃了一驚道:“伊藤博文?”

曾雲褘道:“不錯,我發現他後,便潛在船倉的梁上,趁沒人的時候朝他射去兩枚飛鏢。一枚釘在他的後腦,一枚射穿了他的喉嚨。確定他死了以後,我才離開!”

陳永誠聽後道:“原來如此,想當年這惡賊強迫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想不到最終卻畢命於英雄之手。快哉、快哉……簡直大快人心啊,哈哈哈……”說著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曾雲褘笑了笑,又繼續講道:“我殺了伊藤博文後,聽說孫文和黃興等人打算在廣州起義。於是,我便前往廣州。誰知就在我剛剛到達廣州的時候,便聽說廣州起義失敗了。於是,我便決定靜觀其變。當有需要我的時候以便盡我全力。前不久我來到了此地,感覺此處天靈地秀,便打算在此安居數日!”

聽到這裏後,陳永誠回頭看了看妻子和兩個兒子,隻見陳震霆和陳震宇不知何時已從樹上爬下,靜靜地站在母親兩側聽著他和曾雲褘的談話。他又朝周圍看了看道:“天色實在不早了,不如請英雄光臨敝院安歇!”

曾雲褘卻推托道:“多謝先生好意,隻是我實在無心打擾,請先生見諒!”

陳永誠看到曾雲褘態度堅決,當下便不再強邀。

沉默片刻後陳永誠又問曾雲褘道:“英雄可知朱總舵主是何許人也?為何義和團以‘反清複明’起家?”

曾雲褘疑惑道:“莫非於明朝皇室有關?請先生講解!”

陳永誠笑道:“雲褘兄果然睿智,不錯,朱總舵主便是明朝皇室後裔!”

原來義和團最初脫胎於清初的天地會。當年天地會自總舵主陳永華逝世後便一步步走向了衰落,一直到瓦解。例如嘉慶年間的白蓮教、天理教等都脫胎於天地會。朱紅燈當年便是以明室後裔的身份號召並組建成義和團的。其宗旨便是“驅逐韃虜、反清複明”,以圖光複漢家天下。可誰知洋人卻在此時來犯,朱紅燈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改旗號為“扶清滅洋,”並與清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