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以少勝多(1 / 3)

“紹敏郡主死了!”

這一句話乃是用極強的內力喊出,遠遠地傳了出去,令戰場上的所有人,不論遠近,不分敵我,全都聽得清清楚楚,於是人人都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元軍後方陣地。

對於天鷹旗和五行旗來說,其實大多數人都沒和趙敏朝過相,所以並不知道紹敏郡主是誰,也不明白她作為朝廷貴胄為何會出現在戰場上,更不清楚她的死代表著什麼,但他們卻都認得出副教主蕭遙的聲音,這就足夠了。蕭遙與厚土旗深入敵後,殺了韃子的郡主,無疑是件漲己方誌氣,滅敵人威風的大事,於是明教眾人全都振臂歡呼,還有懂得蒙古語的教眾生怕對麵的韃子兵聽不懂蕭遙所喊的漢語,於是將其譯成蒙古語,衝著對麵的韃子兵不停地重複叫喊,一開始還隻是幾個人,到後來一傳十十傳百,竟是變成了整個明教陣營齊聲呐喊,將這句蒙古語版的“郡主死了”喊得震天價響,幾乎方圓十裏內都聽得到。

實際上,蒙古強占神州大地,建立元朝已有百餘年,如今元軍中絕大多數青壯士兵都是在漢人的地方出生並長大,哪能不懂得中文!所以在蕭遙那句話說完,韃子兵將們就已經聽懂,無不驚慌失措。要知道趙敏雖非統兵將領,但若論地位卻是此時此地最高,就連他們的頂頭上司博爾忽見了趙敏都是畢恭畢敬,連大氣都不敢喘。如此重要的人物出了事,韃子兵自是有些人心浮動,手上都緩了下來,紛紛回頭眺望。待到看清了原本趙敏所在的後方營地如今已是煙塵四起,殺聲震天,而趙敏的旗號卻不見了蹤影,不知道是被人砍斷了還是逃走了,韃子兵哪還有心戀戰,四麵八方地向後方搶去。

殷野王與唐洋見了這等情景,大旗一揮,銜尾追擊,趁勢掩殺。韃子兵軍心本來就已經亂了,再被明教這麼一衝擊,登時潰不成軍,紛紛拋旗棄槍,向東逃竄,一路上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各將士聽了!郡主並未身死!莫要聽信魔教賊子的謠言!聽本將將令!全軍將士各歸各位!回頭禦敵。。。”

喊話的正是元軍主將博爾忽,他本是發現了後軍的異狀,擔心趙敏出事的話他吃罪不起,這才匆忙帶了數百人回援。結果還沒等奔到地方,就聽到有人大呼郡主已死,他腦子立時就是一暈,隨後聽了身後喊殺聲大作,回頭一看,更是駭然發現原本衝在前方的千餘部下已經亂得不成樣子,居然正被明教數百人殺得丟盔棄甲,屁滾尿流。博爾忽見狀哪還有心思確認郡主的死訊是否真實,忙不迭地勒馬回身,一邊下令追隨他的幾百將士攔住退路,一邊大聲喊話,想要挽住敗軍。可他不是蕭遙,沒法讓自己的聲音蓋過場上的震天殺聲,傳進將士們的耳朵裏,所以任憑他喊破了嗓子,也阻擋不住四下潰逃的士兵,反而被洶湧的人潮將他身邊的部署也衝亂了。

博爾忽拔出馬刀,不停的斬殺著逃兵,卻是無濟於事。眼見再繼續殺戮己方將士的話,可能就要先被瘋狂逃命的敗軍拖下馬來弄死,無奈之下,他隻好收了刀,也調轉馬頭開始撤退。

此時博爾忽心中可真是又是悔恨,又是迷惑。悔的是當初自以為對手是無組織無紀律的武林中人,輕而易舉就能拿下,於是搶著接下這麼一件差事。結果非但沒建功,反而收獲了一場大敗不說,連郡主都沒能護得周全,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可是權傾天下的汝陽王的女兒啊!萬一真的死在了亂軍之中,他就算活著逃回永登,恐怕小命也是難保!而與此同時,博爾忽的腦中也是充滿了問號,渾不知在這地勢平坦,又毫無遮蔽物事的荒漠之中,敵軍是如何避過了所有人的眼睛,出現在大軍後方的。難道是天上掉下來,又或是地底鑽出來的?這不科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