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敬如何不知,不由歎了口氣,他也不想答應,隻是若不應,趙承德能放過馮家嗎?
“母親,你不要怪父親,是兒子自己願意去的。你不用憂慮什麼,各為其主而已。”馮墨寒趕緊勸住母親。
馮清歌也在一邊扶住羅氏勸道:“父親、母親不要憂思,哥哥去嵊州一來也是有所鍛煉,二來離了京城這權利中心,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倒是蘇姐姐那裏,還要趕緊想個主意,給人家一個交代才是。”
馮老夫人連連點頭,當即發話道:“清歌丫頭說得不錯,咱們墨寒既然要去嵊州必定要先去蘇家招呼一聲。墨寒,你去了嵊州若見到侯爺,代祖母問聲好吧。”
馮清歌麵上毫無波瀾,嵊州已被殷鴻離控製,侯府出的事怎麼也不會傳到京城來。她又豈會露出一絲端倪。
“夫人,你去……”馮遠敬就要吩咐著羅氏,被馮清歌出言止住。
“父親,讓母親先送祖母回院子去,清歌去庫房尋幾樣禮物,咱們一會兒同去蘇家吧。”
馮遠敬聽她安排得並無不妥,便點頭應允了。
馮清歌領著羅氏身邊掌管庫房鑰匙的婆子快步而去。那婆子跟在後頭說了句:“小姐愈發能幹,已經能為夫人分憂,夫人真是福氣啊。”,馮清歌笑笑便罷。
庫房內,馮清歌轉了一圈,挑了幅前朝文人陶先知的《寄情山水圖》,接著是柄白玉造的玉如意,白玉並不是什麼極名貴的玉種,卻是取的如意好彩頭,又挑了張琺琅琉璃燈,餘下幾樣一般的禮品,叫人搬上馬車。
回聽風院,馮清歌又叫來巧文重新換了套衣裳,嘴上接著吩咐道:“莫小姐跟秋兒閑逛回來,你就告訴她我去了蘇府,請她先用膳,不需等我回來。還有小廚房裏煨著的燕窩蓮子羹也乘上一碗送過去。”
巧文一一應了,才問道:“小姐身邊可需要帶上華瑤伺候?”
馮清歌搖了搖頭,起身便往羅氏院子去。
***
馮家四人幾乎是全家出行了,馮清歌與羅氏自然坐在馬車內,馮遠敬父子各騎馬護在左右。
雖是去的匆忙,卻早有腿腳快的家丁跑去蘇府遞上拜帖。
等馮家人到了蘇府門口,管家也已在門口等候。殷勤地給馮家牽馬引路。
馮遠敬走在前頭,剛到了二門,禦史大夫蘇祥便迎了上來,二人緊接著便寒暄起來。京城裏的消息傳得太快,皇上親臨馮府的消息早已傳遍,蘇祥雖不是溜須拍馬之人,但對待這位舉足輕重的武將也不敢大意。
馮遠敬推辭不過,才與蘇祥分坐首位,說笑了幾句,才漸漸將來意吐露。
“蘇兄定也聽說皇上親臨小弟寒舍,除了慰問小弟病情彰顯皇恩之外,令派了墨寒一些軍務。”
蘇祥倒是笑起來,讚道:“這是好事啊,說明佳婿得皇上青眼。”
“事倒是好事,隻是派到外頭去,為抵抗青州。”
蘇祥的臉色立時便沉了,這話說得雖簡單,裏頭卻不簡單啊,這是一條險路啊,青州打著的可是國璽的旗號,像蘇家這樣的文臣實際上是很重視傳世國璽的,他內心其實是相信先皇將皇位傳給三皇子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留在京城是含著一絲期盼的。他不參與皇位之爭,隻做臣子該做的事。
而若是自己的親家攪合進去,明著對抗青州那位,一旦趙承德敗了,馮家豈不是頭一個要遭殃的,蘇家不也跟著要遭殃嗎?
“這……也是好事,墨寒這孩子一看就是將帥之才,去曆練曆練,來日比馮兄的作為還要大。”蘇祥的這句讚歎顯然有些言不由衷。
“蘇兄,咱們兩家的婚事是定好日子的,馮家也絕不會委屈了孩子。墨寒這孩子實在,他也絕不會辜負雅琴,隻是這畢竟是要去打仗的,馮家不能什麼都不交代。蘇兄放心,到那一日不論如何馮家一定會八抬大轎迎回雅琴。”馮遠敬的來意便是希望能穩住蘇祥的心,他也深怕兩家的親事有何變動。
隻是蘇祥的確是沉默了起來,馮墨寒有些著急地看了一眼父親,見他一樣沉默,該說的他已經說了。
“蘇伯伯請聽清歌一句。家父與蘇伯伯交情深厚,才有心結成兒女親家。而家兄與雅琴姐姐這段姻緣又是天作之合。雖然眼下是有些變故的,但朝代更替,也不能阻礙人情日暖,何況此事由蕭王爺和殷世子二位作保,定不會有蘇伯伯擔憂的情況出現。”一屋子人沉默著,而很明顯的,蘇祥出於自保,也出於對馮墨寒性命的擔憂,生了退意,此時馮清歌必須站出來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