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時,一定要學會夾起尾巴做人
明代文學家洪應明在《菜根譚》一書中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鋸的力量。”雄鷹和老虎雖然是最凶猛的兩種動物,往往能夠一擊必殺,可是在平時,它們卻總是表現得病怏怏的,但你不要因此而斷定它們沒有什麼危險,實際上它們之所以表現得如此不堪一擊,就是為了迷惑對手,使之放鬆警惕,這樣一來,它們成功擊敗對手的機會就會增加。
強大的老虎和老鷹尚且要注意隱藏實力,那麼弱小的角色就更應該懂得保護自己,懂得隱藏鋒芒,所以當我們身處弱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要懂得隱藏自己的鋒芒,哪怕遇到對手,也不要輕易出擊,必要的時候要夾起尾巴,要展示自己的膽怯和弱小,隻有這樣,我們才會逃避別人的打壓,才會為自己贏得生存和反擊的機會。如果直麵危機,直接和別人發生正麵衝突,那麼最終吃虧的隻能是我們。
做人不能死守原則,要懂得順應時事,要依據不同的形勢來做出判斷,自己強大的時候,可以適當展示肌肉,而當自己弱小的時候,就要懂得屈尊人下。古語說得好:“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強大的蛟龍在落魄的時候,不得不與魚蝦為伍,君子落魄的時候,要懂得在小人麵前卑躬屈膝。所以當環境不利於自己一方時,不妨低頭屈膝,不妨夾緊尾巴,隻有在低調卑微中保身求存,才能徐圖進取。
明代的嚴嵩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權臣,當時嚴嵩父子趁著皇帝昏庸無能,開始把控朝堂,大肆鏟除異己,成為權傾朝野的大人物。很多忠良之臣都想方設法扳倒嚴嵩,比如夏言就是其中一位,可是嚴嵩勢力太大,直接與之發生衝突的夏言最後被陷害致死。
文淵閣大學士徐階一直以來都與大臣夏言交好,二人關係也非常密切,但是在對待嚴嵩的問題上,二人存在一定的分歧。徐階盡管也想要鏟除嚴嵩,可是他卻認為現在嚴嵩實力太過強勁,如果明著和對方交手,那麼隻會慘遭失敗,最好的方法是低調示弱、謀求後招。當時嚴嵩也對徐階存有敵意,在扳倒夏言後想要除之而後快,徐階自然了解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於是開始低聲下氣地接近嚴嵩父子,甚至不惜討好對方。
嚴嵩父子自然不相信徐階,於是想方設法刁難和侮辱他,可是他能夠忍氣吞聲,反而處處向嚴嵩示好,為了進一步接近嚴嵩。取得他的信任,他甚至要把疼愛的小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如此明目張膽地求和聯姻,自然遭到了很多人的唾罵,大家都認為徐階是一個沒有骨氣的人,隻會夾著尾巴當人家的走狗。對於這些批判和誤解,徐階就像沒事發生一樣,時間一久,嚴嵩父子漸漸放鬆警惕,認為徐階是個識時務的人,是真心實意地臣服於他們父子倆的,於是就將徐階當成自己人看待。
聰明的徐階總算躲避了嚴嵩父子的迫害,這時候他開始積畜力量,謀求反戈一擊的機會,加上嚴嵩對自己的信任,他很快收集到了嚴嵩父子的很多罪證。不久之後,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徐階果斷出擊,聯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扳倒了嚴嵩父子,而他求存保身、曲意事嚴嵩的策略也終於得到了他人的理解,這個策略甚至成為了曆代權術中的經典。
事實上,如果徐階沒有低身下氣、搖尾乞憐地臣服於嚴嵩,那麼別說是扳倒嚴嵩,恐怕連自己的性命也不保。正因為他能夠忍氣吞聲,甘願忍受屈辱,才能在低調中謀求反戈一擊的機會。所以在自己處於劣勢的時候,在自己麵臨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夾著尾巴做人,也需要夾著尾巴去做人。
陶淵明當年因為看不慣官場的爾虞我詐和黑暗,堅決地不願為五鬥米折腰,這份勇氣固然值得我們稱讚,但是從生存的角度來說,其實這也是一種逃避心理,而且也不夠明智。事實上,陶淵明離開官場後的生活很不如意,晚年生活更是淒涼無比,根本不是詩歌上所寫的那樣浪漫安寧。如果他能夠暫時委曲求全,那麼也許就不會那麼潦倒,而且他在官場上也可以更多地為人謀福利。
生活常常就是這樣,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環境中,無論是職場、官場還是商場,都會存在一些黑暗麵,都會遭遇到一些我們不想做的事,都會遇到一些強大的對手。想要生存下去,想要做出改變,就要懂得先去妥協和迎合,先要懂得收斂自己的硬氣和鋒芒,不要直接和別人對著幹,而應該暫時沉住氣,先夾著尾巴做人。很多時候為生活而摧眉折腰或許並不丟臉,隻要沒有違背大的原則和道義,那麼不妨當一回沒有骨氣的人,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