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靈鳥(1 / 1)

一、日常管理

在選購幼百靈時,除注意選擇雄鳥外,還要看其精神狀態和體質,是否戧毛(團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虧膘”,肛門有無便汙,尾脂腺(俗稱“尖”)是否完整。

籠的特點百靈科的鳥都棲居草原和沙漠等開闊地,常在沙丘、土崗或者空中鳴囀這就需用專製的百靈籠。籠的大小,籠條間距應依據鳥體的大小而調整。另外,需有布製籠套。

飼料和喂法幼鳥需人工填喂,把綠豆麵或豌豆麵、熟雞蛋(或鴨蛋)黃、玉米麵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勻,加水和成麵團,用手撚成兩頭尖的長條,拔弄鳥嘴或以聲音引誘鳥張嘴,沾水填入。幼鳥數量多時,一定要逐個填喂,以免有的幼鳥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給水也不喂菜,待鳥能自己啄食後,把拌好的飼料放軟食抹內任其啄食,仍不給水,但可喂切碎的馬齒莧菜。當體型、羽色近似成鳥時(第二次幼羽齊),方可喂給幹飼料和飲水。幼百靈的飼料因地而異,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雞用混合粉料搓雞蛋的,也有的純喂蝗蟲、蚱蜢。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穀、黍、蘇子或苧麻等的種子,有的喂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添加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麵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

二、百靈鳥的春季管理

春季籠養鳥的特點是:普遍發情,名叫頻繁,十分活躍,單隻飼養的雄鳥應減少或停止脂肪飼料的供應,多喂些野菜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鳥發情性大驚創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終止鳴叫。這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外,要注意食水充足,還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原因,趕緊采取預防措施。

糞便:糞便能反映鳥消化道是否健康。異常的糞便,一般較稀而有黏液或泡沫,以至有血,排糞次數增加,每次糞便量減少,肛門口長粘有糞便。正常的鳥糞是細條狀,外包裹白色物,吃硬食鳥糞較幹燥,吃軟食鳥糞較軟濕。如喂蟲,蛋,魚粉,或瓜果類飼料太多,糞便會更稀。此時應停止含水性飼料,加喂土黴素與痢特靈三至五天,此病症即可消失。如果出現便秘現象應加喂蔬菜和水果。

活動:健康的鳥都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在籠內較活潑好動,鳴叫也有規律,這時應注意冷熱變化和遛鳥時間,若天氣暴熱或聚冷應注意鳥籠移位,使鳥能正常吃食和呼吸,正常呼吸是在平靜的情況下,呼吸平穩,若呼吸急促,並隨身顫動,精神委頓,食欲不振,張口呼吸,頭低垂或向旁彎曲,眼睛或鼻孔中有少量分泌物,即呼吸道可能有病或上火高燒引起肺炎,這些都是春季鳥的多發病,應經常觀察自己的愛鳥,作到早發現,早治療,對病鳥要加強護理,保暖通風,飼料中適當加些多維素,酌用土黴素氯黴素等控製繼續感染。

喂養雛鳥,是一種很細致而複雜的工作。最先每天用綠豆粉1份、熟蛋黃2份加水拌和,喂食5至7次。這樣經過四天後,雛鳥能夠開始站立而且會自己啄食,這時候要減少喂雞蛋,而用綠豆粉1份和熟蛋黃1份,加水拌和後喂給。這樣喂養兩個月後,雛鳥已經雛型,羽毛長得很豐滿,再過一、二個月後,除了原飼料外,還要加喂雞旦拌米,還可以加喂紅粟子,白穀子,小蠕蟲。象這樣喂養一兩年後的百靈,才開始有較好的歌聲,但是,要達到歌舞美妙動人,那就非要花上五、六年的精心喂養不可。

百靈的歌舞不是一年到頭都表演,而是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的三、四月,是百靈的發情期,也是鳴唱飛舞的時期,稱“大性期”。在大性期裏,百靈不但白天鳴叫,在夜晚的燈光下也能唱一個時期,稱為“燈花”或“夜火”。要注意大性的百靈由於性情過於急躁而引起疾病死亡。大性期一般到黃黴季節為止,也有延到七月間的。

百靈在黃黴季節或七月間開始換羽,這時候停止了歌唱。八月間換羽最顯著,到了九月新羽就長齊了。所以有“七零八落九齊毛”的講法。換羽後,百靈還能唱一個月。以後,就要到農曆重陽前後再開始歌唱,這個時期叫做“小性期”。一隻好的百靈從重陽開始歌唱,能一直唱到第二年的大性期。

在換羽和大性期,應喂給比較豐富的食料,多加些蠕蟲為好。定時給百靈水浴也很重要,水浴最好采用噴水的方法。一至兩年的幼鳥,在炎夏兩天噴水一次,冬季四至五天噴水一次。有時百靈受了某種影響而發脾氣,用噴水的辦法可以消除。但是在換羽期和大性期不能給鳥水浴。

在大性期我們還應注意兩鳥不能靠近,至少相距二米左右,不然互相鳴鬥會產生不良後果,也不能成天唱,要注意讓它適當休息,以保持悅耳的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