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雀在每年的秋季要換羽一次,以新羽過冬。在正常情況下,7月下旬及8月間是換羽期,至9月換羽最盛。換羽的生態過程為“七零、八落、九換齊”。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換羽開始可提早至7月中旬,換羽完畢延遲到11月。健康的金絲雀,整個換羽過程約經曆8個星期左右。在換羽期間,體質較弱的金絲雀往往因飼喂管理不善而死去,即使是健康的鳥,若飼養管理不當也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換羽期間要精心飼養管理,若飼養管理得好,不僅羽毛換得快,而且羽毛品質優良。
金絲雀的換羽,可用人工方法加以促進,如果金絲雀到換羽時還未換羽,可用黑布把籠罩起來,把籠遮暗,僅在水食缸處留出光線,以便進食。籠置於房中較溫暖而又安靜的地方,避免驚擾金絲雀,這樣可促進其盡快換羽。房內溫暖可加速鳥的換羽,溫度一定要保持均衡,不可突然冷暖不定,這樣會使鳥立即停止換羽,而且也易得感冒或肺炎,若不及時對症施治,很容易導致死亡。
金絲雀在換羽時,因身體上的羽毛減少,極需保溫,北方地區晝夜溫差大,夜間要罩上用薄布做的籠衣,用以保暖。早晨要在鳥飲食和運動之後,才能揭開籠衣。南方換羽期的溫度雖然較高,但夜間也應將門窗關閉,尤忌穿堂風侵襲。金絲雀在換羽時要避免風吹,風吹後會患失音症,致使許多本來很會鳴叫的鳥兒不鳴叫了。
金絲雀在換羽期,需要攝取較多的蛋白質,所以在飼料中應加喂10%的菜籽和烏賊魚骨粉、雞蛋和少量奶粉。在換羽期如加少許胡麻子粉或亞麻子粉,可增加新生羽毛的豔亮光澤。
在金絲雀換羽期間,應喂些顏色鮮豔的飼料,可增加羽毛的色彩,但須在舊羽開始脫落時加喂色餌,直到全身羽毛長齊無毛頭時為止。使用色餌飼喂時,要把鳥籠放在室內光線暗弱的地方,保持溫暖而安靜,方可使羽毛所接受的色素逐漸固定。困新毛尚未生長健全時,色素最容易被日光消減,所以掛籠之處,絕對不可照到陽光。籠衣不可太厚,以紗質薄布為好,以便空氣能緩緩流通。開始時,如鳥拒食色餌,可停飼其它鳥食,隻給色餌,1~2天後,就會習慣啄食色餌了。
1.品種:初養者應選擇價格較低且易飼養繁殖的黃黑眼品種,若需要繁殖較多的良種金絲雀,如卷毛、辣椒紅等,因其抱性較差,一般也應多養幾隻雌性的黃黑眼作為保姆鳥為其代孵。
2.籠具:一般單隻飼養聽其鳴叫可用造型優美的觀賞籠,為了繁殖必須用繁殖籠。一般用大小規格為45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方形籠,最好背後用三合板固定來保暖,底部加托板,以便清洗、消毒滅菌。籠中放棲杠2根。在籠上方一角放繁殖巢,繁殖巢為草或麻繩編製的碗狀巢,巢中放幹淨的墊草或棉花。籠中放淺一些的食槽、水槽,還有裝砂、牡蠣或烏賊骨的槽。金絲雀最喜歡水浴,所以選擇每天的中午讓鳥洗浴。方法是選擇稍大一點但不要深的水槽加溫水放入籠中,待其洗浴完畢拿開。
3.親鳥的選擇:金絲雀7-8月齡達性成熟,9-10月齡達體成熟。選擇親鳥時,要選擇10月齡以上,2年以下的青年雄鳥做種鳥,雌鳥為1年左右。要選擇羽毛光亮緊貼、眼睛明亮有神、腳趾完整無缺、肛門處幹淨無糞便者為種鳥。要求品種純正、無雜毛,雄鳥鳴叫時不張嘴,聲音婉轉。一般要在有經驗的多個飼養者手中選擇種鳥,購回家中隔離觀察3-5天後再放在一起飼養,並建立詳細的品係、年齡、繁殖情況的檔案。購買時間以春季或10月份以後為佳,因為7-8月份為換羽期,鳥的體質最弱,突然的變換環境鳥極易感染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4.飼料:金絲雀在平時飼喂時,必須雌雄單籠飼喂,飼料包括粟穀(或小米)、白蘇子、油菜籽,比例以8:1:1為宜,換羽期比例以4:3:3為宜。
5.發情與交配:在11月份至次年6月份為金絲雀的發情期,可選擇一雌一雄配對,也可多雌一雄配對,但最好以一雌一雄或二雌一雄、三雌一雄配對為佳,否則往往因雌鳥同時發情而影響受精率,而且多雌一雄孵出的小鳥比一雌一雄孵出的小鳥體質弱、個體小、成活率低。金絲雀發情期對配偶有選擇性。當雌雄合籠後(最好先把雄鳥放進繁殖籠中,當雄鳥熟悉環境後再放入雌鳥)飼料以雞蛋小米為主。最初幾天,雌雄鳥角逐、格鬥,一般過幾天後,兩鳥開始出現親昵現象,開始交吻,並開始交配,交配成功的雄鳥會站在棲杠上,羽毛蓬起,發出"唧、唧、唧"的鳴聲,而雌鳥會兩翅顫動相和。一般1次交尾後可使雌鳥所產的蛋全部受精。如果3-5天後,雌雄鳥仍然拚死相搏,說明兩者不合,應重新選擇配偶。另外,在雌鳥產蛋期要適當修剪其趾甲,避免因趾甲太長而刺破蛋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