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千萬別惹拉姆(2 / 3)

2.自傳風波

2011年,拉姆出版了自傳《細節決定成敗——如何成為頂尖球星》,在這本書中,拉姆不但大肆爆料德國隊和拜仁內幕,還公開評論了執教過他的大多數教練,其中有不少揶揄嘲諷的描寫。此書一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書中的當事人紛紛站出來指責拉姆,有的說他忘恩負義,有的說他缺乏尊重,上至德國足協,下至拜仁俱樂部,都對該書披露的一些內容感到不滿,雖然沒有在書中對勒夫有任何負麵描寫,但德國隊主教練還是決定和拉姆談談,“書中有一些章節我不喜歡。因為一名球員公開評判一些成名已久的教練,這樣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書中除了對啟蒙和青訓教練保留了尊重外,其餘幾乎所有教練都被拉姆揪出來痛批了一通,拉姆是怎樣繪聲繪色地描寫那些名帥的,讓我們來看看吧。沃勒爾對拉姆入選國家隊有知遇之恩,不過當拉姆在評價2004年的德國隊時,側麵抱怨了沃勒爾的“自治”執教法:“沒有戰術會議,沒有對下一個對手的錄像分析。也沒有對本隊球員的錄像可以去分析和改進球隊的比賽方式。唯一我們需要談的,就是教練指出我們在場上犯的錯誤,我們達成一致,未來絕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對於馬加特執教拜仁下課的原因,拉姆毫不避諱地寫道:“馬加特的工作方式是給人製造壓力。他讓許多的球員處於迷茫之中,不知道他們是否能上場。他用這種方式讓上場的球員發揮出最大的能量。對球員們來說,這是非常緊張的局麵,而且到了某個時候,他們就不會再繼續站在教練的一邊。”拉姆對範加爾絲毫不留情麵:“在他的第二個賽季中,他頑固得拒絕承認他戰術中存在的不足,也不願意改變。教練總是在訓練如何進攻。當門將拿到球之後,兩名中衛必須站在禁區角上,這是為了能更方便的傳球,這意味著他們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有40米。但是在訓練中沒有考慮到丟球的時候要怎麼辦。”克林斯曼同樣沒能逃過拉姆的口誅筆伐,在他筆下克林斯曼成為了一個隻會鼓舞士氣的體能教練,而且根本不會布置防守。對於這些得到過認可的主教練,拉姆還隻是直接表達爆料,對於那些不怎麼成功的主教練或者球員,拉姆則極盡嘲諷之能事:馬特烏斯在拉姆與巴拉克的隊長之爭中堅決站在拉姆這邊,但拉姆似乎並沒有感恩,他在書中提到了2004年德國對匈牙利的失利:“匈牙利的教練是老熟人馬特烏斯,這場比賽也是他教練生涯中的最大成功。”在拉姆擔任拜仁隊長後,卡恩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現在的拜仁隊長缺乏領袖氣質,拉姆也毫不客氣地在自傳中爆料了一把,他說自從卡恩在一次脫口秀裏被主持人比作大猩猩後,之後幾年的客場比賽都會被人扔香蕉。不過由於當時正處於與巴拉克“爭權”的漩渦中,拉姆在自傳中對老隊長則是畢恭畢敬,他稱巴拉克是我們的隊長,是整支球隊的代表。

拉姆很快就為在自傳裏群嘲付出了代價,他不得不在三個月後的發布會上就自傳中的某些內容向曾被冒犯過的眾位德國足壇人士再度公開道歉。拉姆為自己辯解,稱雖然書中的有些文字的確欠缺考慮,但這也與媒體的斷章取義有關,比如對範加爾、克林斯曼等教練書中也有不少正麵評價,但都被忽視了。媒體自然是唯恐天下不亂,因此拉姆的自傳中涉及到過多內幕和嘲諷自然就成為了爭相批判對象。當然,對此其他媒體也有自己的見解,認為拉姆是在與巴拉克的隊長之爭中用特殊的方式吸引了眼球,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