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卷八 七言絕句(3 / 3)

雲屏:用雲母石製成的屏風,屬貴重陳設。鳳城:丹鳳城,指京城長安。怕春宵:怕春夜太短。無端:無奈。金龜婿:佩有金龜袋的夫婿。《新唐書·車服誌》:“天授三年,改佩魚皆為龜。其後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

隋宮

李商隱

“原文”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解析”這首七絕揭露了隋煬帝楊廣荒淫害民的反動本質。楊廣當政十四年,絕大部分時間在佚遊享樂。詩舉三次南遊江都以概其餘。在選材上頗具匠心;抓住幾個典型事例,收到了借一斑以窺全豹的藝術效果。

隋官:指隋煬帝在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建造的行宮。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垂於馬背兩側以擋泥土。

瑤池

李商隱

“原文”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解析”晚唐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藥,妄求長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這首詩便是諷刺求仙之虛妄。首句寫的是仙境的綺麗風光,次句寫的是人間的淒厲景象,二者形成強烈的對比。詩的末兩句是寫西王母不見穆王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穆王所乘的八駿飛馳神速,一天能行三萬裏,如果要來,真乃易如反掌,可是他為什麼還沒有如約前來呢?這句委婉含蓄,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

瑤池: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所居之地,為西方仙境。黃竹歌:西周國君周穆王作《黃竹歌》三章以哀民。

嫦娥

李商隱

“原文”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解析”這首詩題為“嫦娥”,實際上抒寫的是處境孤寂的主人公在夜深人靜之時的感受和心靈獨白。這位主人公當係一個被喻為嫦娥的、滿懷幽怨的女人。

首句寫她的生活環境。次句寫她長夜不眠,直到天明。後二句進一步猜想她定然悔恨嫁到王孫貴族家中,如嫦娥奔月一樣,夜夜對著碧海雲天,寂寞無限。這樣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對她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嫦娥:神話傳說中的月中仙子,她本是後羿的妻子,因為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裏求來的不死之藥,於是飛入月宮。長河:銀河。漸落:漸漸西沉。偷靈藥:指偷長生不死之藥。夜夜心:因為孤獨而夜夜悔恨。

賈生

李商隱

“原文”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解析”賈生:即賈誼,西漢初期著名政論家,年輕有為,漢文帝欲加重用,因一些老臣妒忌,出為長沙王太傅。曾一度被召回長安,漢文帝在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接見他。當時漢文帝正舉行過祭祀,便問他關於神鬼問題,一直談到深夜,因為談得投機,漢文帝在坐席上不覺移近賈誼的身邊。此詩寫的就是這段故事。

才調:才氣。更無倫:更無人能比得上。蒼生:老百姓。

瑤瑟怨

溫庭筠

“原文”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解析”瑤瑟,是玉鑲的華美的瑟。瑟聲悲怨,在古代詩歌中,它常和別離之悲聯結在一起。題名“瑤瑟怨”,正暗示詩中所寫為女子別離的悲怨。

頭一句正麵寫女主人公所感。第二句寫女主人公所見。第三句轉寫女主人公所聞。末句卻似撇開女主人公,隻畫出沉浸在明月中的“十二樓”。這樣以景結情的手法,更增添了悠然不盡的餘韻。

冰簟(diàn):形容竹席之涼。十二樓:本指仙人所居之處,此指少婦華美的居室。

鄭畋(823—882),字台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會昌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中書舍人。唐僖宗即位,改任兵部侍郎,後拜相。《全唐詩》存其詩十六首。

馬嵬坡

鄭畋

“原文”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解析”這首詩寫曆史上有名的馬嵬之變,貴在有獨特的見解。

詩的後兩句特別耐人玩味,體現作者獨特的見解。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際識大體,有決斷,堪稱“聖明”,不然一旦被叛軍俘虜,如陳後主與張麗華藏在“景陽宮井”內,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虜,反而受辱。這種看法有創見。同是帝妃情事,又同當幹戈逼迫之際,可比性極強,取擬精當。

馬嵬坡:即馬嵬驛,在今陝西省興平縣西。景陽宮井: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玄武湖邊。南朝陳後主聽說隋兵已經攻進城來,就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嬪出景陽殿,投入井中躲避,結果還是被隋兵俘虜。

韓偓(842—923),字致堯,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龍紀進士,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隨昭宗奔鳳翔,進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以不附朱溫被貶斥,南依閩王王審知而卒。其詩多寫豔情,詞藻華麗,有香奩體之稱。後人輯有《韓內翰別集》。

已涼

韓偓

“原文”

碧闌幹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解析”這首詩取末句開端二字為題。這種描寫閨閣生活的詩,被稱為閨閣詩。詩中描繪了一個陳設華麗而精致的內室,使人感到清涼舒適的秋意,結尾暗示主人公在深閨寂寞之中渴望愛情生活的情懷。

龍須:草名,可織墊席。

金陵圖

韋莊

“原文”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解析”此詩是題六幅金陵圖中台城那一幅的。從詩中可見畫麵上大概是煙籠江堤,鳥啼垂柳。詩人添上“六朝如夢”、“無情最是”、“依舊”,賦予景物以感情,就使得畫筆難以表達的人事興廢的感慨,洋溢於紙上了。題畫之詩,必須如此,方是好詩。如果像是給畫圖作的說明書,則無異是畫蛇添足了。

六朝:指相繼建都金陵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等六個朝代。台城:一名苑城,原為三國時吳國後苑城,東晉成帝建新宮於此,後為南朝宮殿所在地。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邊。

陳陶(812—885),字嵩伯,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大中時,遊學長安。後隱居南昌西山。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隴西行

陳陶

“原文”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解析”首二句以精煉概括的語言,敘述了一個慷慨悲壯的激戰場麵。“誓掃”、“不顧”,表現了唐軍將士忠勇敢戰的氣概和獻身精神。接著筆鋒一轉,逼出正意:“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這裏沒有直寫戰爭帶來的悲慘景象,也沒有渲染家人的悲傷情緒,而是匠心獨運,把“河邊骨”和“春閨夢”聯係起來,寫閨中妻子不知征人戰死,仍然在夢中想念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詩產生震撼心靈的悲劇力量。

貂錦:漢代羽林軍錦衣貂裘,此借指唐時出征將士。無定河:黃河中遊支流,在今陝西北部。

張泌(生卒年不詳),字子澄,淮南(今江蘇揚州)人。南唐時為句容縣尉,官至中書舍人。《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寄人

張泌

“原文”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解析”以詩代柬來表情達意,在古代是常有的事。這首詩前兩句寫入夢之由與夢中所見之景,以表達思念之深。“謝家”,代指女子的家,是以東晉才女謝道韞喻其人。後兩句寫出多情的明月依舊照人,是對這位女子的杳無音訊,有點埋怨了。

回合:四麵環繞。曲闌:曲折的欄杆。

雜詩

無名氏

“原文”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解析”這首七言絕句寫清明時節的羈旅鄉愁,在藝術構思上頗有特色。詩的開頭說“近寒食”,點明時間是清明節來臨之際。末句說“杜鵑休向耳邊啼”,叫杜鵑不要再啼,雖然天真,但也可看出作者心中實在不是滋味。他究競為何不能歸去,詩中沒有明說,但從“等是有家歸未得”(第三句)和末句對杜鵑的埋怨,可見他的漂泊江湖,乃是身不由己。從這種不由己,足可想見其內心的淒苦,從藝術上說,這樣構思別有情趣。

寒食:清明前一二日為寒食節。著:附著。這裏是吹拂的意思。等是:同是。杜鵑:即子規,啼聲淒切,其聲如說“不如歸去”。

樂府

渭城曲

王維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解析”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鹹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詩是為送一位出使安西的友人而作,安西在今新疆庫車。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細雨紛紛,柳色青青,眼前景物,已飽含著依依不舍的離情別緒。特別感人之處在於後二句,將無限深摯的感情,集中在一句情深義重的勸酒辭中:再幹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此詩被人稱為贈別詩中的千古絕唱。

秋夜曲

王維

“原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解析”這是一首寫初秋月夜閨中少婦哀怨憂思的詩。首句描寫了一種清冷的景象,以此為背景,再寫女主人公的衣著,以襯托其孤寂。第三句接寫彈箏的行動,實際上以樂曲寄情。末句畫龍點睛,通過正麵抒情,對思婦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生動深刻的刻劃。韻味深遠,堪稱絕妙筆墨。

秋夜曲:樂府《雜曲歌辭》。原詩兩首,這是第二首。桂魄: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所以又稱月亮為“桂魄”。輕羅:輕而薄的絲織品。銀箏:裝飾精美的箏。箏:彈撥弦樂器。

長信怨

王昌齡

“原文”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解析”題目一作《長信秋詞》,原詩五首,這是第三首。屬樂府《相和歌辭·楚調曲》。長信怨,就是《長信宮怨》。長信宮是漢朝太後所居之地。漢成帝原先最寵愛班婕妤,後來又寵愛趙飛燕姐妹,班婕妤感到處境危險,便請求到長信宮去侍奉皇太後。本詩便是借這個曆史故事詠歎失寵宮妃的悲涼遭遇,也從側麵批判了帝王愛情的虛偽。

奉帚:捧著掃帚打掃宮殿。奉,同“捧”。平明:天剛亮。金殿:指長信宮。昭陽:漢宮殿名,趙飛燕姐妹居住的地方。

出塞

王昌齡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解析”《出塞》是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漢橫吹曲》。內容多寫出入邊塞征戍之事。本詩托借泰朝的明月和漢時的關塞,指出邊境爭戰綿延無休止,征人辛苦,家庭離散,盼望能有英武的將領,鎮守保衛邊疆。此詩字數雖少,然寓意深遠,曾被人譽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關:關塞。秦月漢關為互文見義,是泛指;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龍城:即盧龍城,在今河北省盧龍縣。龍城飛將:指漢武帝時鎮守邊疆的名將李廣,匈奴稱之為“漢之飛將軍”。陰山:山脈名,西起河套,東與興安嶺相接。橫跨今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清平調三首

李白

“原文”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解析”三首詩將木芍藥(牡丹)和楊貴妃交錯而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與花渾然一體,同蒙唐玄宗的恩澤。第一首讚頌揚貴妃如花似仙。第二首說和這樣的美人一起,勝於楚襄王夢與神女幽會;趙飛燕也隻有依恃新妝才能和她媲美。第三首說名花和美人得到君王的寵愛,縱有無限春愁、春恨,也都消除盡了。這三首詩在當時即深為唐玄宗所讚賞。

想:像。群玉:山名,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所居之地。名花:指牡丹花。

出塞

王之渙

“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解析”詩題一作《涼州詞》。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年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此詩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金縷衣

無名氏

“原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解析”《金縷衣》屬樂府《近代曲辭》,《全唐詩》列入無名氏之作。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錡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錡作,這是不準確的。詩的主旨是勸人愛惜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