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瞧詹一等人,看得津津有味,似乎覺得挺有趣的,半點也不覺得底下那大漢這說法有什麼不對。
“寧洋縣剿匪是怎麼回事?”周嘉榮故作好奇地問道。
詹一聞言,回頭看了他一眼,輕描淡寫地說:“哎,就是朝廷不知抽了哪門子的風,派人來剿匪,這不死了個將軍,事情鬧大了,現在弄到漳州府到處都在議論這事。”
周嘉榮震驚地看著他:“死,死了個將軍,那……那朝廷還會善罷甘休嗎?漳州府不,不會不太平吧?”
見他一副快嚇破膽的模樣,詹一得意地揚眉道:“紀兄莫怕,有我在,保你在漳州府無恙。放心吧,朝廷幾乎每年都會下令剿匪,就那樣。”
“那就多謝詹兄了。”周嘉榮連忙舉杯敬詹一。
詹一很是受用他這副奉承的樣子,舉杯一口飲盡酒,大著舌頭說:“以後……在這漳州府地界,紀兄若是遇,遇到難處,盡管報我詹一的名字。”
周嘉榮心說,遇到海盜倭寇也報嗎?
就這麼一愣神的功夫,下麵安靜了下來。
周嘉榮偏頭望去,隻見來了幾個官差,將先前說大話的人全部帶走了:“有人舉報,爾等妄議朝廷,有通海盜倭人之嫌,通通帶走。”
周嘉榮眯眼意外地看著這一幕,眼底很不解,指著下麵問:“詹兄,這是……”
詹一擺擺手說:“又有那等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跑去報告了衙門,衙門就將這些胡言亂語地通通抓走了唄。”
周嘉榮輕輕點頭,往下望去,隻見人已經被官差帶走了。這幾個大漢,剛才在樓下大放厥詞,如今見了官府老實得跟綿羊一樣,前後反差也太大了。
至於樓下堂中坐著的其他人,大家似乎都對這些見怪不怪了,很快又重新熱鬧了起來,舉杯暢飲,仿若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見人已走遠,周嘉榮繼續跟詹一他們胡吹喝酒。
詹一這人人才癮大,酒量極其不好,卻喜歡喝酒吹牛,沒多久就醉倒了,其隨從似已習慣了這一切,熟練地扶起他離開。
臨走時,詹一還搖搖擺擺地衝周嘉榮擺了擺手:“紀兄,有空,有空到府上來玩啊……”
周嘉榮笑著答應,然後讓劉青去櫃台結賬。
掌櫃的不肯收:“今日怠慢了客人,招待不周,還請海涵,這頓便飯算老朽的,歡迎客人下次再來照顧老朽的生意。”
“那便多謝掌櫃的了,我家是賣布的,這次攜了許多貨過來,回頭讓人送兩匹給掌櫃的,若掌櫃的用了覺得好,也勞煩掌櫃的幫紀某推銷一一。”周嘉榮拱手道。
他不可能吃了飯不給錢,掌櫃的既不要錢,就送兩匹布抵了飯錢吧。
掌櫃的也聽出了其意思,不由高看了周嘉榮一眼,本以為跟詹一那等能談笑風生的都不是好相與的,不曾想這位紀公子倒是個耿直人。
因著對周嘉榮印象比較好,掌櫃的低咳了一聲,謹慎地掃了一眼周圍,見沒人靠近,這才壓低聲音說:“公子初來乍到,與人交往,切記不可太早交心。”
周嘉榮一默便明白了掌櫃的意思,他能跟誰交往?掌櫃的看到的不就是詹一等人,這是提醒他別跟詹一這些人走得太近?
周嘉榮眨了眨眼拱手道:“多謝掌櫃的提醒。對了,掌櫃的,經常有人在堂中鬧事嗎?”
掌櫃的輕輕搖頭,笑嗬嗬地說:“那倒不曾,不過開門做生意嘛,什麼事都可能遇到。”
說了等於沒說,這個掌櫃的太圓滑,見從他口中打探不出什麼,周嘉榮便拱手告辭。
一行人出了酒樓後,劉青連忙湊近周嘉榮,小聲說:“少爺,今日在堂中喝多了喧嘩之人,都是練家子,下盤很穩,虎口處有長期練武留下來的繭子。”
周嘉榮皺眉:“先回去吧,看看葉和通那邊打探到了什麼。”
一行人按原路返回,拐了兩條街,進入一條巷子,便看到了幾個麵熟的人迎麵而來。
走最前麵的正是那位先前在酒樓大放厥詞,然後被官府押走的王姓大漢。
他打著酒咯,不服氣地嘟囔:“哪個閑得蛋疼的,又跑去報官,讓老子飯都沒吃舒服,若被老子知曉,老子弄死他。”
“行了,老王,你能不能管住你這張嘴,別什麼都往外倒,惹是生非。”另一人惱火地說,見周嘉榮幾人過來,他閉了嘴,還給其他人使了個眼色。
老王也不作聲了,摸了摸腦袋,兩隊人馬在不寬的巷子中擦肩而過。
等人走遠了,還能聽到老王的嘟囔:“我惹什麼事了?我說的都是實情嘛,這城裏還有不少朝廷的走狗……”
劉青大氣也不敢喘,抬頭悄悄看周嘉榮的臉色。
隻見周嘉榮一臉平靜,嘴角還帶著笑,一副不諳世事的公子哥模樣,仿佛完全沒聽到剛才那幾人的話。
他壓低聲音說:“公子,不若讓小人去跟著他們,看看他們去了哪兒?”
“不用,先回客棧。”周嘉榮搖頭。他們才剛到漳州府,並不了解地形,貿然跟人被發現反而打草驚蛇。
一行人回到客棧,葉和通也回來了,忙向周嘉榮彙報了情況:“城裏倒是不少布莊表示能吃下我們的貨,就是價格跟掌櫃的說得差不多。”
周嘉榮點頭:“還有其他發現嗎?”
葉和通搖頭,他對周嘉榮到漳州府的目的並不是特別清楚,他要做的便是當一個稱職的掌櫃,幫助少東家賣貨買貨。
周嘉榮點頭:“再對比一下,談談價格,哪一家出的價格貴便賣給哪一家。對了,剛才我們去了飄香酒樓吃飯,我答應送酒樓掌櫃兩匹布,你讓人送一匹綢緞和一匹棉布過去。”
葉和通點頭,連忙出去辦事。
屋裏隻剩周嘉榮和幾個親隨,劉青再也憋不住了,怒斥道:“公子,那些人即便不是海盜,也是跟海盜勾結之人。可官府抓了他們也隻是做做樣子,回頭就放了,官府如此行事,難怪這些海盜如此猖獗。”
周嘉榮淡淡地說:“將輿圖拿出來。”
劉青趕緊打開包袱,取出漳州府以及相鄰的汀州府、延平府等的輿圖。
周嘉榮一一展開,手指點了點,輕聲道:“前年,去年上半年,去年十月上奏說倭寇海盜殺害百姓官兵的分別是汀州府和延平府,其中死傷最嚴重的是汀州府海宇縣,官兵百姓死亡達上千人,獨獨漳州府沒有這方麵的報告。”
周嘉榮的目光落在傷亡人數最多的幾個城池,這些並不能說明完全沒有人海盜勾結,隻是情況可能會比漳州府好一些。因為漳州府也臨海,但卻沒怎麼遭受過海盜的搶劫,未免太奇怪了。
漳州府的官府肯定是有問題的,就是不知道涉案的是知府、通判這樣的地方官員,還是無品級的衙役又或是地方的某些鄉紳權貴。
這一切有待查證。老王那人雖囂張了點,但他有一點沒說錯,朝廷海禁以來,屢次剿匪,但都沒什麼成效,幾十年了,這就如一顆頑疾長在大齊這個巨人的身上,即便當時鏟除了,但要不了多久也會死灰複燃,卷土重來。
這是根子上壞了,隻是海禁或是派兵鏟除,都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他這次不光要走訪漳州府,還要去汀州府、延平府等都瞧瞧,才不枉來這麼一遭。他合上輿圖,遞給了劉青。
劉青捏著輿圖猶豫了一下說:“少爺,酒樓的掌櫃恐怕知道些什麼,咱們不若找他打聽打聽。”
“暫時不用,先看,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沒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瞎打聽。”周嘉榮嚴肅地說。
劉青隻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接下來數日,周嘉榮都以采買談生意為名,在外麵吃喝玩樂,到處閑逛,遇到好玩的,好吃的都要去試試,妥妥一富家紈絝子弟的模樣。
在外人看來,他隻顧著玩去了,實則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根據從不同地方聽來的零零散散的消息,周嘉榮知道了一個驚人的事。
東南沿海一帶,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海盜團夥,有倭寇,也有南洋人,弗朗機人,大齊人組成的海盜。其中海上最大的海盜團夥,有三四千艘船隻戰艦,船上有多種武器,甚至包括弗朗機人的火炮。
而且這個團夥到底有多少成員,沒有人知道,據說想去南洋謀生,都要通過他們的船隻,向其繳納份子錢,方能通行。不少百姓,聽聞其名字便膽寒。
其頭領名喚禹昂雄,自稱禹王,這簡直是臥居於沿海一帶的海上霸主。
這已經不單單是單純的海盜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周嘉榮氣得差點捏碎了手裏的紙,直接對劉青說:“送一封拜帖去詹府,就說我要拜會一公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