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多月不停地鑽研,火藥司已經對火銃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減輕了其五分之一的重量,如此一來,更方便攜帶,而且能節約不少的鐵,降低生產成本。

除此之外,還對裝卸彈丸的地方進行了試驗,一名下級官員提出了一個構想,能不能連續發出兩枚甚至更多的彈丸,就像連駑一樣,一次可以多發出好幾支箭,這樣可以節省裝卸彈丸的時間,還能對更多的敵人造成傷害。

周嘉榮不知道這個構想最終會不會成功,但這位官員的奇思妙想和善於觀察值得鼓勵,現在火藥司就需要這種有想法又大膽的人。

周嘉榮當即誇獎了對方一番,還獎勵其五十兩銀子。

這可是不入流官員一年的俸祿。

這極大地刺激了火藥司的官員們,大家更加的賣力了,哪怕要過年了,也兢兢業業,天剛亮就到司裏,天黑才回去,有時候忙起來甚至就留在火藥司過夜。

周嘉榮知道這個情況後,在除夕的前兩天,自己掏腰包,派人送了三百兩銀子過去,說是他獎勵大家的,讓柯實根據情況分發給火藥司的人。

神器營這邊也有了進展,一個月的訓練,淘汰了三百多人,最終還剩一千四百五十人。

紀天明根據這些人在訓練中的表現將最後四百五十人單獨列了出來,交到周嘉榮手上:“殿下,這些人雖通過了訓練,但表現綜合評價位於一千名之後,若隻留一千,可將其淘汰。前麵一千名中,平民百姓占了五百四十餘人,世家子弟有四百五十餘人。”

後麵的訓練,平民子弟更能吃苦,怕被淘汰,也更守規矩,因此留下的反而人更多。

倒是世家子弟許多沒吃過什麼苦頭,一個月一兩銀子的俸祿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麼吸引力,有些性情不夠堅毅的便被淘汰了。

周嘉榮拿起名單,正想點頭,忽然書房的門被人從外麵撞開了。

他抬頭便看到劉青一臉憤怒又傷心地站在門口。

周嘉榮皺起了眉頭:“發生了何事?”

劉青沒這麼不規矩,知道他在跟紀天明談事,無緣無故不會這麼莽撞地闖進來。

劉青眼睛一紅,哽咽著說:“殿下,剛收到江南急報,崔勇將軍他……他戰死了!”

周嘉榮蹭地站了起來,大步上前:“到底怎麼回事?信呢?”

劉青搖頭:“沒有信,是崔將軍的一個親信回來報的信,人就在院中。”

周嘉榮抬頭,看到院子裏跪著一個渾身是灰塵,臉都花了,眼眶中充滿血絲的青年人,當即道:“讓他進來,仔細說說怎麼回事。”

劉青趕緊將這個親兵叫進了書房。

周嘉榮讓他坐下:“到底怎麼回事,崔將軍他怎麼會……你與我仔細說說。”

那個親兵嘶啞著說:“是殿下,將軍到了寧洋縣後調集了兩萬大軍,開始剿匪,但那些倭寇和海盜消息非常靈通,很快就躲到了海上或是城中與其有勾結的人家藏著。將軍假意出城,殺了他們一個回馬槍,抓住了一批倭寇和與其勾結藏匿他們的人。為了威懾倭寇,他將抓到的倭寇殺了掛在城樓上,此舉激怒了倭寇和海盜,他們組織了船隊攻打寧洋縣,將軍帶兵迎戰,不料卻被人暗殺。”

“暗殺?”周嘉榮完全沒想到是這個結果,“崔將軍是如何死的,你說清楚。”

原本雙方交戰之後,朝廷官兵人多,但倭寇海盜擅水戰,有船,而且還極為熟悉當地的地形,短期內誰也不能奈何誰。

戰情陷入僵局,持續數天後,這日崔勇返回城中,路上突然遇到數十餘蒙麵黑衣人的襲擊,而且他們還拿出了一種殺傷力極強的火器。崔勇隻帶了二十幾個親衛,都是血肉之軀,哪是火器的對手,隻打了個照麵,就被射殺了大半。

餘下的人見勢不妙,連忙護著崔勇逃走,但拐入一條巷子後,又遇到了火炮襲擊,一炮將崔勇幾人轟出去數丈遠。

“將軍被轟出去撞在了牆上,當場咽了氣,連一句話都沒來得及交代。”親兵說到最後已是泣不成聲。

周嘉榮聽完後大駭,連倭寇海盜的火器都如此先進了,彈幕沒有騙他。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周嘉榮閉上眼睛問道:“崔將軍的遺體呢?”

親兵說:“喬副將讓小人先回來向殿下報信,稍後他會帶著將軍的遺體回京安葬。”

周嘉榮點頭:“我明白了,你辛苦了。劉青帶他下去休息,就安置在府中,我稍後可能還有些事要問他。”

吩咐完,周嘉榮直接進了宮,召集了十幾名重要的大臣進宮議事。

大臣們聽完這個消息都嚇了一跳,不過是些倭寇匪賊罷了,不但敢殺官兵,現在連朝廷派去的將軍都敢暗殺了。

“猖狂,太猖狂了,這些東西絕不能姑息,否則東南沿海將永無寧日!”朱強氣的差點拍桌子。

其他大臣的臉色也都很難看。

本以為剿匪不是太難的事,誰料出師未捷先折損了一員大將。

“殿下,那大炮究竟是何物,能夠一炮轟殺數人,連崔將軍這等武器高強身經百戰之輩都逃不了?”孔祥勝不解地問道。

周嘉榮沒見過,那親兵也所知不多,他隻能道:“我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應該是跟火銃、碗口銃一類的火器吧,不過殺傷力要強很多。”

碗口銃要達到這個殺傷力都有些困難。

孔祥勝點頭,表情很是凝重,連倭寇海盜的火器都比他們更厲害了,難怪殿下要投入重金支持火藥司。

“微臣雖不懂打仗,但這種東西體積定然不小,崔將軍已經掌控了寧洋縣,這些人是如何將這些火器運入城中的?還是以前就在城裏了?那為何沒人向朝廷舉報。臣想這些恐怕更值得咱們深思。”鄭玉語氣沉重地說道。

他身為一城長官,對這些事更敏感。

周嘉榮沉重地說:“鄭大人所言便是我最憂心的地方。”

若無城中人接應,這些東西絕不可能藏於城中。敵人不光產生於外部,還有內部,而且寧洋縣是暴露出來了,其他沿海諸多城池呢?

對於這個問題,遠在幾千裏外的京城中人,大家也說不清楚。

周嘉榮見沒人能提出更有用的建議,揉了揉眉心道:“東南沿海倭寇海盜侵擾我大齊邊境,搶我財富,殺我子民官兵一事遠不如先前想的那麼簡單。此事等過幾日崔將軍的屍體運回來後,再議,這段時間,兵部將過去曆年與倭寇交戰的軍情急報等送到我府上,戶部將沿海諸府的今年的田賦人口變動等情況也一並送過來,還有吏部,將地方官員和駐軍將領的資料也送到我府上。”

東南沿海到底什麼情況,也隻有崔勇的這批親兵能夠說得清楚。

在沒搞清楚具體情況前,不能再擅動了,崔勇之死,很大程度上要歸結為他們不夠了解敵人,輕敵所致。

群臣心情沉重的出宮。

周嘉榮最後才離開,出去便碰到了徐皇後。

“母後怎麼來了?”

徐皇後笑道:“本宮聽說你進宮了,就過來看看你。這馬上要過年了,今年宮宴本宮準備邀請一些姑娘進宮,倒時候嘉榮看看有沒有合你心意的姑娘。”

周嘉榮現在哪有這個心思啊,他歎了口氣說:“母後,父皇身體不適,東南沿海又出了岔子,今年的宮宴一切從簡吧,就宗室皇親進宮湊在一起陪父皇吃頓飯吧,其他的以後再提吧。”

徐皇後擔憂地問:“出了什麼事?”

周嘉榮悶悶地說:“崔勇崔將軍死了。”

徐皇後頓時花容失色:“怎麼會?”

崔勇是興德帝的嫡係,此人領兵很有一套,驍勇善戰,連打匈奴人都沒事,怎麼會喪命於小小的倭寇海盜之手呢?

周嘉榮輕輕搖頭:“他是中了敵人的暗算,具體的等過幾日他的屍體運回京城方知。宮中一切事務便有勞母後多費心思了。”

徐皇後心疼地看著他:“嘉榮你放心吧,宮中有母後,你也要多注意身體,不要太操勞,傷了身。”

“多謝母後關心,今日兒臣還有要事要處理,不能陪母後和母妃了,兒臣先出宮了。”周嘉榮給徐皇後行了禮,便出了宮。

回到府上,兵部、吏部、戶部已經陸陸續續將資料送了過來。

吏部的最快,戶部要整理的資料太多太繁雜,最慢。

三部的資料整整拉了三馬車過來,堆積如山。

劉青看到這些資料驚呆了:“殿下,能看得過來嗎?”

周嘉榮說:“我看不過不知道找人幫忙嗎?去將常星河,紀天明,蘇勤都給我找過來,陪我一同看。”

接下來幾天,除了過年進宮吃了一頓沉悶的宮宴,周嘉榮一直在翻看這些資料。

年後,正月初二這天,崔勇的屍體總算運入了京中。

周嘉榮親自領著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他回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