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商議, 朝廷又在距肅州和平寧府兩百,三百五裏遠的另外兩座邊境城池開通了互市,並派兵保護, 維持秩序。

兩處新的互市開通後, 立即受到了匈奴人的熱烈歡迎。

他們才吃了敗仗, 大王子赤金灰頭土臉地帶著殘兵返回草原, 今年肯定是不敢大規模南下騷擾劫掠大齊的,但一到冬天, 天寒地凍,草原上食物,布料還有食鹽等生活必需品都極為緊缺, 本以為又要度過一個難熬的冬季了,沒想到大齊竟突然廣開互市。

雖然互市上的糧食很貴,而且多是豆類、高粱等雜糧,但怎麼說這也是能救命的糧食,買回來省著點吃, 熬過冬天便好了。

於是有錢的便拿著銀子到互市上買各種物資, 沒錢的就趕著牛羊馬或是拿著皮毛、家裏女人夏天手工織的地毯等物,到互市上以物易物, 換購自己所需的東西。

十月, 四個互市開通後, 異常火爆, 僅僅一個月成交的金額便達到了三百多萬兩銀子,朝廷隻是抽稅便收入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這個驚人的數字讓所有一開始反對互市的人都閉上了嘴巴。

現在朝廷就是缺銀子, 互市若能這麼持續下去,將源源不斷地為國庫貢獻稅收,長此以往, 再也不必擔心缺錢的事了。

甚至不少人還上書提議,增設互市,以收更多的稅。

不過都被周嘉榮給拒絕了。十月互市交易之所以這麼熱鬧,是因為十月天氣還不算特別冷,匈奴人出趟遠門不是很難,等進入寒冬臘月,大雪覆蓋,到處都結了冰,前來采購的匈奴人肯定會減少。

而且這一個月,他們不少已經備足了過冬的用品,後麵不會有這麼大的需求,互市的交易金額肯定會下滑的。目前四個互市已經足夠了,沒必要再增設新的互市。

有了這筆錢入賬,國庫一下子相對寬裕了許多,周嘉榮立即讓武承東給火藥司和煉金院各撥了十萬兩銀子,支持他們改進火藥和火器。

除此以外,周嘉榮還召來朱強,與其探討成立一支火器軍隊的想法。

朱強身為兵部尚書,對火器的了解並不亞於周嘉榮。他很看好火器的殺傷力:“不過殿下,火器裝彈丸太慢了,而且一個弄不好,還可能炸傷自己。”

這是大齊明明有火器卻一直沒大力推廣的原因之一。

這些周嘉榮早知道了,但他從彈幕中窺探到了天機,火器也就是彈幕中所說的熱武器才是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而且親眼見證過火器的巨大殺傷力後,他心裏清楚,一旦火器改良好能大規模投入使用後,定然會對冷兵器造成碾壓。

“我會讓火藥司改進火器。在這之前先增設一支這樣的隊伍訓練,朱尚書覺得如何?”

朱強看出了周嘉榮的決心。太子雖年紀不大,但經曆的事並不少,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隻要不是於國有害的事,他實在沒有強硬反對的道理。

琢磨片刻,他道:“殿下所言有理,可先設一支專門使用火器的隊伍,不過因是試驗階段,第一支隊伍人數不宜多。”

周嘉榮頷首:“我也是這麼想的,第一批準備一千人的隊伍,從民間招收忠於大齊的好男兒入伍,自稱單獨的編製,獨立於禁軍和皇城護衛隊之外。”

朱強聽到這裏隱約明白了周嘉榮的真實用意,試探地詢問道:“不知隊伍領兵之人,殿下可有人選?”

周嘉榮輕輕搖頭:“暫時還沒有,我準備讓紀天明先帶這支隊伍,然後從中挑選一名最出色的將士擔任這支隊伍的將領。”

聽到這裏,朱強這下算是徹徹底底明白了周嘉榮的意思。這支裝備火器的隊伍以後將是太子的嫡係,成為太子手中最強的軍事力量,其地位甚至會超過穆家。

身為穆家嫡係,朱強心裏肯定是有危機感的。

但周嘉榮在組織這支隊伍前,先私底下跟他通氣,便表明了周嘉榮的態度。他是要組建隻忠誠於自己的軍事力量,鞏固皇權,可也不會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對穆家一係出手。

如此朱強便放心了,穆家並沒有反心,護國公一直呆在洛陽不回京,便是為了減少穆家在京中的影響力。太子組建新的軍事力量,達成一種新的平衡,這也許是一件好事。

想通之後,他非常識趣地說:“殿下這個規劃甚好,微臣沒有意見。”

次日朝堂上,周嘉榮提出這個方案後,有大臣反對或是想插一腳,朱強還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支持周嘉榮。他一帶頭,兵部不少官員都紛紛上奏,支持太子殿下成立新的的火器部隊。

那些想分一杯羹的大臣們見狀紛紛偃旗息鼓了,兵部的人都出動了,哪還有他們插手的餘地。

殊不知,這次兵部也沒法插手。

朝堂上通過之後,周嘉榮給這支隊伍命名為神器營,便讓紀天明開始招募兵員,家世背景不拘,平民上佳,最重要的是忠誠,隻忠誠於他一人。

紀天明得了他的授意,開始緊鑼密鼓地招兵,為防止官宦子弟過多,紀天明放棄了文化考核,隻考武藝。

但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哪有什麼錢學武藝,除非是鏢局或是家裏跟武館沾親帶故的。

因此來的大半是世家子弟。這些人消息靈通,從父輩口中知道這個新成立的神器營不一般,甚至有些就是家中長輩讓其來參加考核的。反正這些家夥左右也考不上科舉,出來碰碰運道,神器營以後可是太子殿下的親信,若能得殿下賞識,平白青雲指日可待。

紀天明將此事上報給了周嘉榮:“殿下,是屬下思慮不周,沒有事先防範,因此來的官宦子弟不少。”

周嘉榮接過名單,掃了一遍:“目前通過初試的有多少人?”

“總共一千八百人,其中一千名是世家子弟,還有八百餘人是平民子弟。”紀天明道。

周嘉榮放下了名單:“不怪你,咱們總不能禁止他們不參加,這對他們不公平,那些大臣恐怕也會有意見。一千八就一千八,先將他們帶去軍營,嚴加訓練一個月,若中途堅持不了要退出的,或者訓練不合格,偷懶耍滑的,通通淘汰掉。剩下的將其身份背景調查清楚,還有在營中的表現一一記錄下來,作為以後提拔的依據。”

即便進了神器營,又怎麼樣?是做士兵還是做將軍,他說了算,家族囂張跋扈,名聲不好,或是一直與他對著幹的,肯定不可能得到升遷,若各方麵表現很好,家世也沒問題,即便是世家子弟,也可得到提拔。

紀天明笑道:“殿下能這樣想最好不過,隻要表現好,忠心,不拘平民或是世家子弟都可得到升遷,如此一來,殿下才能服眾。”

任人唯能,而不是任人唯親。

周嘉榮笑了:“你與我,有話直說就是,不必如此拐彎抹角。”

他就說嘛,這點小事還能難住紀天明,敢情紀天明是想提點他。

紀天明笑了笑,拿起名單說:“殿下,那屬下去辦事了。”

周嘉榮微笑著將他送出了門。

神器營很快成立,一千多名預備人選都被拉去了大營訓練。這讓火藥司的壓力倍增,等這批人回京,就得裝備上火器,他們的改進還沒什麼大的進展呢。

柯實很著急,幹脆歇在了火藥司,跟同僚們夜以繼日地探討火器的改進方案,並不斷地進行實驗,附近的居民時常會聽到爆炸的聲音,有些膽小的還告到官府,鬧出了不少笑話。

因為上半年打退了匈奴,大齊難得的迎來了平靜的十一月。

十一月本是興德帝的生辰,但在他生日前兩天卻發生了一件讓興德帝很崩潰的事,他開始大小便失禁了,甚至四肢開始麻木,似有偏癱的征兆。

興德帝慌了,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隻能躺在床榻上讓人照顧,這種滋味可不好受。

他感覺死亡的腳步離他越來越近了,越發的恐懼,連忙讓人將周嘉榮請進了宮。

周嘉榮一進他的寢宮便聞到了一股混雜著熏香的尿騷味。

雖然太監宮女伺候得非常周到,但冬天冷,興德帝受不得寒,門窗整日緊閉著,不通風不透氣,吃喝拉撒都在寢宮裏,時間一長,這味道能好聞才怪了。

周嘉榮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有些受不了。

他疑惑地看了興德帝一眼,父皇他就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幾日不見,興德帝更老了,原本半白的頭發再也找不出幾根黑發,臉上的褶子深得能夾死蚊子,眼神深陷,眼神渾濁,充滿了世俗的欲望,哪還有當初戴著冕旒,身著龍袍的威嚴。

父皇老了,再多的名醫,再好的藥物也治不好他。

“兒臣見過父皇。”

聽到周嘉榮的聲音,興德帝吃力地睜開了眼睛,張嘴就問:“嘉榮,金丹呢?金丹煉好了嗎?”

周嘉榮輕聲道:“父皇,還在煉,這長生不老丹哪是那麼輕易就能煉成的?您再耐心等等,一般的丹藥有毒,吃了對父皇您沒有好處。”

“到底還要等多久……”興德帝暴躁地吼了出來,但下一刻,他又頹喪地耷拉著眼皮,喃喃道,“要快,要快,不然朕怕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