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降為鴿奴
誰也想不到,糧車送出後第三天,匈奴兵在一夜之間撤得幹幹淨淨。戚將軍和陳副將作為有功之臣,奉詔進京,接受封賞。
金鑾殿上,皇上對戚將軍誇讚有加:“朕從飛鴿傳書中知道了詳情,由於援軍被匈奴的路障阻擋,行程緩慢,張北城絕糧多日,此城本來必失,好在上天佑我大漢,挖出三十座糧窖,才得以保全。”
原來,戚將軍料定上報皇上的信鴿走漏了消息,就故意把兩車糧食送給匈奴,然後在飛鴿報信中誇大其詞,說挖到糧窖三十座。這樣一來,大單於認為再圍張北城已無意義,便主動退兵了。
皇上龍顏大悅,就要封賞:“戚陳二位將軍退敵有功,朕加封……”就在這時,陳副將上前一步,跪倒稟道:“皇上有所不知,戚將軍犯了欺君之罪,發現的糧窖不是三十座,而是一座!”
戚夫人是陳副將的妹子,他心疼妹子慘死,更恨妹夫為保城池六親不認,才存心在金殿上告狀。皇上果然龍顏大怒,沉聲道:“戚將軍,這是怎麼回事?”戚將軍慌忙跪倒:“皇上,微臣曾經多次組織人秘密突圍,可都被匈奴騎兵未卜先知地擋了回來。臣以為,飛鴿傳信的通道已經泄露,所以故意謊報糧窖數量。”
話未說完,皇上哈哈大笑:“來人,把朕的飛將軍抓一隻來。”不多時信鴿帶到,皇上指給戚將軍看:“這些信鴿都由朕親手喂食,一旦飛回來便落在朕的肩上,試問萬裏高空,誰能阻截?還有,”他又把信鴿腳上的竹筒取下,“竹筒采自專供皇家的小箭竹,孔洞極小,無法用手直接掏取;內裏乃是特製細綿紙,一遇硬物便會粉碎,外麵封以火漆,漆上封以印章。所以唯一看信的方法,是用特製工具捏碎竹筒,然後用手輕輕展開細綿紙,方可閱讀。竹筒一毀,類似竹筒民間根本沒有,朕接到你的飛鴿傳書,所帶竹筒完好無損,怎會泄密?”
戚將軍聽完,心頭還是疑惑。要是沒有泄密,張北城外的匈奴兵,也不會這麼輕易退走吧?這時,他眼角忽然有兩點黑影掠過,竟是兩頭鷂鷹!可是京城乃人煙稠密之地,怎會有這野物呢?他猛然記起,聽說皇上酷愛打獵,養了大黑、小黑兩隻鷹。
這時皇上開口了:“陳副將即日起升任大將軍,戚將軍大膽欺君,立刻處斬。”陳副將高呼謝恩,另有兩個武士來綁戚將軍。戚將軍慌忙稟道:“罪臣死有餘辜,但臣身懷一技,能訓練信鴿戰勝鷂鷹,可供皇上一笑。故此,請皇上暫留罪臣項上這顆人頭。”
這話一出,包括剛升職的陳將軍在內,在場所有人都大為驚愕。信鴿戰勝鷂鷹,純屬無稽之談,一定是戚將軍為保命臨時編造的吧。皇上聞言也是一愣,不過馬上笑道:“這個稀奇事不可不看,你就暫任一月鴿奴,一月後若鬥鷹失敗,再殺你不遲。”隨即喚過一條大漢,笑著說:“鷹奴,一月後你的大黑小黑若敗在信鴿手下,可要扣你一年工錢啊。”在場所有人都附和著笑起來,隻有兩個人沒有笑,就是鷹奴,和已為鴿奴的戚將軍。兩個人的目光就像刀劍般乒乒乓乓,碰撞出連串的火星來。
三、鷹鴿之戰
一個月後,所有朝臣和陳將軍齊聚金鑾殿,觀賞這稀奇古怪的鷹鴿之戰。皇上一揮手,殿門關閉,這是為防信鴿和鷂鷹飛出去,就沒好戲看了。鷹奴首先揭開大黑的眼罩,揚手把它驅上殿頂。身穿鴿奴服裝的戚將軍也打開鴿籠,把一隻信鴿放了出去。這信鴿是受過皇上加封的,封號飛將軍,不但精神抖擻,而且腳上還帶有傳信竹筒。
照眾人所想,鴿子見了鷹,還不是四散奔逃?可誰也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體形威猛的大黑像是怕了飛將軍,被追逐得東奔西逃,到最後無奈地飛落到鷹奴肩上。飛將軍洋洋得意,展翅飛到皇上掌中,咕咕叫了兩聲,像是在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