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裏那個百花香》 文\侯波
選自《當代》(雙月刊)2012年第5期
【作者簡介】 侯波: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七屆高研班學員。有多篇作品被《小說選刊》轉載,中篇小說《上訪》《肉爛都在鍋裏》影響較大。現為《延安文學》常務副主編。
1
村長侯方方來找紅鞋時,紅鞋跟村裏的幾個女人正坐在院子裏的柴垛上唱耶穌歌。坐北向南的房子,院子靠東牆壘起一堆木頭,那是蓋平房時拆的舊房子的木料。
紅鞋和紅安子婆姨、文革子婆姨等七八個女人參差不齊地坐在木頭上,唱著耶穌歌。她們一個個眯著眼,張著嘴,神態安詳而平和,和暖的陽光灑在她們臉上,活像一條條在水中自由暢遊的魚兒。
侯方方走進院子,站在她們身邊,聽著她們唱。
沙侖的玫瑰花兒綻放,
田野正返家的迷途羔羊,
親愛的主耶穌,
感謝您賜給我們,
溫暖的家園清溪福音堂……
侯方方就那麼站著,一動不動等著她們把這個單調而又溫暖的歌曲唱完,才搭訕著說:紅鞋,你們唱歌哩。
紅鞋說:大村長,你是不是也想加入耶穌教啊?
侯方方說:倒是想加入哩,隻那是以後的事。現在是有事求你們哩。
紅鞋說:有什麼就說吧,我們還忙著哩。
侯方方就說:也個鑼鼓響你們該聽見了吧。咱們村今年要組織秧歌隊哩,我看你們幾個婆姨就可以,給咱鬧喀。今年蘋果收入都不錯,咱要好好鬧場社火。
聽到村長這麼說,有幾個婆姨頓時就興奮起來,紅安子婆姨平素就好說話,口齒也伶俐,她問:那發補助不?
侯方方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蘋果賣了那麼多錢,還在乎補助啊。鬧社火是祈求來年風調水順哩,圖個吉利,別淨想錢了。
紅安子婆姨說:現在都講經濟效益哩,扭上一天比套袋下袋都累,誰還空扭去!
紅鞋在一旁說:村長,你怎麼就想了個扭秧歌啊,恐怕不是你的意思吧?
侯方方說:唉,還真讓你說對了。也個鎮上李書記叫哩,說中央召開了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什麼“文化強國”,今後文化要吃香哩,他就想露一手,要咱們村還有東莊村、北鬥村各出一台秧歌,好的話還讓參加縣上的彙演呢。
這秧歌能鬧起來啊?今天都臘月十九了。紅安子婆姨說。
紅鞋說:我們鬧秧歌,誰替我們信耶穌呢?李書記要你鬧,你就鬧去。
村長說:這該得有人哩麼,沒個人,我拿■鬧去!
村長這話把一大攤人都逗笑了,一個婆姨就說:你打鑼鼓你婆姨扭,你們兩個就拿■鬧去。
文革子婆姨也搭腔說:那就不用去城裏扭了,放到自家炕上扭就行。
這群婆姨一時笑成了一堆。
侯方方見話又扯到一邊去了,就說:紅鞋,你給咱把這一攤婆姨都領上,明個就開始鬧。
正說著話,這時紅鞋家喂的一頭豬過來了,這頭豬足有幾百斤,肥頭大耳,稀稀哼哼的。紅鞋從木料上站起身來吆豬。一邊吆一邊說:好我的村長哩,忙得太哩,實實顧不上。就說這頭豬吧,殺的話覺得麻煩,賣又賣不掉,煩心事多著哩,哪裏就能顧上扭秧歌了?
就是,就是,我們才不受這份苦呢。這七八個婆姨聽了紅鞋的話,都附和著說。
告別了紅鞋她們,侯方方又去找建安子婆姨。她正在麻將場上,一聽,就利索地說:我倒是能行,但總不能讓我一個人扭去吧。侯方方就問旁邊站著看麻將的一個婆姨,這個婆姨說:兒媳婦整天打麻將,把孩子丟下不管,我走不開。
那你兒媳婦扭不?侯方方問她。
扭個啥呀,屋子不掃,飯不做,這個孩子也隻差我給喂奶了。她說。
轉了一圈沒什麼收獲,侯方方就醃溜溜地回了家。
老婆李翠翠頭上包個頭巾正在掃屋子,問他:沒問下個人?
沒人願意鬧,一些在信耶穌,一些在領娃娃,一些在打麻將。侯方方說。
李翠翠說:那紅鞋啊綠鞋啊也不鬧?
侯方方說:人家有名,叫張俊芳。
我看她巴不得去顯擺呢,還故意扭捏呢。李翠翠說。
侯方方不理會老婆的話,一個人督在沙發上。想了大半天,也沒想出什麼招來。心裏便直後悔昨天自己太麵軟了,架不住李書記的好話,兩杯酒下肚,便將這事應承了下來,還把鄉政府的鑼鼓、鑔一股腦都拉回來了。鬧秧歌,鬧秧歌,那要人哩,要錢哩,就隻靠幾個鑼鼓、鑔就能鬧起來?想到這些,心裏便打了退堂鼓,就撥通了鎮上李書記的電話,吞吞吐吐地告訴他說:村裏的婆姨女子都嫌沒有補助不鬧。李書記聽著聽著就笑了,說:我正要給你說哩,鎮政府對這個也早有安排,隻要能組織起來正月十二在鎮上參加彙演,屆時鎮政府給每個隊補助五千元錢。演出完就兌現。至於衣服嘛,彙演時,大家可以協調向其他演出隊借一下。真個演得好了,鎮政府掏錢購置衣服,將代表鎮政府參加縣上正月十五的彙演。
侯方方本來是想推辭的,但他好麵子,有些話說不出來。這下倒好,書記那些話仿佛在三岔路口等著他似的,機關槍似的一陣嗒嗒嗒,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了。
第二天是臘月二十,吃過早飯,村裏那些愛熱鬧的人將鑼鼓、鑔抬了出來,堆在了文革家的院牆外。這裏地勢寬敞,坐北向南,冬天了,村人都喜歡坐在這裏曬太陽。
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煩惱的鑼鼓聲空當當地響著,可是侯方方卻沒有絲毫辦法組織起一支秧歌隊來交差。愁眉苦臉的他和村裏的幾個老漢呆坐在牆角的一棵柳樹樁上,沒有了言語。
到中午十二點左右,突突突,有一輛三輪從村口開了進來,一直開到了這裏。三輪上下來一個滿臉胡茬的中年人。
你村裏有豬沒有?他走過來搭訕著問侯方方和村裏幾個人。
侯方方驀地想起自己昨天見過紅鞋家還有一頭肥豬等著賣哩,就將那人領到了紅鞋家門口。
紅鞋家的花箍子門卻鎖著,透過花箍子門能瞅見那頭肥豬正舒舒服服地臥在屋門口曬著太陽。
嘖嘖,這豬不錯。收豬人滿意地說。
侯方方不知道紅鞋兩口子哪裏去了,正好身旁有個婆姨過,他問了一下,得知他們到城裏去了。
侯方方就掏出手機給海海打電話說了這事。海海是個八棍子也打不出個屁來的下家,他隻是說跟紅鞋商量一下,就掛了電話。
一會兒,紅鞋打來了電話,她要侯方方把手機給了收豬的人,然後跟他在電話中討價還價。商量了半天,價格就達成了。手機重又回到侯方方手中,紅鞋說這陣正在耶穌教哩,回不來,賣豬的事就托付給侯村長了。
好你哩,喂得煩死了,早就想賣哩,隻是沒個下家麼。紅鞋在電話中說。
一會兒紅鞋婆婆過來了,開了大門。價錢已由紅鞋說好了,侯方方從自家拿了一杆秤來。他和那個男人在院子裏逮住了豬,將哭天嚎地的豬四條腿綁在了一塊,用一根杆橫插了過去,兩人將豬抬起來,稱了一下,三百五十二斤。
豬稱完了,中年男人就將錢點給了侯方方,侯方方點了一遍,然後交給了紅鞋婆婆。
紅鞋婆婆將花箍子門鎖了,對侯方方說:今個多虧你哩,俊芳早就喂夠了。
到了晚上,紅鞋和丈夫海海就請侯方方喝酒。
侯方方與海海坐在酒桌前,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紅鞋一邊忙張著弄菜一邊說:這信耶穌就是好,這幾天我一直琢磨著要賣豬哩,今個我人在教堂裏,可這豬還是賣掉了。
海海不愛聽這話,說:關耶穌什麼事,是侯村長幫的忙。紅鞋說:要不信耶穌,能有這麼好的運氣嗎?耶穌也講究隻要心誠,就會有貴人相助哩。
侯方方一心想著鬧秧歌的事,就借機說:紅鞋,你也別貴人不貴人了,你帶個頭把咱村的秧歌隊組織起來就行了。
紅鞋說:亂七八糟許多事哩。
有我哩,你隻管鬧去,隻要別信耶穌就行了。海海見不得紅鞋信耶穌那一套。
紅鞋說:信耶穌可是正事哩,要不我的病還不得好哩。紅鞋早年曾得過羊癇風,病治了多年,她信耶穌也信了多年,後來病好了,但她一直堅信自己的病是信耶穌信好的。
侯方方怕兩口子在這事上又抬杠,就說:秧歌服鎮上想辦法哩,還給五千元的補助,我劃算了一下,給鬧秧歌的每天按二十五元發。但是你不要給人說,村裏有些婆姨見錢眼開,瘸子拐子都來了,貓子狗子都來了,弄得不好收場。
紅鞋說:那讓我問問,看她們幾個鬧不?
侯方方一聽紅鞋的口氣有了鬆動,心頭就高興了,端起一杯酒來說:隻要你帶頭,她們肯定去哩。
海海端起酒來也說:鬧吧,隻要不信耶穌就行了,我潑煩著哩。紅鞋說:耶穌教又不是邪教,國家明文都支持哩。
正教邪教,還不都一樣。這世界上有個屁哩,神呀鬼呀的。海海喝得幾杯酒,話也就多了起來。
聽到兩人正教邪教之說,侯方方驀地想起一樁事來,就問紅鞋:紅鞋,前天晚上咱村裏來了兩個外村婆姨,你知道不?
哪兩個婆姨?紅鞋停住了手中的活。
一個胖的,一個瘦的。胖的留著剪發頭,人黑一點兒。我們正打撲克哩,她倆門也沒敲,就直接進來了。說是送什麼“福”哩,還要舉行個祈禱儀式哩,我嫌麻煩,就直接將她們打發走了。侯方方說。
紅鞋說:你一說我想起來了,那兩個婆姨,是瓦子村狗勝子和二蛋的婆姨,都是門徒會的。她們先跑到我家裏來,要我信教,還要我發展人哩。我說我信的是基督教,她們不管,丟下一小缸缸米和幾本宣傳書就走了。第二天,我把米倒得讓雞吃了,書點得生爐子了。
門徒會?這幾年還有哩?侯方方問。
門徒會前幾年在附近村子傳播,有一個入教人員得病了,他們不讓吃藥,集體圍著禱告,結果到第六天頭上那人就死掉了。為了這事,公安上打擊過這個組織。這事附近的村民都知道。
有哩,並且和刮西北風似的,越刮越猛了。我聽說,她們把附近村戶都跑遍了,說是送“福”哩,然後要要“福”的人跪下跟她們一起禱告,信她們的神,完了後再給一家七顆米,說那是神化的米,隻要吃了,一年就能保平安——村裏吃的人還不少哩。
海海拾了一個饃來,塞給侯方方,說:唉,這社會亂得不像樣了。
吃完飯,侯方方就回家。冬天的夜非常清冷,天空深藍深藍,月亮像一隻貓頭鷹似的瞪著黃色的眼。侯方方一人瓷光瓷光地走在路上,想到了門徒會,想到了兩個傳教的婆姨,就覺得個人作為村長,還是有必要警告一下大家。他掉頭來到村口的黑板報前,月光下,歪歪扭扭地寫了幾行字:
通 知
最近有門徒會在咱村傳播,大家千萬不要信。要照看好門戶,注意安全。
煙山村委會
一麵再往回走,他靈機一動,撥通了鎮上李書記的電話,一是告訴他秧歌隊人湊齊了,明天打算排練。如果有扭秧歌老師的話,請派一個上來。另外,他還把門徒會的事也順便給李書記彙報了一下。李書記正在麻將場上,聽了半天,哼了兩聲,掛掉了電話。
2
紅鞋來了,果真穿了一雙紅鞋。
大家看著看著都不由自主地笑了。
紅鞋大名叫張俊芳,她在縣城西郊中學上初二的時候,有一年參加秧歌演出,臨完了,偷偷藏了一雙紅鞋。後來有一天,她把這雙鞋穿出來顯擺,被同學發現了,告發給老師,學校就將這雙紅鞋追繳了回去,她也落了個紅鞋的外號。
果然如侯方方預料的,那些婆姨隻聽紅鞋的。紅鞋一說要扭秧歌她們就都同意了。紅鞋來了,和侯方方一起一家一戶盤算。經過一個上午,總共集中了二十八個人。侯方方任命紅鞋為秧歌隊隊長,紅安子婆姨為副隊長。
秧歌就在侯方方家院子裏排練。李翠翠先前沒打算扭,可聽著鑼鼓聲,看著大家熱熱鬧鬧,就眼紅了。後來一聽還有補助,就鬧著也要參加。她牛高馬大,身體壯實,一排大小個,自然就成了第一個。
秧歌隊分為男一隊女一隊,男的拿紅綢子,女的拿扇子,這樣紅鞋成了女隊第一人,李翠翠就成了男隊的領頭人。
隊形排完了,紅鞋開始教大家一些簡單的秧歌扭法。李翠翠粗手笨腳的,沒有找到扇子,也沒有紅綢子,兩隻手在空中幹舞著,活像烏鴉的兩個翅膀,侯方方怎麼看就怎麼別扭。
中午一點多的時候,中心小學音樂教師魏延紅坐鎮上的小車來了,她是郭副書記的婆姨,是鎮上打發上來排秧歌的。
這魏老師來了可真是專業,她從包內掏出一疊紙來,是用鉛筆畫的一個個圖案。她說,李書記昨天晚上就給她打電話說了,她想了半夜,就將這台秧歌取名叫《春季裏那個百花香》。怎麼排呢?她把一張張紙攤在地上,然後給大家講圖形及隊伍的走向。大家覺得稀奇,都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每年十五鬧秧歌大家都看,不外乎轉十字,掏剪子關,卷白菜心之類的,什麼時候還有圖紙啊?侯方方起先也趁著看了半天,但看著看著,頭就大了。他伸展著腰說:紅鞋和文革子婆姨你兩個看喀,看看咋弄。
其實,大家在聽懂了魏老師這些編排以後,就覺得她可真能故弄玄虛。陝北秧歌中傘頭是核心,每一個變化都由他(她)來引領,大家跟著走就行。每每鼓點在一個幹結尾之後開始相互穿插,變隊形,兩列變四列,四列變八列,再變成雙龍擺尾、二龍出水、卷菜心、蛇抱九顆蛋等,然後在另一次幹結尾的鼓點中變新的隊形。這魏老師所不同的就是將這些傳統的叫法都改了名兒。她把整台秧歌取名為《春季裏那個百花香》,所有隊形變化都圍繞“百花”這個主題,把那些平常的俗名都取了一個個諸如“梨花帶雨”“桃花盛開”的學名,最後的結尾是高潮部分,叫“祖國春滿園”,是將三十個人分成五組,每六人一組,組成五個小圓圈,一人在中間,五人圍著,扇子與綢子此起彼伏,定格後大家合唱一曲《擁軍秧歌》,然後在歡慶的鼓點中結束整台秧歌。
解釋完這些隊形變化,院子裏就亂成了一鍋粥。
這些莊稼婆姨看上去個個伶眉俐眼,一說一溜串,可她們中很大一部分連秧歌基本步都不會,哪裏就能扭了這麼複雜的秧歌啊。於是在魏老師指揮下,大家嘻嘻哈哈,貓跑鼠躥,倒仿佛跟集上會似的熱鬧。
侯方方見這樣下去終不是辦法,就挑了紅鞋等四個婆姨讓魏老師先給她們教會,然後再由她們教給其他的人。這樣,院子裏才基本安靜了下來。
很快到下午六點了,鎮上的郭副書記就打電話給自家婆姨,問排得怎麼樣了,準備開車上來接她,魏延紅就應承了。
這時侯方方忽然多了一個心眼,他悄悄將魏延紅叫到一邊,然後給她耳語了一番。魏延紅聽著聽著撲哧就笑了,說:你不得罪人,讓我來得罪啊。她一邊說著一邊就集中所有人,讓大家重新排隊,重新調整每個人的位置,其實說白了,就是將李翠翠和幾個扭得不成樣子的高個婆姨都調到後排去,將文革子婆姨、軍興子婆姨這些有秧歌基礎的調到前排來。
李翠翠毫無緣由地被調到了最後,盡管她一百個不願意,但這是總導演根據秧歌需要排的位置,她憋屈了一肚子,也隻有噘嘴的份兒。
快到天黑的時候,郭副書記開車來將魏延紅接走了,這樣,亂亂哄哄的一天終於結束了。到了晚上,侯方方就將紅鞋叫到了家裏,兩個人在一起研究了半天,覺得魏老師立意是好的,主題也有創意,但是秧歌中間的形式過於繁雜,要村裏這些婆姨來扭,顯然是為難她們了,結局也終將是出力不討好。兩人統一了這個大的意見,就一塊將魏延紅那些圖紙全攤到了炕上,拿起鉛筆,采用去繁就簡的方式,將一些圖形去掉了,隻留了一些簡單的程式變化,但名字沒變。另一方麵又加長了每個圖案的演出時間,因為村裏的婆姨都沒鬧過秧歌,好不容易扭一次,就讓她們多扭一會兒吧。
李翠翠在一旁幹著急,插不上嘴。
新的一天,紅鞋就成了教練。她找了個哨子來,用一根細毛線繩掛在脖子裏,嘟嘟地吹著,倒蠻像一回事。
排練了三天,隊形就有模有樣了,隻是那首《擁軍秧歌》,這些農村婆姨記不住詞兒,隻會幹哼哼。紅安子婆姨就建議:幹脆改唱耶穌歌,大家都會唱。紅鞋起了個頭,一唱果然聲音齊整,效果非常不錯。
歌聲被侯方方聽到了,他的臉色就變了。他說:紅鞋,你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哩麼。你唱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是割了驢■敬神哩,驢也割死了,神也惹下了。村裏其他婆姨聽到這話,都不以為然,說:耶穌教國家也支持哩。
侯方方說:雖說國家保護公民信仰自由,但這是給領導演的,是正式場合。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可是有講究哩。紅鞋說:那你幹脆編上幾句簡單的,讓大家唱一唱就行。
侯方方早年曾當過幾年民辦教師,這事大家都知道。排練結束,人都散了,侯方方就要老婆泡了一杯茶,平鋪開一張紙,拿起一支筆來,又是掐鼻子又是剜眼窩,在燈下一個字一個字摳,折騰了半夜,終於鼓搗出幾句話來。題目是《扭起秧歌謝黨恩》。他寫完了就一句句念給老婆聽,念完了就顯擺著說:怎麼樣,老功夫還在吧?知道為什麼叫“扭起秧歌謝黨恩”吧,這是政治,在中國,每個人都要懂政治。不懂政治,就寸步難行。
喀。老婆說。喀就是去的意思。
什麼?侯方方沒聽明白。
死喀。老婆說。
緊緊張張地排練持續了五六天,就基本有模有樣了。因為這月是小月,二十九晚上就過年,所以到了二十七這一天,按原計劃安排,也是最後一天排練,也要給村民做一個彙報演出。場地早就打掃幹淨了,鑼鼓抬了出來,為了讓聲音傳得遠,下麵支起了一個架子。老公雞打鑼鼓,保安子、軍興子拍鑔,一個個喜氣十足。
村裏人知道了這個消息,就都趕來了。參演的婆姨女子們個個都想在親人麵前露一手,清早起來就開始描眉畫眼。
侯方方將自家的小桌搬了來,又拿了幾盒煙,散放在桌子上,還從代銷店裏拿了一些啤酒。讓村裏群眾隨便抽隨便喝。
紅鞋報幕:請大家欣賞陝北秧歌《春季裏那個百花香》。表演者:雙良鄉煙山村民小組。
鑼鼓開打,三十名婦女憋足了勁。這些婦女一半扮男的,頭纏白羊肚子手巾,腰纏紅綢子;一半是女的,手中拿扇子。一列隊變成兩列,兩列隊扭十字,再卷蘿卜心,變成四柱撐天,變成眾心向陽,雖說服裝不統一,但大家個個認真,隊形蠻齊整的。男扮扭起來粗壯有力,富有陽剛之氣。女的扭起來質樸俊美,處處都透著莊稼人的一股嬌憨勁。
在這些婦女中,紅鞋果然是扭得最好的,她步伐輕盈,舞姿優美,腰段靈活,硬是讓村裏一個個大老爺們都看傻了眼。
隊形一變再變,最後變成五個小圓圈,綢子與扇子上下交錯揮舞,小嗩呐開吹,依然是《擁軍秧歌》調,前奏過後,隻聽唱道:
紅鞋:春季裏的那個百花香,
煙山村民扭秧歌,
朵朵鮮花開得豔,
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眾: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紅鞋:春季裏那個百花香,
花兒盛開在四方,
黨恩滋潤禾苗長,
幸福生活萬年長。
眾: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幸福生活萬年長。
侯方方站在人群中,看到紅鞋位於圈中央,掩映在紅色的綢子與扇子之間,綢子與扇子上下飛舞,她猶如一隻在花叢中翻飛的蝴蝶。她質樸的臉龐,此刻竟生發出幾份俊美來。侯方方看著看著,就看呆了,不由得有了許多感歎:這世道,有多少人才都被埋沒了啊。
一曲唱完,鑼鼓點加快,人們扭動的節奏也變快,隊形仿佛一朵朵花兒,從中間綻放開來,花瓣兒一朵跟著一朵迅速飄落,最後撒落在人群中。
村子裏的觀眾不由得都鼓起了掌來。
侯方方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效果,秧歌一扭完,他馬上召集大家講話:一是鼓勵大家,村子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大寨村,現在咱們富起來了,要重振煙山村的雄風。二是秧歌扭得不錯,但有些人還是不夠熟練,望今後多加練習。三是過了年,正月十二要到鎮上參加彙演,正月初十,村裏還要排練,大家屆時做好準備。反正咱們不鬧就不鬧,鬧一次咱們就要鬧好。
這時站在隊裏的文革子婆姨就問侯方方:侯村長,你說的補助什麼時候發啊,發了還等著買肉呢。
侯方方就說:買肉啊,你們家還用買嗎?
文革子婆姨就說:我把你個二半吊子。
眾人就都笑了起來。
侯方方讓大家靜下來說:別著急,是你的都是你的。李書記應承了,咱們一表演完,他就現場給錢哩。
話說完了,一群婦女也就散了。但就在這時,侯方方卻發現村口有人推著一輛架子車來了,車子上赫然坐著一個人。走近一看,原來是紅鞋的女兒和她奶奶兩人推著架子車,車上坐著滿臉病容的紅鞋公公,用一個五顏六色的圍巾圍著臉。
侯方方隻知道紅鞋的公公一個冬天都在病著,沒想到竟會病成這個樣子。看到這幅情景,頓生同情之心,趕忙湊過來,發煙給他。
紅鞋婆婆說:聽見鑼鼓響就吵著要出來轉一轉,說恐怕明年都來不了了。
老頭伸出手來握著侯方方的手想說什麼,手顫著,嘴張著,卻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握著紅鞋公公的手,侯方方心頭就湧起許多感慨。紅鞋公公一輩子愛紅火,他會說書,愛打鑼鼓,會唱小曲,還會巫神那一套,但一年時間就被病折磨成這個樣子,竟有了幾分下世的光景。
村裏人看到這情形,都圍過來問病情,紅鞋婆婆說:得的是肺心病,每晚上都不能入睡,總是咳嗽。
這時村裏愛打鑼鼓的老公雞過來了,鑼鼓停了,但手裏依然拿著兩根鼓槌,他開玩笑地遞給紅鞋公公說:老侯,要不要再打一陣?
老頭雙目呆滯地搖了搖頭。
那唱幾句呢?
老頭麵無表情地說:不行了,氣不得夠了。
老公雞是個愛熱鬧的人,就說:你常唱的那幾句,我都能背過了。說著就用手中的兩根鼓槌敲著節奏,唱了起來:天怕浮雲地怕黃,人怕老病物怕傷,忠臣怕的君不正,孝子就怕父不良。
大約這些唱詞勾起了老頭許多的往事吧,老頭就接著上麵這些唱詞有氣無力也唱開了:賢妻怕的夫拄拐,哀苦的孩子怕後娘……
但隻唱得這兩句,一個“娘”字剛出口,音還沒拉完,又是一陣猛烈的咳嗽。紅鞋站在他身邊,在他的脊背上拍了幾下,一邊拍,一邊說:老公雞,你不要再逗了,看都病成什麼樣了。
一會兒老頭咳嗽完了,他悲哀地說:畢了畢了,唉,原先我都擔心活不到過年哩。
這話說得眾人一時心裏都有點兒淒涼,侯方方就撫著他的肩膀說:這叫什麼話啊,心放寬些。你今天來得遲了,秧歌演完了,看不成了,等到過了年,咱們村裏要到城裏去鬧秧歌,到時候把你也拉到車上,讓你看個夠。
紅鞋婆婆埋怨著說:可該怎麼哩,一輩子都沒出息,就是愛趁些紅火。
3
臘月二十八,是家家戶戶一年中最忙的時間。這幾年有錢了,過年對於這幫莊稼漢來說,除了消費還是消費。從臘月二十五一過,他們天天進城,一大包一大包地采購東西。然後將肉藏起來,將蒸好的饃藏起來,將雞鴨魚都藏起來,就為著過年那幾天消消停停坐下來吃。
因為秧歌隊鬧騰的,侯方方家快過年了還沒買東西。臘月二十七晚上,侯方方和老婆趴在燈下把要買的東西都寫在一張紙上。因為和二兒子一家一起過年,所以采購就必須多些。
臘月二十八不買東西,二十九商店就要關門了。
可是,二十八清晨一件事的出現,卻打亂了侯方方的一切計劃。
清晨,侯方方和老婆都在睡著,院子裏忽然乒乒乓乓響起了鞭炮聲。侯方方和老婆一時從夢中驚醒,聽著鞭炮炸響,兩人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咋啦?老婆問。
咋啦?侯方方抬起了頭。
侯方方,你給老子出來,老子要你的狗頭。院外傳來了一陣陣謾罵聲。
侯方方起身,打開門來,牆外的謾罵聲還在繼續:侯方方,你給老子出來,老子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你不就是個破村長嘛,給老子囂張什麼!你不讓老子過年,老子也不讓你過年……
侯方方聽了半天愣是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穿過院子,將大門打開,伸頭一看,牆角處有兩個男人。他們大約是長途騎摩托車過來的,各穿一件黃大衣,臉上用圍巾遮著。其中一個男人手中拿著不知從哪兒撿的歪歪扭扭的棍子,正在那裏掄槍舞劍的。因為嘴臉用毛巾遮著,看不出是誰,隻是覺得不是本村人。
他正伸頭要問他們是幹什麼的,兩個男人聽見大門開了,扭頭瞅見侯方方,就喊叫著,揮舞著手中的棍子跑了過來。侯方方一看架勢不好,趕緊反身關大門。想把門插上,可是大門有些走扇了,外加外邊兩個大漢奮力往開推,這門是無論如何也插不上。這樣相持了大約兩三分鍾的光景,侯方方一人難敵兩人,門就讓他們給推開了。侯方方就放棄了關大門的企圖,反身往家裏跑,跑回家裏,砰地把屋門關住了。
外邊這一切響動,李翠翠全聽見了,她噌地坐起身來,也顧不得光著身子,忙幫忙頂門。就聽見劈裏啪啦用棍子砸門的聲音。
你們是誰啊?咋啦?李翠翠大著膽子問。
你管老子是幹什麼的!老子今天就要侯方方的命哩。他害得老子妻離子散,過不成年,老子也讓你過不安穩。門外粗聲粗氣的謾罵聲。
我跟你們哪裏有仇啊?侯方方小心地問。
外邊並不回答,隻是謾罵著,砸著門。
看來是倆瘋子,咋辦?侯方方說。
李翠翠當然也沒辦法。她穿上衣服,拉開窗簾,透過窗戶玻璃往外看。那兩人扯掉了圍巾,都挺瘦的,其中有一個人是個禿頂。但瞅來瞅去還是認不得。她就隔著窗子大著膽子說:哎,你倆是誰啊?怎麼啦?
禿頂男人一瞅窗戶裏有個人影,趕過來,掄起棍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咚一下砸在玻璃窗上。哢嚓一聲,侯方方家的玻璃就被敲砸了。哢嚓,又一塊玻璃也碎了。接著一塊磚頭從破碎的窗戶裏飛了進來,砸到了炕上的被子上。接著,隻聽得棍子當當當一陣亂響,侯方方家裏的窗玻璃就全都成了碎片。
天大大啊,這是咋回事啊。侯方方緊守在門後,李翠翠急得哭了起來。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女人卻從院外進來了。
怎麼啦,什麼事嘛,幹嗎動這麼大的氣啊?一個女人的聲音。
不關你的事,我們今天非要侯方方的命不可。一個男人的聲音。
那該是有理說理的麼,亂砸東西幹啥哩,砸了還不得賠呀!從門外進來的是紅鞋,她原打算今天到城裏去,過來問侯方方要不要捎著買一些紅綢子或扇子的,結果卻意外地碰到了這件事。
賠就賠,老子不打算活了,今個就要和他侯方方拚命。一個男的說。
這不是瓦子村的狗勝子和二蛋麼,你倆咋來了?紅鞋認出了他倆,正是那晚來煙山村傳播門徒會的兩個婆姨的男人。兩人扭過頭來,也認出了紅鞋。
紅鞋走前來說:到底是什麼事麼?
他給公安局報案,我倆的老婆讓公安局逮走了。那個叫狗勝的似乎不情願似的吞吞吐吐地說。
哦,怪不得。狗勝,你老婆不是都讓逮過一次麼,你們現在還都信哩?紅鞋說。你們那門徒會是邪教,那一年折騰死個人,都吃過虧的,公安都取締了,你們現在還在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