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小小說三題》 文\申平
選自《小說選刊》2012年第10期
【作者簡介】 申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已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作品300餘萬字,出版中短篇小說和小小說作品集10部,另有影視作品若幹。現供職於廣東惠州市文聯。
張切糕 李切糕
縣誌上記載著兩個賣切糕的人物:一個是張切糕,一個是李切糕。張切糕是英雄,李切糕是漢奸。
在日本鬼子進入本縣之前,張切糕和李切糕原本都在相安無事地做切糕、賣切糕。隻不過是張切糕的名氣要大一些,李切糕的名氣要小一些。
說起切糕,乃是北方一種百姓喜歡的食品,亦稱年糕、粘糕。做切糕的主要原料是黃米麵和芸豆。基本做法是在沸水的大鍋上鋪上篦子,然後撒一層芸豆,再撒一層麵粉。就這樣一層層地撒下去,直到半筷子多高。這時由於下麵的熱氣不斷衝上來,切糕已經半熟。隨後蓋上籠屜,加火蒸之。待火候到了,端出籠屜,將切糕倒扣在板上。高手做出的切糕,金黃細膩,黏而不沾,香氣四溢。不會做切糕的要麼做夾生了,要麼就黏成一坨,甚至黏在鍋裏取不出來。
張切糕之所以比李切糕名氣響,除了切糕做得猶如黃金片,勁道爽口之外,還有一點是他的切糕塊頭格外大。多大?有頭號笸籮那麼大,直徑足有兩米。做這麼大的切糕無疑需要大鍋,奇怪的是張切糕家裏根本就沒有大鍋。無大鍋能做出大坨的切糕來,這本身就是一絕。此技藝是他家祖傳的,秘不示人。而李切糕呢,不但切糕做得一般,而且他隻能做小坨的切糕,直徑連一米都不到。就這每天還賣不完。人家張切糕的切糕做好了,打開門推出來,門口早有人在等候了。張切糕也不用秤,你說要多少,他一刀下去,保證八九不離十。用不了兩個時辰,切糕就賣完了。而李切糕呢,卻要把切糕用車推著,走街串巷地喊:“熱切糕啊!”有時從早喊到晚,切糕早都涼透了,他還在喊:“切糕熱啊!”嗓門倒是挺亮,隔幾條街都能聽得到。
且說自從日本人占領了縣城,實行經濟封鎖,很快張切糕和李切糕都失業了。做切糕的原料買不到,再說老百姓也吃不起了。
這日張切糕正在家中淒惶,不想偽縣衙有人來請他。去了他才知道,原來是日本參事官想吃中國的切糕。他打聽到張切糕最有名,就請他來一展廚藝。不料這張切糕卻不給他麵子,他對參事官說:“我會做切糕不假,可是我隻會給中國人做切糕。給日本人做切糕的手,我還沒長出來呢!”
任憑參事官軟硬兼施,張切糕就是不肯就範。參事官惱羞成怒,就把張切糕弄進大牢折磨他。但是不管怎麼折磨,張切糕還是不肯做。參事官沒辦法,又派人把李切糕請來。一開始,李切糕也表現得挺英勇。可是當日本人也把他弄進關張切糕的牢房,他看到傷痕累累的張切糕時,就有點動搖了。他想:不就是做個切糕嗎,給誰做不是做,何必弄丟性命。而且就在這時,他的腦子忽地一閃……
既然成了獄友,兩個做切糕的人開始對話。這是他們平生第一次對話,以前可是老死不相往來的。論年齡張切糕要比李切糕大不少,現在又有傷在身,李切糕就表現得格外殷勤小心。他一口一個張師傅地叫,還撕開自己的衣服為張切糕包紮傷口。很快,張切糕就被感動了。他說:反正我都一大把年紀了,世道又這麼亂,我也不想活了。可你還年輕,沒必要和我一起死。李切糕趕緊說:不行,讓我去伺候日本人,還不如和你一起死了呢!張切糕說:可是……我做切糕的絕技總得有人往下傳啊,我沒有兒子,你我都死了,豈不絕根了嗎!李切糕一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喊師傅。張切糕就說,你俯耳過來。
張切糕傳授給李切糕的第一項絕技,就是如何把切糕做大。原來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鍋上架上木桶撒切糕。木桶很深,蒸出的切糕為柱體,隨後用木板蘸上涼水拍打,直至拍成圓餅狀為止。
原來如此!李切糕聞聽此言,不由拍手擊掌。不想他的這個舉動卻使張切糕心下一沉。他看著李切糕繼續說:我現在教你的是保命求生活的法子,你要是想求富貴,我這裏還有一個絕技……李切糕迫不及待地說:師傅快說!
李切糕很快出獄。因為他滿足了參事官的食欲,參事官特批為他提供原料,他的生意重新開張。又由於張切糕死在獄中,他沒有了競爭對手,且獲得了張切糕的獨門絕技,他居然也名噪一時。李切糕春風得意,經常出入縣衙。開始,隻是為日本參事官送切糕,後來就開始打小報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漢奸。
日子久了,參事官對他的切糕也膩了。這時李切糕突然想起張切糕教給他的另一項絕技,就是往切糕裏加東西。他小心一試,參事官果然吃得興高采烈。而且從此欲罷不能,每天都要吃他的切糕,並把他樹為良民商人代表,給予嘉獎。
李切糕更得意了!他在街上走路開始打橫。他雇起了師傅,當上了甩手掌櫃,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
誰知這天,日本憲兵隊卻突然拘捕了他,罪名是謀殺日本參事官。原來參事官死於慢性中毒,經化驗,毒藥來自切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