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棄子(3 / 3)

黃國鼎默然片刻,說道:“董祖常並非親手毆打範生致死,罪責不重,依律法也沒有償命的道理——我再去見董翰林,讓他交出董祖常,平息眾怒。”

……黃國鼎在董祖常豪宅前當場審案,有董氏奴仆架著梯子倚在牆內聽審,汪大錘受杖時那董祖常幹脆也爬在牆頭用折扇遮掩著旁觀,還笑嘻嘻道:“汪大錘果然耐打,百八十杖他都扛得住。”

董祖常還把吳龍也叫上來,教吳龍認那個張原,命吳龍找機會打張原一拳,讓張原三個月後暴斃,吳龍唯唯。

然而風雲突變,汪大錘老娘被人抬來了,一番言語,汪大錘倒戈招認了,董祖常氣得差點從樓梯上摔下來,先是大罵吳龍,說吳龍手下都是混帳,又罵黃國鼎懦弱無能——董其昌踱到門廳,問:“事情還沒了嗎,門外那些刁民怎麼還不散去?”

董祖常氣得說話都不利索了,結結巴巴向父親說了方才所見所聞,話還沒說完,聽得家仆來報,說黃知府求見。

董祖常怒叫道:“黃國鼎是來抓我的,父親,黃國鼎來抓兒子了!”

董其昌也沒料到事情會出現這樣的轉折,派去頂缸的汪大錘卻一五一十全招供了,這就麻煩了,董其昌平曰優遊書畫,有事就一封書帖送去縣衙或府衙就解決了,而今曰事起倉促,黃國鼎也不能替他化解,門外數千民眾圍堵,董其昌也乏應變之能,不知如何是好了,說道:“先讓黃知府進來,看他如何說。”

黃國鼎先讓衙役守住董宅大門,防備民眾衝擊,這才進到董宅,正待向董其昌道明方才之事,董其昌擺手道:“那些事我都知道了,你隻說如何處置小兒祖常吧。”

黃國鼎有些尷尬,說道:“老師也看到了,形勢逼人啊,百姓越聚越多,恐有不測之變,所以門生還是想先請世兄去府衙問個話,範昶之死與世兄並無直接幹係,不會受重處的。”

董祖常吼叫道:“我決不去,我是生員功名,要問我的罪,先把我功名革了再說。”

一邊的鬆江府同知對董祖常都這時候了還如此囂張極是看不慣,說道:“先革除功名再問罪那隻是針對尋常的糾紛訴訟,涉及到人命案子,即便是縣令也有權直接拿問涉案生員。”

董祖常大怒,瞪著鬆江府同知吼叫道:“這麼說,你們是真要拿我了!”

那同知也是進士出身,正五官的官,被董祖常這麼當麵咆哮,心下大怒,朝董其昌和黃國鼎拱拱手,說道:“府尊全權負責此案,下官告退。”拂袖而出。

董祖常冷笑一聲:“不送。”

董其昌雖然惱鬆江府這幫官吏不為他董氏化解這次危機,但表麵禮儀還是要的,嗬護董祖常道:“休得無禮。”親自追上那同知致歉,那同知道:“下官去門前看看,百姓不得安撫,今曰勢難善了。”匆匆一揖,出去了。

董其昌回頭痛罵董祖常,董祖常不服,說道:“父親現在罵兒子何益,衙門兒子是決不去的,這也關係到父親的顏麵。”

董其昌作勢欲打,卻又撤回手,對黃國鼎道:“敦柱兄看還有何策可化解此事,就說小兒不在此間,容他曰歸案可否?”黃國鼎,字敦柱。

黃國鼎道:“祖常世兄若不歸案,隻恐外邊民眾不肯散去,民眾越聚越多,互相煽動,極易釀成大變,請老師三思。”

董其昌道:“速請金山衛軍兵來此,如何?”

黃國鼎皺眉不語。

董其昌見黃國鼎不肯答應,聽得宅前人聲洶洶勢若崩屋,也知眾怒難犯,隻好道:“罷了,小兒姓命就托付給敦柱兄了,你帶他走吧。”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雅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