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朱重八的轉變(1 / 2)

在打天下的漫長征途中,朱元璋深諳“得士者得天下”的道理,對知識分子的價值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他慧眼識珠,善於招攬並委以重任那些滿腹經綸的讀書人,這一策略無疑成為了他最終成功的關鍵砝碼之一。

建國前夕,朱元璋對待知識分子總是畢恭畢敬,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與尊重。

然而,隨著大明王朝的建立,穩固江山成為了新的時代主題,朱元璋對知識分子的態度也悄然發生了顯著的轉變。

昔日的熱情與尊重似乎被權力的威嚴所取代,知識分子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變化。

一日,捷報如飛鴿傳書般抵達南京城,元順帝那曾經不可一世的身影,如今已如喪家之犬般北逃,而那象征著元朝威嚴的皇子買的裏八剌,竟也被俘虜至此,成了新朝勝利的見證。

那一日,陽光似乎比往常更加明媚,照耀著南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仿佛連天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喜訊歡呼。

街道上,人們三五成群,議論紛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與期待。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隻見一名信使騎著快馬,風塵仆仆地衝進城中,手中緊握著一封密封的捷報,仿佛懷揣著整個天下的喜訊。

他直奔皇宮而去,沿途的百姓紛紛投來好奇與期待的目光。

“快看啊!是捷報!元順帝跑了,買的裏八剌也被抓來了!”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在人群中傳開,如同一股暖流,瞬間溫暖了每個人的心房。

在皇宮內,朱元璋正與眾位將領商議軍情,突然聽到門外傳來喧嘩聲,眉頭不禁微微一皺。這時,一名侍衛匆匆進來,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啟稟皇上,飛鴿傳書,元順帝已北逃,皇子買的裏八剌已被我軍俘虜,現正押解回京途中!”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但很快便恢複了往日的沉穩。

他站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漸漸清晰的天際線,沉聲道:“好!此乃天助我也!傳令下去,全城歡慶三日,以賀此大捷!”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南京城,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敲鑼打鼓,燃放煙花爆竹,慶祝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劉基也被這喜慶的氛圍所感染,他走出書房,來到院中,隻見一群群身著節日盛裝的百姓,正興高采烈地慶祝著。

“劉大人,您也出來看熱鬧啊?”一位熟識的官員走過來,笑著跟劉基打招呼。

劉基微微一笑,點頭回應:“是啊,這等喜事,怎能錯過?元順帝北逃,買的裏八剌被俘,實乃我大明之福啊!”

“說得是啊!”官員感慨道,“想當年,元朝何等威風,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世事無常啊!”

劉基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隨著元朝的覆滅,自己作為曾在元朝任職的官員,其身份地位也變得更加微妙。

但他很快便將這些雜念拋諸腦後,畢竟,眼前的勝利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拉著那位官員的手,笑道:“走,咱們也去湊湊熱鬧,讓這喜慶的氛圍再濃烈一些吧!”說著,兩人便一同融入了歡慶的人群之中,共同見證著這個新時代的到來。

………

這消息一出,整個南京城沸騰了,尤其是那些跟隨朱元璋一路走來的開國元勳們,更是喜不自勝,仿佛看到了多年奮鬥的果實終於掛滿枝頭。

劉基也不例外,他那張平日裏總是沉思的臉龐,此刻也難得地綻放出了笑容。他拉著身旁的徐達,興奮地說:“徐兄,你看到了嗎?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徐達拍了拍劉基的肩膀,笑道:“是啊,伯溫兄,你的智謀功不可沒,這天下,有你一份功勞!”

受到這份喜悅的鼓舞,劉基決定要用自己的筆,記錄下這一刻的輝煌。

他回到自己的書房,文思如泉湧,筆尖在紙上跳躍,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喜悅與自豪。

他寫道:“自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我主朱元璋,以仁德之師,橫掃六合,今日皇子被擒,實乃天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