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燈火闌珊(2 / 2)

上元節最不能缺少的美食就是元宵,元宵又名“湯圓”“浮圓子”“溫圓子”“粉團子”,取其圓圓的形狀,寓意全家團圓,家庭美滿。東京城的湯圓多以甜口餡料為主,也有肉餡湯圓等鹹口餡料為主的湯圓。元宵除了做湯外,還可以炸著吃,叫做炸元宵,炸元宵在又叫“油錘”或“焦錘”。正月十五的東京城,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炸上滿滿一盤元宵,對著小酒,別是一番風味。

東京城有一句諺語:不管在東京過什麼節,飯桌上一定會出現餃子。元宵節的宴會上、路邊攤上一定會有一盤皮薄餡大的餃子,一個個飽滿的餃子形似元寶,寓意著財源滾滾、興旺發達,味道香寓意好,是吉祥的節日美食。

此時的朱璉麵前就有滿滿一碗餃子,一盤炸元宵,一碗湯圓,還有一疊大豆醬。趙桓吃著自己碗裏的湯圓,注視著眼前心愛的人兒,朱璉輕輕咬住湯匙的一角,眨著大眼睛,滿臉專注地呷掉一灘雜糅的美味。時而抬起頭,迎上趙桓親昵、溫暖的目光,笑嘻嘻的扮了個鬼臉,等她長大以後,就明白這種目光就叫做深情。

朱玨和周侗、盧俊義、林衝一桌,小何、紫晴和郭氏兄弟一桌,呈三角形的方向,隱隱約約的將趙桓二人的桌子保護起來。

或許是平時家教風格的緣故,朱璉晚飯並沒有吃多少,看上去有些急饑餓,一個勁的囫圇吞棗,看得旁邊的朱玨擔心不已。一方麵擔心湯圓太燙太大哽咽住了,另一方麵擔心吃得太多。

趙桓才不在乎呢,上一世的朱璉身為太子妃的時候,各方麵總是受到約束,並不能隨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情,經常在趙桓耳邊抱怨。曾經無數次許諾以後帶她遊遍大宋河山,看遍塞上牛羊,終究是空許諾,化為泡影破碎在金人的鐵蹄下。

這一次,再也不會了。

緊接著,店家又上了兩個鬆軟可口的蒸發糕和鹹甜可口、香味濃鬱的油茶。

朱璉終於吃飽了,走到朱玨哥哥身邊撒了個嬌,拍了拍圓滾的肚皮,咯咯笑了起來。吃了熱氣騰騰的湯圓,驅趕了寒冷,暖暖和和過一個美美的上元節。

為了哄朱璉開心,趙桓特意買了很多細小的煙花,小孩子握在手上,揚向空中,好幾支煙花同時綻放,五彩繽紛。

趙桓和朱璉坐在躺椅上,隨著眾人一起往回走,走到宣德門前的時候,聚集了很多人。

在宣德門前的廣場中央,用各種各樣的燈紮蓋起的一座如鼇形的高台,據說叫做鼇山燈。這是高俅為了討得管家的歡心,以神話故事裏的鼇山立意,設計的大型鼇山燈組。先用彩色絲綢結成巨大的山形,再用各種各樣的燈彩帶堆造出假山假水,中間雜以曲橋、亭台,上麵懸掛樣式各異大小不同的花燈,同時又配以機械製動的能快速行走的走獸及各種神仙人物等燈彩。每年花費眾多人力、物力、財力,製作相當數量的彩燈,扮演神仙聚會的場景供人欣賞,以吸引民眾參加規模宏大的元宵燈會。

約麼二鼓時分的時候,官家帶領聖人、各位貴妃淑妃和諸皇子郡王來到宣德樓上觀看鼇山燈。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爹爹他們來了”,趙桓對朱璉說道。

“你爹爹,那不就是當今皇上嗎?”朱璉很聰明。

“對呀,我還有一個可愛的妹妹,跟你一樣大,我等下帶你去見他們。”

“好呀好呀。”

官家懷裏抱著小金奴,身邊鄭貴妃和王皇後一左一右,鄭貴妃牽著趙楷,兩個小孩子尖叫著,嚷嚷著要下樓觀看。

官家實在沒法子,隻得讓高俅和何中兩個人帶著趙金奴、趙楷下樓遊玩。小金奴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哥哥的的小推椅,拉著高俅的手,徑直跑向趙桓這邊。

“哥哥,哥哥,我找到你了,”趙金奴開心的蹦蹦跳跳,握著朱璉的小手繼續問,“這個小娘是誰呀。”

趙桓把妹妹的小手和朱璉的小手握在一起,將她們兩個往懷裏靠了靠:“她呀,她叫朱璉,是哥哥剛認識的好朋友。”

“哦,朱璉小娘啊,節日快樂。”

這是我妹妹,趙金奴,趙桓又跟朱璉介紹小金奴。

“公主殿下節日快樂。”朱璉標標準準的行了一禮,聲音脆脆悅耳,滿是好聽的。

“金奴,以後我把朱璉帶進宮來陪你玩好不好?”

“好呀好呀好呀,哥哥我想吃東西了。”

“好,我帶你們去吃東西去嘍。”打發走了高俅和何中,幾人又往朱雀門的方向慢慢走了過去。

昔日的旋律,依然敲打心靈的柔軟,汩汩流淌的思念,借誰的目光見證昨日的笑靨如花。一條街一條街的走過,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唯有那一盞燈的光芒,照耀著你我的來來往往!

正是: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