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中](1 / 3)

五、致命攻擊

建都後一個多月(5月8日),一支由林鳳翔、李開方率領的精銳兵團自浦口出發,出師北伐。

李開方麵皮微黃,相貌粗悍。

林鳳翔勇猛善戰。

稱得上太平軍的一流悍將。

但北伐卻結結實實是一次軍事冒險。

二萬人就想直搗黃龍,擒“賊”拿“王”……

玩笑是不是有點開大了?

要知道大清公司雖然頻臨危機,運轉不靈,但董事長(鹹豐)名下畢竟還控製著80%股份——全國大部分城市及近百萬的軍隊。你想伸過嘴一口吞掉,首先,要考慮消化問題?

好在林鳳翔、李開方二人能幹,威猛組合,一路斬關奪將、連破州縣。

6月入河南,在歸德銷掉清軍三千餘人,北上劉家口,擬渡黃河取道山東。因清兵燒毀船隻,沿河防堵,北伐兵團隻好沿黃河南岸西進,18日進逼開封,不克,在汜水、鞏縣之間奪得一批民船,渡過黃河。

擔任阻擊的幾千名太平軍卻被清軍截斷,未及渡河,損失大半。

7月進圍懷慶,懷慶知府餘炳燾率兵死守,太平軍久攻不下。

9月,北伐軍入山西,複經河南入直隸。29日,擊潰直隸總督訥爾經額部萬餘人,奪取軍事重鎮臨洺關!

太平軍乘勝北上,連破直隸沙河、任縣、隆平、趙州、深州。

長驅直入,京師震動!

京中官紳逃走者三萬多戶。

北伐兵團乘機東進,前鋒直抵天津楊柳青。

鹹豐帝也準備逃往熱河,他任命勝保為欽差大臣,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讚大臣,調集軍隊一同進剿。

10月15日,僧格林沁帶領四千蒙古軍屯紮涿州,屏蔽京師。

清軍決堤放水,北伐軍進攻天津受阻,屯據靜海、獨流鎮。

時值隆冬,天下大雪。北伐軍缺衣少糧,手腳凍黑,忍受著饑餓嚴寒對抗數萬清軍和團練的圍攻。

林鳳翔、李開方分別率部固守,並向天京求援。

由於北伐兵團一路殘暴好殺,奉行焚書毀廟、強迫信教、脅裹參軍、財產充公,“除妖”、“講道理”等過於極端的政策,一般百姓及知識分子聞風逃走、避之唯恐不及。而一支缺少地方支持和強大後備援助的軍隊,注定是孤獨而脆弱的?

——鬼子一進村百姓夾道歡迎大爺大娘扯住袖子說孩子喝一口家鄉的水一個勁兒往兜裏塞紅棗雞蛋的場麵即使在電影上也是不可能出現!

1854年(鹹豐四年)2月4日,楊秀清派三流戰將曾立昌、陳仕保、許宗揚率七千五百人從安慶出發,支援北伐兵團。

開頭還順利:

紅旗飄飄……

3月11日過黃河,19日占豐縣,進入山東境內。吸收了幾萬閑散遊民。

4月,北伐援軍在山東臨清遭遇清軍阻擊,作戰失利,不得已南撤,部眾紛紛逃散。曾立昌落水而死,陳仕保陣亡,許宗揚隻身逃回天京。

援助行動告吹。

李開方率六百騎兵突圍南下,接應援軍,被圍於山東高唐州。

林鳳翔堅守連鎮。僧格林沁率三萬清軍於四周掘壕築城,長期圍困,同時進行誘降。太平軍先後出降者達三千人。

1855年(鹹豐五年)3月7日,連鎮失陷,林鳳翔受傷被捕。

連鎮陷落後,扼守高唐州的李開方率眾突圍,被僧格林沁誘至茌平縣馮官屯。清軍決運河水灌,馮官屯一片汪洋,低窪之處水深五六尺,士兵赤腳站立水中,遍體生蛆。太平軍堅持兩個月,彈盡糧絕,數次突圍都未能成功,5月31日,李開方被俘獲,押往北京處決。

北伐失敗。

西征

旌旗獵獵。

北伐軍出發沒幾天,楊秀清又派胡以晃、賴漢英、曾天養率戰船千餘艘、步軍兩三萬人,自天京出師西征。

西征軍溯江而上,迅速攻占了安徽和州、太平、池州、安慶。

胡以晃坐鎮安慶。賴漢英率曾天養、林啟容等一萬餘人進軍江西,連克沿路州縣,前鋒直抵南昌城下。

南昌由太平軍恨得咬牙的“老朋友”江忠源固守。

江忠源拿出一年前蓑衣渡口打埋伏的幹勁,赤膊上陣,多次督軍出城迎戰並炮擊太平軍的船隻,均被打退,太平軍發動數次衝鋒,轟城未成。戰況慘烈,兩軍遂陷於僵持狀態。

太平軍圍城三月,被迫撤退。

西征軍兵分兩路。

一支由胡以晃、曾天養率領,向安徽北部進軍,連下集賢關、桐城、舒城,進逼廬州。

新上任安徽軍政大員的江忠源,懷揣著嶄新的委任狀,激情澎湃。為了燒好三把火、不負聖恩,他一路急馳,率援兵趕到了廬州城。

1854年1月14日夜,大霧迷漫。太平軍借著霧氣的掩護,緣梯而上攻入城內,與清軍進行巷戰。

廬州失陷。

官印還沒有焐熱,江大人的人生已走到盡頭。

他不願投降,投水自殺。

另一支由韋俊、石祥禎帶領,西取湖北。大軍占領九江,留林啟容率兵駐守,又一舉攻占田家鎮,大敗黃州清軍,湖廣總督吳文鎔投水而死。西路軍乘勝連克漢口、漢陽,攻占武昌。

2月,西征軍兩萬人由石祥禎、林紹璋指揮水陸並進,挺進湖南。

複嶽州,克湘陰,占靖港。

風卷殘雲。

醒醒吧一帆風順的日子沒多久了!

太平軍很快將迎來一個難纏的對手……

曾國藩。

早在1853年,停薪留職幹部、43歲的曾滌生在家鄉購買槍炮,組建新軍。

湘軍分水師、陸師。

陸軍以營為單位,每營設一營官、四哨官、勇丁六百八十五人,火器主要有抬槍、鳥槍,劈山炮。勇丁多招募湘鄉一帶的農民,工資一般為國防兵(綠營)的三倍左右。

入伍者須登記住冊,填寫籍貫、住址和父母、兄弟、妻子姓名,防止逃亡。

水師每營四百四十七人,設快蟹船一、長龍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艘。每隻長龍船安裝七門炮,舢板安四門,均為射程遠威力大的進口熟鐵炮。

各船還配有火槍、刀矛,以備近戰。

湘軍所選將領除羅澤南、彭玉麟、李續賓等讀書人外,還挑選少數精於武藝的軍弁為營官,以便訓練水陸兵丁,教他們掌握必要的技藝和陣法。

全軍實際隻聽命於曾大帥一人。

至1854年初,曾國藩已練成湘軍陸師十五營、水師十營共一萬七千餘人,集結待命。

西征軍主力由林紹璋率領開赴湘潭,與湘軍先鋒塔齊布展開激戰。

湘軍水師憑借著船炮優勢,往返衝擊。太平軍由民船臨時組建的水營,缺少火炮、不諳陣法,難以抵擋湘軍的進攻,三天內被摧毀大小船數百隻,傷亡逾千人。

林紹璋自率大隊向湘江上遊轉移。

不意半路被湘軍水師追趕,便棄船登岸,折回湘潭。

湘軍設計奪占了湘潭城。

太平軍損失一萬多人,傷亡慘重。

曾國藩獲知湘軍在湘潭得勝,得意之餘,親自督率水師五營、陸軍八百人,由長沙進襲靖港。

南風驟起,水流迅急。

湘軍戰船一闖入靖港,即遭到太平軍岸上炮火的猛烈轟擊,隻得棄船上岸。

曾國藩坐鎮白沙洲,執劍督戰。

陸軍見水師失利,退縮不前。

靖港一戰,湘軍水陸皆敗,戰艦炮械損失嚴重。曾國藩兩次投水自殺,皆被隨員救起,倉皇逃回長沙。

大潰退!

經過兩個多月的補充休整,曾國藩操刀上陣,再次對太平軍發動進攻。

曾天養迎戰塔齊布不利,太平軍水師在東洞庭湖君山、雷公湖一帶又遭湘軍水師伏擊,損失不少船隻。

湘軍進占嶽州。

曾天養督戰船四百艘,反攻嶽州。湘軍分五路迎戰,太平軍水陸皆敗,失戰船七十六隻,炮二百八十餘門,傷亡千人,隻得退守臨湘。

韋俊率部自武昌來援,與曾天養、林紹璋領六百隻戰船,再次反攻嶽州。

湘軍楊載福率水師迎擊於城陵磯,乘風縱火,太平軍戰船被焚毀百餘隻,傷亡過千,不得已撤出戰鬥。

清軍將領陳輝龍督廣東水師支援湘軍。

雙方再戰於城陵磯,忽然間刮起南風,曾天養令小股船隊吸引清軍進入狹窄的水麵,然後放火燒船。陳輝龍由於坐艦笨重,在激戰中擱淺,太平軍將士乘勢攀上甲板,將之亂刀砍死。

湘軍水師艦長褚汝航率船救援,也被太平軍擊斃。

曾國藩傷心流涕。

曾天養率兵由城陵磯登岸,據險紮營。

塔齊布率兵攻打。

年近花甲的老將曾天養忽然變成了猛張飛,單槍匹馬殺入敵陣,一矛刺死了塔齊布的戰馬。塔齊布連忙躲閃。曾天養再刺,湘軍一擁而上亂槍戳死了他。

太平軍敗走武漢。

清軍尾隨跟進,分三路對武漢實施總攻擊:

李****率水師直抵鸚鵡洲,前後夾擊,燒毀太平軍水師戰船三百餘隻;

羅澤南並荊州李光榮部川勇共四千人進攻花園,焚燒太平軍營壘;

魁玉所率荊州軍則進攻漢陽蝦蟆磯,衝進土城,並攻破鸚鵡洲太平軍的營寨。

武昌守將石鳳魁、黃再興皆是文職幹部,無法應付。

匆忙中決定放棄武漢。

在撤退過程中,太平軍遭遇湘軍塔齊布截擊,損失千餘人;泊於漢水中的戰船一千多隻,因來不及下駛,又被湘軍焚燒殆盡。

武漢失守後,楊秀清令燕王秦日綱堅守田家鎮防線。

太平軍在田家鎮與南岸半壁山之間橫架兩道鐵鏈。

為了增強防禦,楊秀清還專門派人從天京送來一座木簰,作為江中的堡壘。

木箄體積龐大,上有木城、了望樓,架設槍炮,相當於一艘微型航空母艦。

11月23日,秦日綱督軍二萬與羅澤南大戰半壁山,傷亡數千人,餘部退往田家鎮;半壁山失陷。

湘軍縋崖而下,將橫江鐵鏈砍斷。

次日,太平軍又將江中鐵鏈鉤聯於南岸半壁山下。

湘軍戰船出動,聲勢浩大。塔齊布同羅澤南率陸師六千人,排列南岸,以助聲威。

湘軍水師傍南岸順流而下,至鐵鏈前且椎且熔,弄斷鎖鏈。水師第二隊隨即上前發炮襲擊,毀太平軍炮船二艘。太平軍水師陣勢遂亂,紛紛敗退。

水師三隊縱火焚燒太平軍戰船。

時值東南風大作,船隻無法下撤,大部分被燒毀。

12月3日,太平軍苦心經營的田家鎮、半壁山江防工事被湘軍徹底突破!

臨危受命

1855年(鹹豐五年)1月,曾國藩進逼九江。

叫嚷“肅清江麵,直搗金陵”。

太平軍連續作戰船隻被燒毀一萬多條,基本上喪失了水戰能力。

全軍退守湖口。

麵對嚴峻的局勢,天京領導層下令改由石達開擔任西征軍統帥,領兵增援。

石達開抵達湖口。

鑒於湘軍氣焰囂張、水師強盛,他決定由林啟容守九江,黃文金據湖口,羅大綱駐梅家洲,伺機破敵。

九江北枕長江,湖汊縱橫。

塔齊布、胡林翼率兵幾次奪城,死傷甚眾,終不能得手。

湘軍攻九江不下,轉而襲取梅家洲。守將羅大綱督率太平軍憑借工事奮勇抗擊,斃敵數百人,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曾國藩決意改攻湖口。

倚仗湘軍水師優勢,先擊破鄱陽湖內太平軍的水營,切斷外援,爾後再圖九江。

太平軍則采取“敵進我退、敵住我擾”的騷擾戰術。

夜間出動無數小分隊,施放火箭火球,擊鼓呐喊,搞得湘軍徹夜戒嚴、不敢睡覺。

石達開通過觀察,了解到湘軍水師由兩種不同的戰船組成,大船叫“快蟹”、“長龍”,船上配置重炮,比較笨重;小船叫“舢板”,沒有船篷,每船有三五尊小炮,二十多把槳,運行靈便。這兩類戰船相互策應,配合作戰,隻要設法把它們分開,就能各個擊破。

機會還真就來了。

23日,湘軍水師擊壞太平軍設置於鄱陽湖口的木簰。

石達開、羅大綱將計就計,令部下堵塞航道,卻在靠西岸處留一處缺口!湘軍水師營官蕭捷三中計,率舢板輕舟一百二十餘隻載兵兩千,直衝入湖內。

石達開下令水營在湖口迅速搭起兩道浮橋,上鋪木板,加以土石,將湘軍水師攔腰斬斷。

江風正緊。

太平軍以小船數十隻圍攻泊於長江內的湘軍大船,小劃子船身小巧,鑽進水師老營,焚燒敵船。岸上數千人也施放火箭噴筒,配合作戰。湘軍艦船由於失去小船的護衛,運轉不靈,數十隻大船霎時被燒得“嗶嗶剝剝”響,滿江通紅,餘者倉皇逃走。

2月11日夜,林啟容、羅大綱如法炮製,再開一場熱鬧的焰火盛會,以小舟百隻火彈噴筒焚毀了大量敵船,並繳獲主帥曾國藩的坐艦。

曾國藩坐小船逃走。

羞愧難當,再次上演“以身殉國”,被羅澤南等勸住。

石達開、胡以晃乘勝反攻。

秦日綱陳玉成乘虛西進,擊潰湖廣總督楊霈所部清軍萬餘人,第四次占領漢陽。

韋俊率部自田家鎮渡江,進占興國、通山、崇陽、鹹寧,與秦日綱部會攻武昌。

3月下旬,羅大綱率部與皖南太平軍範汝傑會合,進占徽州府。

湘軍水師禍不單行,自遭太平軍打擊後又遭風暴的襲擊,沉船二十二隻,毀壞二十一隻,餘部撤往武漢。

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那句“幸福家家相似、不幸個個不同”的至理名言。

4月3日,秦日綱、陳玉成率太平軍第三次克複武昌城。

羅澤南部五千湘軍由江西義寧州進入湖北,威逼武昌。

石達開見湘軍全力救援武漢,江西兵力空虛,決定采用“圍魏救趙”之策,進軍江西,壓迫曾國藩的南昌大營。

12月9日,石達開率軍三萬進占江西新昌,與天地會武裝周培春、葛耀明等部數萬人會師。分兵連占上高、瑞州、新喻、峽江、樟樹鎮,進逼南昌。

曾國藩急調圍困九江的周鳳山部回援。

周鳳山攻占樟樹鎮。

1856年(鹹豐六年)3月22日,石達開集中兵力,向樟樹鎮發起攻擊。太平軍四路圍攻,盡破周鳳山所部湘軍營壘,殺敵千餘。周率殘兵逃奔南昌。

石達開轉戰江西,在短短的三個月中,先後攻占七府一州五十餘縣,南昌岌岌可危。

曾國藩噩夢不斷。

洪秀全、楊秀清命令太平軍回援,江西軍務改由黃玉昆主持。石達開率部三萬人經江西出境,取道皖南,救援天京。西征至此告一段落。

奇兵

天京建都不久,作為不受歡迎的客人,清軍即分別在城郊和揚州建立“江南大營”、“江北大營”,彼此呼應,威脅天京。

當太平軍主力大舉北伐、西征的時候,天京空虛,江南江北大營乘機擴充兵力,不斷對太平軍發動進攻。

1853年底,太平軍被迫放棄揚州。

清朝又從廣東調集了五十艘“紅單船”開抵天京附近江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