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3 / 3)

常景雲北上邊區是秘密走的,所以周城縣的幾大紳士當時並不知道,隻是在過了半月後才從其他人的傳言中知道了這件事。常景雲一走,他們忽然就覺得了日子的寂寥和空落,神情悒悒的。又過了半月,周城縣忽然盛傳常景雲和王鶴鳴等三十多人在穿過敵人封鎖線時,在永壽的山穀中被敵人逮捕,押解到西安去了。這消息在他們心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就在聽到這消息的當天晚上,侯心齋、鳳廷璋來到了門世辛的“益中堂”。

“啊,二位議長來到,有失遠迎。”門世辛笑著招呼他們坐下。“我也正要去找二位呢。”

風廷璋說:“聽到了?”

門世辛說:“聽到了。唉,凶多吉少呀。”

侯心齋說:“咱們怕得想個辦法。”

門世辛說:“就是,咱們不能見死不救。”

鳳廷璋說:“心齋,你在省城有什麼關係嗎?”

侯心齋說:“我有個朋友叫楊雲飛,在西安花園飯店當副經理,是個會計師。這個人能和陳本齋說上話……”

鳳廷璋說:“陳本齋,就是那個在楊虎城手下當軍需主任還當過緩遠省主席的陳本齋?”

侯心齋說:“正是。”

鳳廷璋說:“世辛,你記得陳本齋嗎?”

門世辛說:“陳本齋當然記得。這個人原為商人。一年出外收帳時,途中遇雨,他走進附近的一座山神廟中躲雨,見廟壇前臥一老者,奄奄一息,陳本齋去問老者,老者已沒有力氣,隻用手指指嘴巴。陳本齋見他是煙癮犯了,急忙從身上攜帶的鴉片煙碗裏掐出指甲蓋大的一塊兒,讓老者吃了。老者吃了後,頓時精神煥發,他對陳本齋說:‘把你那一碗煙給我留下,後簷頂棚上有一件東西,你拿雲吧。’陳打發手下人去頂棚上取,原來是一支短槍。這個老者叫馮應龍,原來是楊虎城手下的一個軍官。他後來探尋到陳本齋,就叫他去楊虎城手下當一名管後勤的。他從此就發了家。”

鳳廷璋笑說:“這陳本齋雖然家產萬貫,富得流油,但卻有個不孝之子,是個二百五。就是這個二百五,陳卻給其討了一個漂亮媳婦。陳那時候經商,每隔幾天就要回一趟家,陳回家後,就打發二百五兒子去娘家接媳婦。二百五的媳婦不回去,二百五就說:‘涼的些,爹回來了,你回去爹給你給錢呢。’媳婦就哭。二百五又說:‘有哭的啥,爹為你好呢。’後來二百五不知怎麼死了,媳婦卻沒有走,以兒媳的名義留下伺候公公,竟生下一個孩子,把陳本齋叫爺爺……實際上是陳的兒子……”侯心齋說:“陳本齋現在在省城玉華門開有幾處商號,與省黨部書記長邰某某有深交,隻有通過他才能設法營救。隻是這營救沒有上百兩金子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鳳廷璋捋著胡須說:“這樣吧,我賣上兩頭騾子吧。”

門世辛摩了摩自己的臉頰,說:“我把那匹棗紅馬賣了。”

侯心齋說:“我賣上二百石麥子吧。”

幾天後,他們把錢湊一起,三個人帶上乘車來到西安,在一家金店裏買一隻二兩重的金項圈,兩隻各重二兩的金鐲子,六個金條(每個十兩),通過楊雲飛和陳本齋,分幾次送給省主席董釗的秘書穀正鼎。到了這年臘月,王鶴鳴獲釋。

常景雲在周城縣的眾紳士去省城營救前就被他的一位在省警備司令部坦任秘書的同學保釋了。獲釋後,常景雲沒有再回周城,受黨的指示,他來到西北某校任教,同時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但是,那次在永壽被捕的西府地區幾個縣的縣委負責同誌,卻在西安東十裏鋪被敵人活埋了。

關於周城的眾紳士傾家產營救地下黨同誌,新編的《周城縣誌》裏沒有記載,但民間卻在廣泛流傳著。也有人說,這原本是子虛烏有的事。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