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夫妻,清苦又安定(2 / 2)

夏侯雲歌低頭淺笑,不多言。

在外人眼中,肖秋柏清雋秀美,而夏侯雲歌卻是個容貌極為普通的婦人,雖然懷孕,卻是事事都是肖秋柏打點照料,每日連洗腳水都是肖秋柏親自送入房中。

自然,如此體貼的相公,大家也都在暗地裏猜想,是要給房中夫人親自洗腳按摩足底的。

時光轉眼臨近新年,肖秋柏和夏侯雲歌在路上也走了許久,肚子一天天大了,腿腳浮腫,也是實在走不動了,之後就近找了個小鎮子住了下來。

夏侯雲歌用身上的銀票買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院子,房屋雖然破舊,院中有梅花青竹,倒是別致。

肖秋柏顯得有些難為情,“最後還花銷雲姑娘身上的銀錢。”

夏侯雲歌挑挑眉不以為然。

臨近年關,由於國喪未過,百姓們也不敢操辦,以免落了大不敬之罪,一點年味都沒有。

肖秋柏身上分文無有,夏侯雲歌的銀錢也用來買了院子,倆人都一貧如洗,肖秋柏便去街上給人書寫信件字畫為生,每日用他賺來的幾個銅板度日。雖然清苦,倒也祥和安定,很是愜意。

任憑外邊前線打仗的風波一觸即發,驚濤駭浪再凶猛,他們維持的小家也是滴雨不漏。

有人說,前邊已經打了幾仗了,也不知誰輸誰贏,夏侯雲歌也不關心,肖秋柏也更是不關心,誰也沒去過問,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南方的氣溫確實比皇城更溫暖,將要新年也到處綠意盎然,花開馥鬱。

這個名叫懷昌的小鎮,比起惠安鎮稍大一些,人卻明顯比惠安鎮少,隻因大多數的百姓都向北逃難了,剩下一些不願意搬遷的人,不喜那背井離鄉的奔波日子,留下來苦熬。

“懷昌歸屬虞城,就要打仗了,你們怎麼還來這裏落腳了。就不怕戰亂將起,小夫妻帶著孩子,保不住性命!”

夏侯雲歌經常中午的時候給肖秋柏送飯,她知道肖秋柏舍不得花銷書寫字畫的那幾個銅板,經常中午餓著肚子,人也日漸消瘦,更顯文弱。夏侯雲歌到底有些心疼的,自己也沒有做飯的手藝,就胡亂煮一些青菜粥,米菜在一起,也簡單,卻又不是胡了就是生的,肖秋柏也吃的很幹淨,從不挑毛揀刺。

肖秋柏字畫攤子旁邊,是一個賣自己親手製作陶瓷瓦罐的老大爺,姓範,人很實誠。最近天下動蕩,範大爺的生意也不好,倒是肖秋柏的生意平白的多了些。隻因逃難離散的親人多了,大家心中惦念親人,總想著一紙書信,可以落個心安,卻不知在戰亂中書信是否能到及心心念念的親人手中。

肖秋柏經常會將夏侯雲歌送來的飯,分一些給範大爺,一來二去兩家處的也很好,範大爺的話也多起來,經常說他們來這裏安居不是明智之舉。

肖秋柏笑而不語,夏侯雲歌也不願意回答這些問題,默默的幫著肖秋柏將桌子上的筆墨紙硯收拾整理一下。

雖然南方的天氣很暖和,到底還不是真正的春季到來,天氣還有些涼。

肖秋柏穿的又有些單薄,夏侯雲歌總想為肖秋柏帶一壺熱茶來的,可肚子大了,實在提不動了,就對肖秋柏囑咐一句。

“沒什麼生意就早點回家。若生了病,反而不夠多賺的那幾個錢。”

肖秋柏笑著點點頭,一臉的淡然如風,好似一池溫暖的靜水,“午間氣溫高,不那麼冷,等到太陽偏西,沒生意的話,我就回去。倒是你,挺著肚子,別再來送飯了。街上亂,不安全。”

夏侯雲歌點點頭,每次他都這樣說,她次日還是會照樣送飯過來。

她又不是弱不禁風的大小姐,那麼多的風風浪浪都過來了,現在的安定實在是太幸福,來回走一走,雖然腿腳浮腫比較吃力,總比日日在家裏悶著舒服的多。

老大爺卻在一旁羨慕的連連咂舌,“我家那老太婆活著的時候,也經常這樣中午來為我送飯。隻可惜呀,前年走了,就剩我一個老頭子孤苦無依。兒子又被抓去打仗了,更加沒個依靠了。鄰居大多怕被戰亂殃及,搬走了。我這六十來歲的老頭子,實在是走不動了,就繼續在這裏賣這些瓶瓶罐罐的。人這一生啊,不求大富大貴,有個人是真心陪著伴著,才是真正的好福氣,幹什麼也有奔頭。現在我這好多天沒生意,我都不著急,做什麼都懨懨的,有一口飯吃,一口氣活著,就那麼回事了。”

夏侯雲歌提著食盒轉身要走,這時候一隊官兵騎著高頭大馬飛掠而過,速度極快,根本不給人躲閃的機會。也不知出了什麼大事,那火急火燎不管不顧之態與土匪相差無幾,不知揚翻多少路邊攤子,百姓哀聲一片。

馬跑的太急,夏侯雲歌躲閃不及,腿腳又酸脹笨重,動作也遲緩。就在想要邁步後退時,伴著官兵的一聲嗬斥,那馬兒就已揚蹄而來……

“還不快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