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蘇一門,一脈單傳,隻有三條門規:
一,永記青蘇出處,青州蘇方為老祖
二,青蘇一門的使命便是廣記天下事,知古需明理,不得為惡
三,青蘇知古甚遠,知秘甚多。故擇一而傳,多避他人耳,不貪口舌快。
數百年傳承下來,青蘇一脈其實最恐怖的並不是那神鬼莫測的武學功法,而是博古通今學識與見識,青蘇一脈記錄了這世間太多的奇聞異事、曆史人情,知曉了太多的天下秘辛。
毫不誇張的說,如今的楚朝,但凡是有些名望之人,青蘇一脈能夠通過傳承的典籍查出他的八輩祖宗來…
蘇誠原籍房州東北郭家村,五歲那邊,房州饑荒,數萬難民向翰州逃難。在逃難的過程中與父母走散,流落鄉間,巧遇老師蘇安。自此跟隨蘇安學藝三十載…
恰逢楚朝政變,天下震動。蘇安決定讓蘇誠入世,行走天下,記錄見聞。
而蘇誠的第一站就來到了九塘縣,倒不是為了妖僧,而是想見見這九龍山的風光,順便討一份三十年前的債…
書回前言,蘇誠離開酒樓的時候,天色已經將晚。
打聽了一些百姓,蘇誠來到了李府的周圍。
此時縣令府的周圍可謂是熱鬧非凡啊,一隊隊的官兵來回巡邏,三三兩兩的百姓圍著不走,一些江湖俠士混跡在人群之中,偶爾還能看見一些道士來回穿梭…
蘇誠下意識皺了皺眉頭,這樣的情形下,妖僧還能從外麵無聲無息的潛入縣令府,本事有些大了…
又或者那小和尚就一直躲在府內?燈下黑?
不經意間,蘇誠徘徊到了縣令府後門的一個小巷口,看見一個小青年,讓蘇誠頗感有趣。
與別人不同的是,聚集在這裏的人,除了那些百姓,大都神色嚴肅,四處活動,時刻提防著妖僧的出現。
而這個年輕人,一看就不是尋常百姓。自己帶了一張小馬紮,就穩穩的坐在巷子口,神色輕鬆淡然,成竹在胸的樣子。
蘇誠緩步走到前去,詢問道:
“小兄弟也是等妖僧?”
年輕人緩緩抬頭看了看蘇誠,點了點頭。然後又把頭轉向李府的方向,靜靜的看著。
剛一個照麵,蘇誠就發覺這年輕人相貌有些怪異,這種感覺難以形容,他長的太普通了,過於普通了,普通到讓人覺得世間所有人都跟他有些像,又或者他的相貌有所有人的影子…
蘇誠覺得這人有些怪異,便就在他旁邊直接撩起長衫,盤膝而坐。跟這年輕人一起守著這李府的後門。
沒坐一會,蘇誠就察覺到不對勁!
蘇誠師承青蘇一脈,自幼習武三十載,不說武術通玄,也罕有敵手。能影響到蘇誠心境的手段,不說沒有,少之又少。
在這年輕人身邊靜坐不過一刻鍾,蘇誠竟從心底產生出一股寧靜祥和之意。雖然很是輕微,但實打實的存在!
這是………禪意?!
蘇誠猛然抬頭,凝視著眼前的這一怪異的少年!
“你,是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