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青蘇入世(1 / 2)

楚朝江湖之中,有七家一脈單傳的隱世門戶,流傳久遠卻鮮為人知,稱之為七脈。

這七脈分別是:永定、鬼疆、問命、塑理、青蘇、花彩,禍它。

七脈各有不同的使命與傳承,一直在延續卻很少入世。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永定一脈。

永定一脈隻修軍法、戰陣,多在朝廷效力,擔任元帥大將一職,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永定一脈都是大放異彩,這也是他們最廣為人們所知的主要原因。

其餘六脈大都隱世不出,即便入世也鬧不出永定那麼大的動靜,所以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被世人淡忘,不為人所知。

九塘縣客棧二層飲酒之人,姓蘇名誠,字遠之。便是這一代,青蘇一脈的入世之人。

青蘇一脈起源於五百年前的夏朝。

夏朝應和年間的史官之首叫做蘇方。

由於蘇方在撰寫史書的時候,太過於實事求是,記錄了很多聖上不露臉的事兒,聖上檢閱史書的時候惱羞成怒,將蘇方罷黜,貶回原籍青州。

提前享受退休生活的蘇老先生覺得自己人老心不老,不甘於在家中虛度殘年。於是背上了筆墨紙硯,毅然決然的踏入了江湖。

朝廷的大事小情不讓寫,江湖的奇聞異事沒人管吧。

蘇方就這樣走一處,見一處;見一處,記一處。這一走就是二十年…

在這二十年期間蘇方還撿了一個災區的棄童,起名蘇錄,字廣聞。

一位老者領著一個男童,走遍了夏朝的東南西北,記錄了一冊又一冊的風土見聞。

直到蘇方六十七歲高齡的時候才停下腳步,回到了青州,蘇錄此時也已經二十來歲,並且知書達禮,見識廣博,學識遠超同齡之輩。不幸的是,蘇方回到青州剛剛兩年光景,就病逝了,臨終前將禦賜的扇子送給了蘇錄,扇名“八屏玉琉璃”。

蘇方對蘇錄來說,如師如父。所以蘇錄陪同蘇方的兩個兒子一起為老先生守孝三年。

三年守孝期滿,蘇方的大兒子蘇節詢問蘇錄:

“賢弟,你這一身才學,可想報效朝廷?為兄願為你做這引薦之人。”

蘇錄卻笑著搖搖頭道:

“我自幼與老爺子在外麵闖蕩,風餐露宿十餘載,野慣了,隻是一鄉野之人,登不得大雅之堂,也受不得約束。如今守孝期滿,我想重整行囊,接著走我和老爺子沒走完的路。”

蘇節又勸說了幾句,發現蘇錄態度很是堅決,也不再相勸。隻是暗歎可惜,奈何蘇錄無心朝堂…

就這樣蘇錄離開了蘇家,重新行走天下。而這一次,蘇錄不僅收錄著各方見聞,同時也記錄下諸多的武學功法。蘇錄覺得一人獨行,多些武藝傍身,終歸是好的。

這一行又是數十年,蘇錄也效仿蘇方,收養了一個棄嬰,名為蘇晨。

而隨著蘇錄走過的地方越來越多,自身的武藝越來越高強,結識了越來越多武林同道,江湖上的人也尊稱蘇錄為蘇先生,送了一個美號“博古廣聞玉扇仙”。

而每當有人問起蘇錄的門戶,蘇錄也隻以蘇方的門徒自居,來自青州蘇家,以報答蘇老先生的養育再造之恩。久而久之,“青蘇”這一脈,也就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