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琪覺得有些困擾。
因為母親掌管著家裏內眷事宜,就連忙去找了母親,將這個事情與母親說了一番。
李王氏並未多想,本著讓女兒安心的想法召集家裏大小下人這麼一打聽,發現竟無一人知情!再三的詢問,最後一個護院說,前幾日看見一個小和尚在府外徘徊些許…
這一下,事情可就鬧大了!
李懷馬上下令,約束家中子弟管住言行!又趕忙詢問女兒有沒有受到什麼傷害。女兒閨房被大膽的淫僧無故闖入,這事要是傳出去,女兒的清白可就說不清楚了!
李懷現在對這和尚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嚼其肉,啖其骨!自己就這麼一個寶貝旮瘩,要是被毀了名節,李懷想都不敢想!
整個九塘縣現在就是以抓捕淫僧作為第一要義!
抓捕的過程中也有一段小插曲,在李懷簽發海捕公文的時候,找了當時詩會在場的好些人詢問和尚的體貌特征,眾人描述的竟愣是不一樣,甚至是南轅北轍!
最後由於沒有通緝人犯的畫像,鬧得九塘縣是見和尚就抓,遇光頭就審!
李府周圍方圓三裏更是重兵把守,別說是和尚了,就是謝頂的路過都要拷起來問兩句。
一連七天,每天李思琪閨房的書案上都會放著幾朵新采摘的蜀葵,但是別說抓人了,人影都沒見到!
這麼一鬧挺,李府這點事可就傳開了。這事可就有點玄幻了,李家的護院不分晝夜的守著小姐閨房,連個人影都沒見著,這是鬧妖精啊?!
百姓也是三人成虎、眾說紛紜,有的說李府大小姐是遭了邪祟了;有的說李懷做了虧心事,那和尚是厲鬼化身,回來找李懷討債;還有的說那和尚是蜀葵花成精,看上李大小姐了…
這和尚也從淫僧,一躍晉級為妖僧!
李大小姐每天是又急又恐,積鬱成疾,身體越發憔悴。李懷愁的是大把大把的掉頭發啊…每天燒香拜佛希望早日抓到妖僧,呸!不拜佛!見和尚就恨!
九塘縣周圍的一些俠士也是聞訊而來,要會會這所謂的妖僧,為民除害!
道士也來了不少,吵吵著要開壇捉妖!
和尚沒來,和尚不敢來…
轉眼間,從詩會那日算起,已經過了半月之久…
……
這一日,將將傍晚時分,正是下值與晚飯的檔口,九塘縣之內的一處酒樓當中,三三兩兩的人群結伴,早已將酒樓坐滿,其中還夾雜著一些新到九塘縣的江湖人士。
大家紛紛討論著妖僧事件的起末與進展,分享著自己聽來的線索與分析,好不熱鬧。
就在酒樓二樓靠窗的一處,有一人倚著窗台,自斟自飲。饒有興趣地聽著周圍人的議論,嘖嘖稱奇。
這人看著三十多歲的年紀,樣貌不算俊俏,但是忠厚儒雅,穿著一身淡色青長衫,袖口與衣擺繡有白色雲紋,腰間掛著一副絲綢的扇套,頭發自然披下,在後背一束,給人的感覺格外的親近和善。
抬杯翻腕,溫酒入喉,輕吐一口酒氣,中年人擎著嘴角,喃喃道:
“這九塘縣還真來對了,沒想到遇到這等奇事。妖僧?我倒要看看你是人是鬼?”
“小二,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