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入川那麼久,成都沒打下來,而我們的糧草物資卻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後勤四處收集糧草,可這些地主士紳對我們抵觸很大,糧草收集困難,現如今,很難再支撐我們大軍遠途跋涉!”
李定國也不想走,他說出自己的理由道:“大西王,我也覺得不宜離開四川,大軍帶著家屬長途跋涉艱難困苦,先前眾人都不願離開湖廣等地,好不容易來到四川了,大家都在期望能盡快占領四川安定下來,如果又離開的話,恐怕會動搖軍心。
況且去陝西又受製於李自成,我們處在弱勢,時間長了,李自成怕是會對我們下手,去雲南邊境,又背井離鄉太遠了,蠻夷之地,哪能比得上天府之國的四川!”
對於孫可望的話,汪兆齡回應說:“對付那些地主士紳,就是不能手軟的,不給糧草,就抄他們的家,殺他們全族,隻有讓他們畏懼,其他人才肯聽我們的話!”
汪兆齡是主張用強硬的手段去應對那些地主士紳的,以殺解決一切問題,可以一勞永逸,用到其他百姓身上也一樣。
艾能奇反駁說道:“汪先生此舉未免太過殘暴了,我大西軍要統治四川,手段過於殘忍,難以讓百姓接受,到時隻會更麻煩!”
汪兆齡的思想和做法,他們四兄弟一直都是不待見他的,但義父對他頗為欣賞,常常采用他的計策,他們也沒辦法。
張獻忠看著他們在那相互駁斥談論,他也在收集眾人心中的想法,大多數人確實不願意離開四川,畢竟好不容易才走了過來,誰會想輕易放棄。
就連張獻忠自己也是不太想離開的,雖然成都讓秦良玉牢牢守住,他們缺少重炮,一時難以攻下,但他們也將成都圍困住,現在就是在跟他們耗,成都城內人口眾多,他不信裏麵能撐大半年。
現在最大的變數就是左良玉,隻要將左良玉擊敗,明廷就沒有其它大規模的軍隊能派來四川了,他拿下成都後,以此為根基,照樣能繼續穩定發展。
至於離開四川的兩個選擇,那也隻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施行的。
等眾人吵鬧了一會後,張獻忠才敲了敲桌子,說道:“行了,都別說了,本王理解大家的心情,一直東奔西走,沒有固定的地盤,確實不太適合我們的發展,既然大夥都不想離開四川,那便留在四川和左良玉作戰吧!”
汪兆齡聽到不會離開四川,第一時間趕緊吹捧道:“大西王英明,隻要我們能打下成都,就能從名義上占領四川,大西軍的威名定會震懾四川全境,給那些還抱有幻想的明廷官員狠狠地打擊,到時候占領四川全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
張獻忠點頭,又繼續說道:“本王決定趁左良玉的軍隊過來之前,集中大軍,再次強攻成都,看能不能將成都打下來!”
“是!”
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不同以往的緊迫感,對於接下來的攻城,將會更加重視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