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時候,明軍為什麼戰鬥力下降那麼厲害,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隻說清軍多麼多麼強大。
裝備差和軍餉不足是一方麵,但還有很大一方麵是將士的勇氣信心和信念出了問題,將士沒有為國之心,不想戰、不敢戰。
一句: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就將很多人嚇破了膽。
但女真並不是不可敵的,白杆兵、戚家軍、天雄軍這些敢打敢戰的軍隊,用事實證明,漢人正麵作戰同樣不輸建奴的。
未戰先怯,就已經輸了一半,你都覺得自己打不贏,那怎麼能贏。
曆史上弘光政權為什麼被清軍勢如破竹的滅亡,江北四鎮單論兵力也不差的,防守肯定綽綽有餘。
但多鐸帶著大軍來到的時候,劉澤清、劉良佐直接就被嚇壞了,根本不敢打,直接投降。
還是未戰先怯,不敢打不想打。但這些投降的明軍,為了證明他們的選擇沒有錯,為了功勞為了表現,對昔日的同僚都下起狠手,那可是戰力飆升,對明軍打得最狠的就是這些投降的明軍。
明明都是同一批軍隊,為什麼一時戰鬥力拉胯,一時戰鬥凶猛,戰力飆升是因為他們變得想打,敢打了。
可見這信心、信念、勇氣等這種無形的情緒精神會對軍隊戰力有很大的影響。
朱慈烺不讓忠勇軍裏的太監監軍擁有指揮統兵之權,隻保留監督權力,同時工作重心轉為對士兵的思想教育。
忠勇軍每周都有一天思想忠貞教育,由那些太監淨軍負責,之前說過,大概內容就是給他們宣講忠於皇帝忠於大明,士兵要保家衛國勇於殺敵,士兵要愛民護民,不劫掠百姓等,還有教他們喊口號,給他們講軍功政策,教他們識識字等等。
朱慈烺讓監軍經常給士兵們講:建奴也是兩個胳膊一個腦袋,你一刀將他腦袋砍了,他也會死,你一槍將他們腦袋打爆,他也會死。
沒必要神話建奴滿萬不可敵,狹路相逢勇者勝,你敢戰,就能勝。
通過這些宣講教育方法,慢慢影響士兵的思想觀念,提升他們的信心、士氣,培養他們敢打敢戰的信念,加上其它糧餉那些不缺。
正是如此,忠勇軍的新兵才能在第一次上戰場戰鬥中,沒有一下子潰敗,加上他們本身個人勇武,戰鬥決心大。
忠勇軍很快挽回了局勢,清軍的滿八旗精銳在這裏不多,無法一下擊潰忠勇軍,相反被忠勇軍的奮起反抗,讓他們傷亡不斷增加。
忠勇軍能堅持不潰敗,但清軍中那些綠營兵可扛不住,他們開始潰敗後退跑路。
“快撤,這些明軍太厲害了!”
他們想跑路,連帶著漢八旗的人也一起後退,剩下那不足一千的正藍旗建奴兵怎麼能抵擋這大軍。
一名正藍旗的佐領見此怒罵道:“這些漢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撤!”
兵敗如山倒,此刻這些滿軍就算還能戰,但他們哪裏能擋得住那麼多明軍,無奈也隻能跟著後撤。
見這些清軍潰敗,董大為趕緊下令道:“追!將他們一舉滅了!”
“嘟…嘟嘟……嘟!”
朱慈烺讓忠勇軍也搞了一個衝鋒號,將衝鋒的命令改成了衝鋒號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