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士青的火槍營沒有其他兵種,就是專職的全員裝備各種火銃,燧發槍、火繩槍、三眼銃都有。

眼看清軍騎兵越來越近了,距離一百五十米時,士兵們還能勉強保持鎮定,但當距離縮短到一百米時,前排的燧發槍兵已經開始感到不安。

他們的手微微顫抖著,心跳加速,眼睛緊盯著前方的敵人,而當距離隻有八十米時,一種莫名的恐懼已經深深地籠罩在了他們心頭。

雖然清軍騎兵隻有三百人左右,在步兵眼裏,衝鋒的騎兵就像千軍萬馬一樣碾壓過來,任何擋在戰馬前麵的人,都會害怕自己被撞死、被踩死。

此時前排的燧發槍兵緊緊握著手中的燧發槍,手指搭在扳機上,每時每刻都想著扣下去,但每次訓練的嚴格軍紀令他們強忍著,沒有命令不得開槍。

那清軍騎兵的馬踏聲,宛如一記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他們心裏,每一聲蹄響都讓他們的心跳加快一分,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兒,但他們咬緊牙關,強忍住內心的恐懼,告訴自己不能退縮。

到這個份上,忠勇軍的新兵已經比一般部隊強多了,第一次上戰場,能嚴守軍紀,沒有被嚇破膽亂了陣型,就已經很好了。

“嗚!”

終於,火槍兵聽到了他們最想聽的哨聲。

“砰砰砰砰……”

前排燧發槍士兵立刻開槍,幾百杆燧發槍同時射擊,一大股白煙瞬間將他們籠罩。

但八十米的距離彈丸命中非常低,況且清軍又是高速移動的騎兵,分散得比較開。

清軍騎兵聽到明軍火銃開火了,全部將身體趴在馬背上,防止被擊中,但還是有二十多騎中彈倒下,他們更加用力抽打馬鞭,繼續加速。

火槍營其它兩部的千總也吹響哨聲,不斷有槍聲響起,忠勇軍的火槍兵除了自由開火外,其它作戰開火都要聽從千總的哨令。

士兵各自獨立開火看起來火力一直連續不斷,但這個時代的滑膛炮準頭真的不太行,看似火力大,其實命中率很低。

所以朱慈烺要求忠勇軍的火槍兵所有人同時開火,你這部一排有50人,就必須聽哨令,哨令響了,50人同時開槍,用密集的彈雨彌補精度不足的問題。

隨著距離越近,火槍營士兵成排開槍,對麵清軍騎兵傷亡瞬間變多了,每次開槍都有人或馬中彈倒地。

清軍騎兵沒想到這股明軍火銃那麼多,竟壓得他們不敢起身射箭,他們趴在馬背上躲避彈丸,但下麵的馬體積也不小,這些馬中彈要麼摔倒,要麼打中腦袋死,也有些沒打中要害的還能跑一段距離。

由於準備倉促,火槍營三千士兵有一半還沒準備好,清軍騎兵已經衝過來了,還有五十米左右就要殺到前排火槍兵這裏。

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應對,火槍兵後麵還有一群大力士,手裏都握著一顆軍器局特製的破片手雷。

由於黑火藥威力不足,為了裝多火藥增大威力,這些破片手雷每個都兩斤重,殺傷力肯定和後世的沒法比,但也是將手雷真正用到野外實戰了。

這些破片手雷還是外露點火引線的,這些投彈手看準時機,用火折將引線點燃,用盡全力扔出去,然後又繼續點火繼續扔,距離近了可以掐短一點引線,控製爆炸時間。

在戰馬上的清軍看著一顆顆手雷落在他們前麵地上,他們知道這是震天雷,但看著那麼小個,威力應該不大,隻要不是在腳邊很近的地方爆炸,最多就受個小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