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一百米外脫靶。
繼續,第二輪,25秒。
“砰!”
繼續脫靶。
朱慈烺也感到有點丟人了,繼續,第三輪,時間已經過了一分鍾,第三輪用時23秒。
“砰!”
勉強打到草靶邊緣,額……也算打中了。
“呼……”
朱慈烺鬆了口氣,這特麼的前世今生,也算是他第一次用槍,前世在華國可摸不到槍,穿越過來原主也沒打過,現在開槍還是有點難的。
“中了,陛下神勇,第一次用槍,一百米外都能打中了!”還是王思恩臉皮厚,當著眾人的麵就可以拍馬屁。
朱慈烺白了他一眼:“得了,王伴伴,朕都沒臉看了,你還好意思吹捧!”
吳生貴卻讚揚說道:“陛下,一百米也是非常大的難度,就算是經常操練的士兵也難中一槍,您三發能中一發已經很厲害了!”
這個時代的火槍,超過50米精度就很差了,靠的還是密集射擊殺傷敵人,朱慈烺一百米外三槍中一槍,隻能說槍好,運氣好。
“那我們的士兵就要多練才行,朕剛才射擊三槍用了多長時間?”
“回陛下,用時一分十八秒!”
“很差的成績!”朱慈烺也沒什麼不滿,他這樣子的才正常。
眾人不敢接話評價。
朱慈烺又問吳生貴:“這樣一把槍造價多少?製作速度怎麼樣?”
這個吳生貴早就核算過了,立刻就說道:“物料成本和工匠成本,大概4兩銀子左右。按照陛下的流水線分工製,規範槍械數據,一把槍各部件共分15人製作,2天就能完成一把槍製作,而傳統工匠帶徒弟獨自完成一把槍製作,需要八九天。”
一旁的張慎言聽到一個新奇的詞彙,不解問道:“陛下,流水線分工製是什麼,竟然讓製作效率提升了幾倍!”
吳生貴趕緊給他解釋一番,流水線的運作,其他第一次聽到的人也紛紛驚訝這種新型工作方式,畢竟任何時代這些工匠們都是保守著自己的技術的,一件物品都會自己完成或跟徒弟一起完成,很少會有這樣和其他陌生人大規模的分工合作。
雖然流水線提高了製作效率,但2天一把的速度朱慈烺還是覺得慢了,他現在控製著十萬以上的軍隊,至少要一半人裝備燧發槍,最起碼要生產5萬把以上,這得要猴年馬月去。
想要快速換裝,現在隻能靠招募大量工匠來生產了。
這讓他想著得要盡快加快工業進程,用機械加速生產,現在的燧發槍製作還全是手工作業,槍管是鐵匠用一塊鐵板反複捶打卷製的,效率太慢了。
澆築法做出來的槍管質量又不行,氣孔多,容易炸膛,想防止炸膛就得澆築得非常厚重,十幾斤並不適合單兵使用。
還有另一種鑽孔法,用鑽頭對一根鐵棒鑽孔,但手工鑽孔費時費力,鑽一支槍管得鑽一個月,更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