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新軍器局成立(1 / 2)

不過鑽孔法才是未來,到17-18世紀的時間,西方工業革命爆發,大量機械作業取代手工作業,他們發明出機床打孔槍管,刻畫膛線,做出帶底火的子彈,而大清已經落後世界很多年了,還在原地玩明朝那一套。

要說鑽床,朱慈烺覺得可以搞一搞,現在大明給槍管鑽孔是用人力搖鑽頭的,那樣不慢才怪。

他可以設計一套增速齒輪結構,這個並不難,隻是單純的機械結構,不是什麼電子高科技,齒輪也不是什麼非常高精度的零件,做好模型就能澆築獲得。

最簡單最常見的類似結構,就是自行車上的飛輪齒輪,你調到最大那個,你登一圈,通過齒輪差數傳到後麵小齒輪就能轉幾圈。

風電發電機齒輪原理也一樣,你看到扇葉隻轉了一圈,其實內部幾組齒輪傳遞到最小的齒輪,已經轉了幾百圈了。

他把原理交給工匠,讓他們把鑽床做出來,通過人力帶動大齒輪,或者水力帶動大齒輪都好,鑽床就能日夜不停的生產,效率才能提高。

想到這裏,朱慈烺決定等明天弄完這裏回到宮中就畫圖紙設計,盡早交給工匠做出來。

試完槍後,朱慈烺去參觀了軍器局內的其它地方,新建的作坊,一排排新建的匠人住所等等。

這次招來兩千多名各類工匠,他們都已經住進新建的泥磚房子裏了,朱慈烺看到他們個個都是穿著破舊衣服,很多人臉上都是忐忑之色。

封建王朝的手工業技術者,生活過成這個樣子,真是時代的悲哀,朱慈烺想著也隻能慢慢改變吧。

第二天一早,軍器局駐地內,一座青磚瓦房的府衙前,一串鞭炮霹靂響起,新軍器局正式成立了。

此時軍器局府衙內,朱慈烺召集工部官員,和十幾個匠人代表準備開會。

朱慈烺坐在上首位,將已經規劃好的安排說出,道:“今天是新軍器局成立的日子,以後軍器局就是我大明各武器裝備管理機構的最高官署,為了聚攏人才,內廷兵仗局就不再設立。

軍器局由一名工部侍郎為主官,其下由內廷派人和工部共同管理。

下設火槍司、火炮司、火藥司、冶煉司、刀兵司、鎧甲司。

火槍司專職研究改進和製造各類火槍,火炮司、火藥司同理,冶煉司負責為其它各司冶煉提供鋼鐵,研究改進鋼鐵冶煉技術。

刀兵司負責生產刀、劍、槍、矛、弓等各類冷兵器,鎧甲司負責製造各類甲具!

軍器局工匠實行雇傭製,每月會發放俸祿,為了更好地管理工匠,軍器局會對工匠進行評級。

分為:學徒、初級工匠、中級工匠、高級工匠、大師級工匠、宗師級工匠。

每個級別的工匠都有相應的待遇,初級工匠月奉1兩銀子,逐級往上增,宗師級工匠5兩銀子,等級越高,俸祿也越高。

工匠想要提高自己的評級,必須要有相應的技術和經驗,還要獲得5位下一個級別的人認可。

軍器局鼓勵所有工匠研發和改進各類武器或生產裝備,每次有改進都能獎勵十兩銀子,有重大改進獎勵100兩銀子,發明各類新型東西也一樣,能獲得大家認可的,獎勵100兩銀子。

現在任命首批大師級工匠,軍器局的大師級工匠能成為朝廷工部五品官員,但不參與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