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反正我也是聽說的,據說BP機就是新西蘭人發明的,最開始是給牛用,後來人們覺得用這個聯係很方便,就開始廣泛使用。具體是不是這麼回事,我也沒去考證,反正聽著是挺有道理的。”Paul回答。
正聊著,正好有一個牛群橫穿馬路,確確實實是非常有序地排成一排,因為一頭牛就要有一兩米長,所以感覺它們的隊伍特壯觀,以至於隊伍長得根本看不到尾。清楚地記得交規裏麵考過,見到牛羊群在馬路上,需要等待牛羊群先通過,這就是這裏的讓路規則。路上鋪了一大塊類似毯子的東西,每頭牛穿過馬路的時候,都自覺地踩上去,這應該是農場主事先鋪好,防止牛群踩壞馬路的。等了差不多10分鍾,全部的牛終於都通過了。
在新西蘭有六七百萬頭牛,擠牛奶當然也早已自動化。牛站在一個轉盤上,工作人員把吸奶器紛紛吸到奶頭上,機器就會自動吸出奶。否則,新西蘭人不會因為數錢數到手抽筋,而是會因為擠奶擠到手抽筋。每頭牛都會帶有自己的芯片,那裏記錄著它們每天的行動和產奶量,農場主隻需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生活中,我們確實應該用簡單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事情,這樣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享受人生。
進市區沒幾分鍾就開到了波利尼西亞溫泉中心,這個地方大名鼎鼎,我們迫不及待地去浴室換上泳衣。走出更衣室,湖邊的溫泉池映入眼簾,濃濃的硫黃味道隨著熱氣彌漫在空氣中,平靜的湖麵呈深藍色,像是被熨平的綢緞。太陽已經去地球的另一麵上班,給天空留下餘暉一片。
我們慢慢地將全身浸泡在泉水中,雙臂張開放在泉邊的石頭上,望著天空中粉與藍交融下的夢幻景致,享受著泉水給我們的按摩。Crystal突然發現,自己的手鏈沒摘,已經被氧化得變了顏色。我們開玩笑說,要想試試買到的首飾是不是真貨,就戴著來Rotorua,一下水便揭曉了。
短短20分鍾的浸泡,皮膚居然一下變得那麼嫩滑。這聽起來像是某品牌化妝品的廣告詞,可確實是我當時的感受。從那以後,我就愛上了這種味。隻要一聞見有臭雞蛋味,就會神經兮兮地說一句:“等等!附近是不是有溫泉?”
不會飛的鳥
為了照顧我們4個女生沒有來過Rotorua,3位男生帶我們去了真正的景點政府花園拍了留念照。這裏有很多來自祖國的遊客在拍照,看到自然覺得很親切。雖然人美、景美、建築也美,但我卻不希望在此多留,這像是個旅途的停留點、歇息點。而在路上不同,經曆的趣事印不到照片中,但卻可以寫在我們心裏。照片是拿給別人看的,但心底的記憶卻是留給自己慢慢讀的。
Rotorua的湖邊是另外一個團隊遊的景點,很多遊客都在喂海鳥。有趣的是這裏的海鳥都不會飛,因為遊客一撥接一撥地給它們麵包吃,已經把它們撐得不愛動彈了,搶麵包全部成了純地麵活動,它們一扭一扭地,走起來像懷了孕似的。湖邊的黑天鵝則是優雅地在我們麵前一個勁地秀身姿,隻要一拿出相機,它們就會緩緩地飄移,我相信它們一定知道我們是在拍攝,它們優美的飄移讓我的腦海裏自然地放起了交響樂。
離開湖邊,我們驅車準備去毛利文化村看地熱噴泉,可沒走出幾步又遇到路障,這次是4隻鴨子。1隻大鴨子,帶著3隻小鴨子正在過馬路,居然還左看看右看看。後麵幾輛旅遊大巴也跟著我們停在馬路中間,我們看著它們一歪一扭地全家安全抵達馬路對麵,才踩油門離開。我喜歡新西蘭人與大自然的融合。人類與大自然親近的每個瞬間,都可以被勾勒出一幅友愛的畫麵。
進入毛利文化村,就像是回到了一千年前,感受著毛利人當年的生活。小路兩邊是蕨類植物,裏麵有一些毛利人曾經住過的小矮房子,那裏還重現了毛利人當年是如何用地熱烤食物。又往裏走了會兒,路過了一個沸騰的火山泥池,這裏可是純天然的火山泥,濃濃的泥漿正在我們腳下3米的地方沸騰,大泥泡此起彼伏地往上冒,可以清晰地聽到“咕嘟咕嘟”的聲音。看著一池子天然火山泥,我有種躍身跳下做個全身SPA的欲望。側頭一看,不遠處的熱溫泉正噴射出水柱,我們連忙趕過去。水柱一會兒高一會兒低,最高的時候,看上去大概有十幾米,觀景橋附近彌漫著濃濃的霧氣,有一種到了仙境的感覺。很多人拍照,也有人看到泉水一噴出來,就躲閃到一邊,好像生怕自己被煮成一鍋湯。通過小橋去到對麵,我們坐在熱熱的岩石上烤屁股,有個旅遊團的導遊告訴我們,這樣可以治療痔瘡,為了證明自己的健康,我們幾個女孩一並站了起來,導遊趕緊追加了句:“沒痔瘡也可以驅寒,坐下吧。”每個石頭的小縫隙都會漏出溫度很高的水汽,Paul一個不小心,就被燙到了手。屁股沒烤紅,手指頭倒先上了色。
文化村的門口不遠,有個小房子,進去後不得大聲喧嘩,不得拍照。這裏就是Kiwi鳥(奇異鳥)的參觀點,裏麵一共隻有兩三隻,聽說一般都很難看到,因為它們都喜歡躲在裏麵的樹叢中。Kiwi鳥是這個國家的象征,新西蘭人被稱為Kiwi也是這個緣故。新西蘭沒有毒蛇和猛獸,地麵上有豐富的食物,所以很多鳥類的飛翔能力都退化了,變成了無翼鳥,人類登陸後很多鳥類都陸續滅絕。Kiwi鳥是唯一幸存到今天的無翼鳥,已經瀕臨滅絕,因為它們不用飛,最後就逐漸進化成了一個“小圓球”,長長的嘴,又怕光,又怕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