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又進活佛家
局勢不斷發生微妙的變化,馬家人也沒有閑著,到處遊說:“共產黨要來了,他們實行的是共產共妻。”
老百姓對這些宣傳無動於衷,充耳不聞。馬步芳的酷政使人們生活在人間地獄,這種煎熬已經到了極限,難道還有比這更黑暗的地獄嗎?殘酷的剝削和血腥的鎮壓早把人們鑄成了鋼,對這些煽動沒有表現出驚惶,也沒有引起軒然大波,隻是靜靜觀望等待。
這年秋天來得很遲,空氣裏充滿暖暖的氣息,一切顯得平和、安詳,平時蠻橫的警察不上街搜刮錢財了,夜裏很少看見有他們私闖民宅,擾民的行為收斂了許多。他們走在街上像喪家的狗,曾經那麼盛氣淩人傲慢的神態大打折扣了,高人一等的優越姿態沒有了,倒像是白天出遊的老鼠,萎萎縮縮,老百姓們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大家見麵互相說的話就是:“他們快完蛋了!”
常年在大戶人家打工的阿媽經常帶回來一些路途新聞,她告訴阿爸:
“馬家軍的下級軍官起內訌,專員公署後的那座碉樓裏的人跟共黨的三個特派員來往密切。像兄弟一樣出出進進在一塊。”
父親提醒阿媽:
“女人的缺點就是管不住那張嘴,少說為好。”
阿媽反譏說:
“是啊,男人的優點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事情的輕重,一派胡言語後,禍從口出。惹火燒身,變成了現在的‘紮勞’(墮為俗人)。”
父親一下沉默不語,噤若寒蟬。我知道,這是說到父親的痛楚,變成俗人是他一生的隱痛,這話就像是往他心上戳了一刀一樣。
學校從今天開始宣布不舉行升旗儀式,學生們歡呼雀躍,故意對著劉英的背影喊叫:
“嗷!你們完蛋了!嗷!你們的人快滾蛋!”
王權揮舞著拳頭也在高聲喊,有挑釁之意,隻是這時的劉英像個聾子傻瓜。直愣愣往前走,不敢回身,王權覺得挑釁沒有結果,又對大家說:
“昔日他是一條多凶的惡狗,現在他變成了溫順的綿羊,反而讓人不習慣。原來他是個懦夫,真想揍他。”
大家望著劉英的背影蹩進了辦公室。
學校也暫時放了假。
昂旺活佛派人來接父親,我也一同去了。
一進昂旺活佛的莊園,撲麵而來的是桃紅色一片的“張大人”肆意開放,“張大人”是這波斯菊的名字,內地有的地方把這花又叫芫荽梅。
原來,這張大人是指清朝末年駐藏大臣張蔭棠,是他把芫荽梅帶進拉薩種植,再由商隊傳播到康巴,康巴人到現在還把此花稱作“張大人”。
這次除了見到他家的那個活佛大兒子以外,沒看見小兒子生格和那個小尼姑,莊園裏顯得冷清。
我從父親和活佛的談論中,才知道小尼姑名字叫卓瑪,比我大幾歲。隻因她從小體弱多病,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父母嬌生了她,可不慣養她。由於周圍和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幼就浸淫在濃濃的佛教氛圍中,從小跟母親習經。就在家裏削發為尼,兩年前有遠見的昂旺活佛讓女兒還俗了。他認為以後的社會。講求的是人人勞動才有飯吃,不勞而獲的現象慢慢會被取締的,社會將會來一次大變革,幾千年來的規矩會打破,他認為自食其力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就把女兒寄養在部落裏最窮的屬民家裏,起初她阿媽不忍心也不讚同這個決定。
昂旺活佛勸解說:
“你現在讓她吃苦,意味著將來享福。現在讓她受點委屈,以後就是應付生活的能手,這是讓她鍛煉意誌,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現在女兒衣食無憂,可誰能保證你我不在世了,女兒還能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世道會如何變,難可預料。既是留有萬貫家產,也會坐吃山空。”
她媽媽覺得這番話有理,沒再阻攔。
其實,昂旺活佛已經預料到兒女們今後所處的時代環境。
寄養的那家窮得連糌粑吃不起,管家聽說後要去送吃的,被活佛製止了。卓瑪實在受不了,幾次帶話要回家,她爸爸沒有答應。
一次,也就是卓瑪離家三個月後,她被那家的女主人送回來了,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她阿媽看她這幅模樣出現在麵前,一把把女兒摟在懷裏就哭。女兒的委屈就是母親的傷痛,母女深情就在摟抱的哭聲裏宣泄。
昂旺活佛隻是答應擅自跑回家的女兒在家吃頓飯馬上回去。當然管家和阿媽給她倆招待了一頓豐盛的飯。吃完後由管家把她們送出了莊園,並告訴說:
“仁波切不召喚你回來,千萬別擅自跑回來。”
並交給卓瑪一個包袱說:
“這是你母親給你的一個包袱,裏麵有貼身換的襯衣和商隊從印度帶過來的大英帝國的糖果,你母親在屋裏傷心落淚,她不忍心出來送你,小姐,多體諒你父母的一片苦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