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遣使遊說各鎮,道明自己的底線:皇莊製度隻適用於關中一地,目的是打擊前朝親貴的經濟基礎,以便更好更快地清肅其勢力。其他地方的土地製度沿襲前朝,地方官府保護土地私有,主持分配無主土地,防止土地過度集中,工部墾荒局主持組織流民墾荒。
各地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製定符合當地特色的土地製度,報戶部複核並呈政事堂批準頒行。這一政策得到了李全忠、何進滔、田布、王智興、何三才等人的讚同,九姓鼓動關東諸侯作亂的計劃胎死腹中,未能成功。
但也有一些藩鎮對李茂在關中的土地改革心存疑慮,司徒、梁王韓公武便是其中之一,他對兒子宣武節度使韓紹宗說:“李茂把那麼多的皇莊都收歸自家,究竟是什麼意思,他是在囤積糧草準備拿咱們開刀嗎?聽說嚴秦就是被他毒死的。”
韓紹宗道:“關東諸侯互相抱團,自強不息,他自然無空可鑽,關東諸侯若自己內訌,內政不修,自然吃他戕害。前唐末年,皇族大肆兼並關中土地,十占其六,這些土地若是分給功勳,難免又要隱瞞戶口,做出許多不法之事來,若是任由豪強坐大,究竟也很不妥當。而他以皇帝的名義獨占這些田地,便絕了功勳豪強覬覦之心,所得財賦名為皇帝私有,實際卻都補貼了公庫,這真是他的高明之處。”
韓公武道:“既然如此,我汴州也可以效仿他,收繳一些莊田在手裏。”
韓紹宗道:“不可,關中土地多是前唐親貴所有,前唐滅亡,被他奪取乃是天經地義。汴州周邊都是秦勳和地方豪強,奪其地必生禍亂,望父親三思。”
韓公武笑道:“他沒收前唐皇帝親王的田莊,我便沒收前唐官吏的田莊,表麵不同實際是一樣一樣的。”
韓公武心意已定聽不進韓紹宗的勸諫,為免兒子掣肘,他找了個借口打發韓紹宗出使徐州。濠州被淮南所奪,王智興心裏不甘,暗中整備軍馬準備複奪濠州。韓公武、李全忠等人都不看好王智興此舉,為一濠州而開罪李茂不合適、不劃算。再說錢多多乃當世名將,王智興的本事未必打的過人家,自取其辱,又是何苦。
韓紹宗也反對王智興主動挑釁,天下粗安,人心思定,實在不宜再用兵。況且蜀地已平、淮南、蔡州、武昌、襄陽、貴州、江西盡歸李茂所得,福建、江陵、湖南、嶺南、安南、三桂等地都已宣誓效忠,何三才獨占江南,北有錢多多,南有鹿裁,自保有餘,卻無力幹涉中原事務,此時與李茂開戰,關東諸侯勝少敗多,即便是勝了,現有的格局也會被徹底打破,曆史洪流,滔滔滾滾,總是一代新人換舊人,誰敢保證笑到最後的就是自己。
韓紹宗雖是宣武節度使,卻因父親在,並不願掌握實權,出使徐州並無多少牽掛,聽了韓公武的話便趕去徐州勸王智興。
兒子一走,韓公武身邊再無掣肘之人,他調集重兵進駐汴州城,一切準備停當後,便以清肅前唐餘孽為借口,下令沒收汴州境內所有曾在前唐做過官的士紳田莊,此舉自然惹起極大民憤,前唐覆滅不到三年,鄉間士紳九成都與前唐有掛連,按韓公武的意思搞下去,大夥都得家破人亡,人頭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