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榮(1 / 2)

隴南各州漢人居多,然唐失隴西已有六十年,大唐國力日漸虛弱,與吐蕃的對抗中經常落於下風,官吏腐敗,民不安生,對失地百姓的吸引力直降在零度以下,李先奕收複秦、渭兩州的過程中,吐蕃人戰鬥意誌薄弱,一觸即潰,抵抗最堅決、戰鬥最強悍的反而是漢人商團資助的民軍。

這些人裝備一般,訓練更接近於零,戰鬥意誌卻旺盛的可怕,他們飽受吐蕃人的壓榨,但對恢複隴西的唐軍更加充滿了敵意,因為曆次唐蕃交戰中唐軍帶給他們的傷害其實更大,用他們的話說落在吐蕃人手裏難免要脫兩層皮,但若落在唐人手裏,非得被扒皮抽筋不可,兩相比較,反倒是吐蕃人的手段更加體貼些。

再有一點,吐蕃人官少,唐人的狗多,吐蕃人的稅賦雖重,多半交在明處,是明火執仗的明搶明要,唐人除了明搶明要,還有更多的狗奴狗仗人勢,敲詐勒索,讓你苦不堪言。

對這些數典忘祖的人,李先奕的策略是殺一儆百,他選定抗戰意誌最強烈的岷州作為突破口,操作手法是圍城,不攻,遣使勸降,曉以春秋大義,動以同胞之情,勸降勸的光明正大,轟轟烈烈,務使闔城百姓都知曉,務使周邊城鎮都知道。然後遭拒,然後再遣人勸,再遭拒,再三勸降,仍然遭拒。

事不過三,岷州的態度傷了李大將軍的心,於是李先奕在岷州城外設高壇,被發跣足,祭告天地,捶胸頓足,嚎啕大哭,然後下令攻城,城破,屠城,男女老幼,漢人、胡人一律斬盡殺絕。

登壇告天時,讓數百俘虜目睹盛況,然後放他們生路,使之傳誦李將軍的不得已。

岷州的慘況經過口耳相傳,整個隴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各州守將聞聽,魂飛魄散,紛紛解散民團,遣使迎接大軍。大軍所到之處,各地士紳百姓紛開城奉迎王師。

李先奕逢人便解釋在岷州城下的不得已,每每涕淚交下,將當日自己的諸般無奈表達的淋漓盡致。聞者傷悲,聽者落淚。

石雄、朱邪赤心率軍轉入隴南後,專力於清肅吐蕃人的據點,將六十年前吐蕃人初入隴西時的故事重新演繹了一遍,唯一不同的是主客顛倒,這回屠刀落在吐蕃人的頭上,不分男女老幼,大軍過處,寸草不生。同時又將靠近吐蕃的居民成建製內遷,人為製造出大片的無人區,按照李茂的說法就是打掃好戰場以迎接吐蕃人的進犯,把隴南變成吐蕃帝國的墳場。

會昌二年在紛紛擾擾中走到了終點,這一年隴西光複,京西大定,草原新符換舊桃,中原內地軍州卻飽受瘟疫的折磨。大唐在風雨飄搖中迎來了他最後的時刻。

新年伊始,大唐皇帝改封李茂為隴王,賜天子劍,雖是親王,隴是西垂邊地,晉是龍興之地,不可同日而語。又下詔建隴西道,以李茂充任節度使,同時除去其所兼的河東、幽州兩鎮節度使,以鄭孝章為幽州節度使,楊奇為河東節度使。

二月初,摩岢神通攻破瓜州,沙、伊兩州守將不戰而降,摩岢神通攜三地新附將領赴蘭州覲見李茂。四人齊言隴西之民忠於燕而不從唐,唯李茂一人馬首是瞻。

錢多多攻克廓州,向南在清圖江口擊潰吐蕃大將闔第磨,斬首七百級,擒王孫一人。吐蕃遣使與李茂和談,重劃邊界,交換俘虜。相約一起撤軍。

錢多多由廓州回師蘭州,石雄、朱邪赤心、盧楨、嚴秦諸將也齊聚蘭州。